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0篇
  免费   1152篇
  国内免费   3084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961篇
地质学   8341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38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21.
华北克拉通北部内、外缘中生代形成的有色金属矿种繁多 ,以外缘富 Sn、内缘富 Mo,Cu、Pb、 Zn遍布内、外缘为主要特色。通过内、外缘典型矿床的研究和综合对比 ,认为外缘的富 Sn是与富 Sn的基底有关 ,内缘的富 Mo是与结晶基底地层和岩浆热液关系密切。而内、外缘 Cu、 Pb、 Zn的成矿与中生代构造转折 ,造成大规模陆相火山活动和成矿流体的卸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2.
应用流体包裹体滤液分析方法,测定了川滇7个MVT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的Na,Cl,Br含量,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x(Na/Br)和x(Cl/Br)的平均值分别为185和73,并与高度蒸发浓缩的残留海水的x(Na/Br)和x(Cl/Br)相近。成矿流体的Na,Cl含量呈正相关,在lgNa-lgCl图解中呈线性分布。根据这些事实以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原始成矿卤水起源于蒸发浓缩的残留海水,原始含矿卤水与富含有机质的大气降水混合导致矿质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123.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物理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矿流体是富含挥发分 (CO2 、CH4等 )是具有较高含盐度的特殊地质流体。本文讨论了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挥发分的来源 ,指出主要来自水岩作用、有机质分解及地幔去气和岩浆 ;碱金属及卤素同样具有多来源的性质 ,以海水、含盐系淋滤、建造水为主要来源 ,含盐系重熔可以形成富含碱金属的成矿流体。流体演化过程中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的分馏主要与温度、水岩比值或硫源丰度有关。一个重要的结论是 ,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用有关 ,而流体来源是次要的。海底热水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高δ3 4 S值、中稀土富集及正铕异常为特征。本文总结了热水流体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指出水热流体物相点 :1) 10 80℃ ,7.5× 10 8Pa水溶液与硅酸岩熔浆分熔点 ;2 )水溶液的第二个临界点是气水溶液的超临界点 (374.15℃ ,2 .2 1× 10 7Pa) ;3)水溶液的沸点 (≥ 10 0℃ ,≥ 1× 10 5Pa) ;4)水溶液的冰点 (≤ 0℃ ,1× 10 5Pa) ;5 )H2 O CO2 体系的不混溶温度点 (2 6 6℃ ,2 .15×10 8Pa[1 3 ] 等是重要的成矿相变点。  相似文献   
124.
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不仅对探讨地球内部流体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很多实际工业过程中也都有广泛应用。本综述了近10年来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参数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的进展,实验设备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获得更高温度和压力下的数据,理论计算不仅有待于实验的发展,也与溶液的结构理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5.
地幔岩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幔流体REE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幔区域化学不均一性、地幔的富集与亏损等地幔地球化学特征。当前对地幔流体的REE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比富CO2包裹体与贫CO2包裹体的地幔岩或地幔矿物的测试分析来间接获得信息。本尝试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热爆方法,直接测定了长白山地区的地幔捕虏体中流体-熔体包裹体REE含量。初步研究显示流体-熔体包裹体中富含REE,尤其LREE相对富集;REE组成曲线右倾,Eu弱正异常,与地幔岩的寄主玄武岩REE组成特征相似,反映源区地幔岩的交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6.
The composition of quartz inclusions and trace elements in ore indicate that gold-bearing fluid in the Xiadian gold deposit,Shandong Province,stemmed from both mantle and magma,belonging to a composite origin.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xperimental studies,gold-bearing fluid initiative localiz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orming environment of ore-host rock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composite fluid extracted gold from rocks because of its expanding and injecting forces and injecting forces and flew through ore-conducive structures,leading to the breakup of rocks.The generation of ore-host faults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gold-bearing fluid occurred almost simultaneously.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ld ore veins and basic-ultrabasic vein rocks and intermediate vein rock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old ore veins and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migration of ore fluids.  相似文献   
127.
伸展变质核杂岩(mcc)的基本特征包括:(1)缓倾至中等倾角的具有大规模位移的(几十千米)区域至准区域性延伸的主拆离断层;(2)与断层相关的糜棱片岩和片麻岩下盘(包括可能出露更深层次的非糜棱化结晶岩);(3)上盘上地壳基底岩和/或表壳岩层.关键的一点是,所有变质核杂岩是沿地壳深部(大于10~15 km)大型拆离断层大规模地壳伸展和地壳切除(缺失)的产物.我们认为,地壳剖面无大规模缺失的以基底为核的穹隆状杂岩不是一般构造定义上公认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形成于同缩短期和缩短期后的多种构造环境中.由于前期或同期的缩短作用,变质核杂岩似乎都发育在地壳强烈增厚的区域.绝大多数(但显然并非全部)变质核杂岩都与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变质核杂岩起控制作用的拆离断层一般生根于中地壳或直接位于石英变为晶质塑性的韧脆性转化带下的深处,但有些拆离断层切穿大部或整个地壳.大多数变质核杂岩总体上具有不对称或简单剪切的构造几何特征,但有些变质核杂岩呈现较为对称的边界拆离断层.  相似文献   
128.
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的水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估算和讨论了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质量-体积变化和动力学问题.结论认为:水岩作用对流体成矿系统中夕卡岩和蚀变矿化作用的发生、发展,成矿流体的形成,成矿物质的富集,矿床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水岩作用的水岩比值(W/R)小于0.1;夕卡岩和矿化蚀变分带是开放体系一系列溶解沉淀波反应前锋发生水岩反应后矿物和元素组合的时空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9.
新疆昭苏水磨沟铜金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西天山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地层中产有众多的金矿体。通过对照苏水磨沟铜金矿床矿化特征的研究,总结出这类矿床的成矿规律是: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火山岩是矿源层;区域性大断裂是矿质运移通道,其中的低级别、低序次构造为容矿空间;华力西期钾长花岗岩是形成铜金矿的能量来源;绿片岩相以下的动力变质作用是矿化富集的条件。矿床成因应属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0.
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年来1/5万区调新成果,以及大量科研资料表明,河北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组成,除表壳岩外,尚包含有大量的变质深成岩和混合片麻岩。依据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将其分别划分为:古太古代(-3200Ma)、中太古代(3200-2800Ma)、新太代早期(2800-2650Ma)、新太古代晚期(2650-2500Ma)及古元古代(2500-1850Ma)五个阶段。又根据不同地区基底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改造作用的差异,划分出4个Ⅱ级和5个Ⅲ级变质构造岩区(或亚区),对各岩区内所出露的表壳岩及其变质深成岩类的岩石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和清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划分对比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