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档案库房温湿度调节的重要性 纸质档案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影响档案寿命的诸因素中,不适宜的温湿度,尤其是高温、高湿所造成纸质的破坏性更大,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而且会加速其他一切不利因素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从而导致档案的过早消亡,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由匀变速扩展的圆盘形断层所辐射的远场位移。通过Jacobi椭圆函数和Legendre范式的第一、第二、第三种非完全椭圆积分等特殊函数,给出了该问题的普遍形式的闭合解析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普遍情形。与已往工作比较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1.设破裂速度为V(t) V(t)=V0+at (a=常数)其中V0是初始破裂速度,V0=0即初速度为零的特殊情形;a是破裂加速度;a>0、a=0及a1开始的。即可以有初始裂纹存在。从而扩展的瞬时半径ζ(t)为 ζ(t)=R1+V0t+1/2at2.R1=0,相应于从中心开始扩展的情形。 3.震源函数假设具有下述形式: S(ζ,t)=D0[1-(ζ/R2)n]g(t). (n=0,1,2,……)其中,D0是圆盘中心最终错距,R2是最终破裂半径,g(t)是震源时间函数。n=0时得到震源空间函数为均匀分布情形。n=2时得到该裂纹问题静态解的一级近似的情形。 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整个破裂过程(起始—加速—匀速—减速—停止)所引起的远场位移公式。 本文第一部分只讨论R1=0,n=0的情形,其他内容将在第二部分中讨论。  相似文献   
43.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 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 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 1) 高温胁迫导致羊栖菜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 膜系统受到了损伤, 造成体内离子外渗、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 2) 细胞内积累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且胁迫组始终高于对照组, 其中可溶性蛋白在胁迫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11.4μg·mg-1), 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分别在高温培养的第3天和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 3) 受到高温胁迫后, 羊栖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 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羊栖菜主要通过抗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来降低胁迫对藻体带来的伤害。总之, 羊栖菜对高温胁迫比较敏感, 温度越高, 培养时间越长, 羊栖菜受到的伤害越大。  相似文献   
44.
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及若干指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均衡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对降水的依赖性与相关性、不易保存性、不可开采性、就地利用性和可调控性)。提出了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壤水可利用量等指标,并初步探讨了河北王瞳试验场土壤水资源的特征。王瞳试验场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为355nm,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为314mm;土壤水储存量和土壤水可利用量随气象条件、灌溉以  相似文献   
45.
速度是地震勘探的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在中国西部勘探实践中,表层地震速度一直困扰着地震勘探的进程.现有的地表速度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速度研究现状与现阶段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不相适应.速度分析方法、速度数据资源不完整以及速度研究与地质结合不足严重阻碍着速度研究的深入.对于现在大规模的区块联合研究,没有一种适应于多区块的...  相似文献   
46.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位于天山北麓,在晚新生代强烈的挤压作用下,地表发育数排背斜带。由于构造变形复杂、地震反射成像质量较差,对深层地质结构争议较大,另外前新生代盆地原型对晚新生代以来的褶皱冲断带构造格局的影响也尚未探讨。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简称霍-玛-吐)褶皱冲断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地表第二排背斜带,利用最新采集和处理的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地表地质露头建立深层构造模型;利用平衡地质剖面复原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索早侏罗世盆地原型结构对现今褶皱冲断带构造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霍-玛-吐褶皱冲断带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霍-玛-吐褶皱冲断带垂向上发育古近系—第四系逆冲推覆构造、中上侏罗统—白垩系构造楔和下侏罗统半地堑断陷结构。控制早侏罗世半地堑系统的高角度正断层在晚期挤压构造变形体系中充当逆断坡,并控制上覆构造楔和浅层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早侏罗世半地堑系统具有分段性,并通过侧向断坡进行连接,侧向断坡上覆地层发育南北向走滑调节断层。油气勘探现状表明,霍-玛-吐褶皱冲断带内部南北向走滑调节断层具有高效沟通下侏罗统烃源岩的特点,是控制天然气的富集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表明,中西部陆内前陆冲断带前新生代古构造对于晚新生代挤压冲断构造格局和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采取平面网与高程网相结合的方法布设了施工控制网,并引用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对平面网的网形进行了机助优化。在网形确定的基础上,文中采用可靠因子为质量指标对网中的观测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了满足精度和可靠性要求的最优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48.
地震模拟振动台初始状态调节和控制参数的匹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正在研制的三向六自由度电液伺服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控制策略和有电反馈三级伺服阀的电液伺服系统初始状态的调节方法,控制参数的匹配原理及其在地震模拟台性能高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9.
川藏交通廊道规划路线沿线滑坡锚固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将不可避免受到季节性冻土冻胀融缩的不利影响。为减缓此不利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多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的屈服装置、消能蓄能型碟簧系统,形成可双向调节预应力的锚索新结构。并对该锚索进行室内张拉试验、极限承载力试验及工作机理研究,成功研制吨位500 kN级、行程100 mm的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室内试验证实,单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起始屈服力为120~135 kN,平稳行程可达255 mm;屈服装置由4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及P锚组成,起始屈服力为420~450 kN,行程可达到100 mm以上;碟簧系统可实现耗能(冻胀时可抵消约60%的预应力增长)与蓄能(融缩时可抵消约40%的预应力损失)的目的。屈服行程完结后,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为1050kN,与传统锚索极限承载力相当。该新型锚索起始屈服力及行程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性能参数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可用于冻融环境及地震、大变形情形下的滑坡边坡加固,为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季节性冻土区滑坡、边坡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0.
方菲  粟一帆  朱文涵  甘琳  张咏  杨柳燕 《湖泊科学》2023,35(4):1139-1152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蓝藻水华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水生态安全及健康。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包括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以及上浮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水华4个阶段。蓝藻自身的生长机制是引发水华的重要原因,其中浮力调节机制是其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在春季复苏、夏季大量增长及最终上浮至水体表面形成水华阶段均具有重要作用。了解蓝藻浮力调节机制及其在水华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了解蓝藻生长特性及水华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气囊及细胞镇重物是常见的浮力调节机制。除此以外,新的研究发现光照条件下单细胞蓝藻产生的大量氧气泡可促使蓝藻上浮至水面形成水华。同时,野外蓝藻常以群体状态存在,群体内部形成的细胞间隙及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氧气是促使蓝藻上浮至水体表面的另一重要原因。野外蓝藻群体在其内部形成微环境,其理化性质可随外界环境的改变发生快速变化,群体内外微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群体内部细胞间隙中溶氧浓度及浮力。了解蓝藻浮力调节机制及群体内部微环境理化性质对深入了解蓝藻的生长特性及从微观层面分析水华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水华暴发过程中蓝藻的主要浮力调节机制,以期为从微观层面探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