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2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1430篇
测绘学   32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4239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敖古拉断裂位于齐家-古龙坳陷生油气区向西运移的指向上,且其走向与油气运移方向垂直。该断裂自基底一直断到第四系,具同生正断特征。通过封堵率计算研究表明,该断裂的侧向封烃能力在姚家组和泉头组地层中为中等,在嫩江组和青山口组地层中较好。通过断面压力计算发现,该断裂垂向封闭性在浅部差,深部好;在断裂走向上断裂中部差,向两端逐渐变好。通过地层水矿化度和变质系数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及一系列折算水位剖面图的分析发现,该断裂对水是不封闭的,并且是盆地西缘大气渗入水向东流动(向心流)及齐家-古龙坳陷沉积压实水向西流动(离心流)的共同泄水带。所以,该断裂是一条封烃泄水断裂。敖古拉断裂封烃泄水的主要机理是毛细管压力作用。由于敖古拉断裂的封烃泄水作用,使其对齐家-古龙坳陷向西运移的油气起到了一定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藏南定结铁镁质麻粒岩矿物化学、PTt轨迹和折返过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定结铁镁质麻粒岩出露于藏南拆离系和申扎-定结伸展构造系交汇处的高喜马拉雅岩系糜棱岩化片麻岩内, 以不同规模的透镜状包体沿着糜棱面理分布, 主要岩石类型包括退变石榴石斜长辉石岩、石榴石二辉麻粒岩和辉石斜长角闪岩等. 详细的岩相学分析表明这些铁镁质麻粒岩经历了至少四个阶段的变质演化, 早期形成了石榴石+单斜辉石+石英(榴辉岩)矿物组合(M1)、早期降压分解形成斜长石+单斜辉石后成合晶构成的高压麻粒岩矿物组合(M2)、晚期降压分解形成的斜长石+单斜辉石+紫苏辉石后成合晶构成的麻粒岩相矿物组合(M3)和最后降温水化形成的斜长石+角闪石退变质矿物组合(M4). 详细的矿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早期石榴石和单斜辉石(M1和M2)矿物成分与B类和C类榴辉岩同类矿物的成分特征相似, M3单斜辉石与麻粒岩相单斜辉石的成分特征一致. 早期残晶矿物组合形成于榴辉岩相(M1), 早期降压分解(M2)反应发生于1.35~1.48 GPa, 625~675℃, 降压分解的M3麻粒岩相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形成于0.7~0.95 GPa, 775~900℃, M4退化变质的斜长石+角闪石矿物组合形成于4.0~7.5 GPa、660~700℃, 记录了俯冲增厚-构造隆升的PTt轨迹. 矿物化学特征和不同阶段变质作用的P-T条件表明早期经历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折返过程中经历了榴辉岩相构造隆升、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相到麻粒岩相均衡隆升和伸展隆升的三阶段折返过程.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孔兹岩系作为高级变质岩区一套特征性的变质沉积岩石组合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变质地层结构及其相关的构造作用和构造样式还不为人所了解。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一乌拉山地区以孔兹岩系发育为特征的高级变质杂岩的研究发现,区内孔兹岩系自下而上由3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榴云片麻岩岩组、透辉片麻岩岩组和大理岩岩组,表现出由细碎屑沉积-碎屑沉积和钙质化学沉积的混合物-镁质碳酸盐组成的沉积旋回。这些变质地层不仅遭受到具有近等温降压顺时针P-T演化特征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同时,还遭受到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构造、穹-褶构造和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这三种构造形式为主的多期变形的改造。由此,这些变质地层在空间上多以不规则条带状、不规则团块状或透镜状形式出露,同时,各地层单位在空间上具有“犬牙交错,参差产出”,“岩层缺失,隔层相触”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孔兹岩系目前的产出状态及“犬牙交错,参差产出”的特征是穹-褶构造尤其是近东西向陡倾叶理带叠加改造的结果,在消除其改造的影响后可以确定,由于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改造的结果,这些变质地层发生“岩层缺失,隔层相触”,在空间上表现为以近水平的长轴近东西向的扁豆体堆叠而成的早期变质地层结构,这是高级变质地层所特有的变质地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4.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典型剖面及刻槽采样等研究, 在云南峨山塔甸地区中元古界黑山头组识别出厚104~227 m数层石英岩矿层, 含矿岩性为灰白色、白色、乳白色块-厚层状石英岩, 呈隐晶质-粒状变晶结构, 主要由石英(>95%)组成; 分析显示样品SiO2含量为95.15%~99.41%, Al2O3含量为0.21%~2.61%, CaO含量为0.008%~0.047%, TFe2O3含量为0.088%~0.47%, K2O含量为0.009%~0.56%, MgO含量为0.010%~ 0.13%, Na2O含量为0.012%~1.4%, TiO2含量为0.011%~0.06%, 部分达到玻璃用、结晶硅用等硅质原料矿工业指标要求, 黑山头组石英岩矿为多层位赋存且单体厚度大的矿体, 层位稳定, 且延伸较远, 为一套滨海相沉积-变质型石英岩矿床, 具有较大潜在价值和经济效益, 有望形成大型石英岩矿原料产地。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北地区是不同地质时期多个全球性大地构造单元的组成部分,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构造特征,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古生代期间地壳增生、洋-陆转换、板块开-合旋回、晚二叠世以来盆地的叠加改造和新生代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远源效应等长期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研究表明,现今盆地多位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过前震旦系不断增生作用所形成的陆块基底之上,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塔东北地区基底可能以古元古界为主,而巴楚地区则以晋宁期的变质基底为主。准噶尔盆地前震旦纪存在多个独立发育的块体,古生代总体具有多岛洋的性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及邻区的诸多中小型盆地的基底主要为中元古代形成。敦煌盆地、北山地区众多中小型盆地坐落在中小地块或者古生代活动陆缘的岛弧之上。西北地区早古生代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板块开-合旋回,但不同地区有不同表现方式。北疆地区至少存在寒武纪—早奥陶世、志留纪和泥盆纪3个主要时期的蛇绿岩,反映了在早、晚古生代各存在一定规模的洋盆。在不同带的早古生代洋盆具有不同的闭合时间。塔里木盆地周缘南天山洋、西昆仑洋及阿尔金、祁连、东昆仑、北山地区早古生代洋盆的发育时间为寒武纪早期,经过了中、晚寒武世到早奥陶世早期洋盆的扩张,早奥陶世晚期构造应力场转为挤压体制。志留纪中晚期至早泥盆世,西北地区存在全区性的板块拼合与碰撞以及不同程度的变形变质过程。西北地区晚古生代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板块开-合旋回,天山全区、准噶尔南部、东西两侧分别进入碰撞后新的大规模的伸展阶段,均形成了有限洋盆,其时代略有差别,上、下石炭统之间可能存在构造转换。塔西南地区早石炭世伸展作用形成了晚古生代的西昆仑洋和陆缘裂陷盆地,中二叠世康西瓦—苏巴什洋盆向北侧俯冲消减,发生于中、晚二叠世之间的海西晚期构造运动是西北地区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一次构造运动。晚二叠世—新生代是西部地区构造格局大的调整与定型时期,在总体表现为多板块拼合后的宏观背景下,经历了多期幕式挤压与伸展交替的构造演化过程,并不是以往所简单认为的各种前陆盆地的组合,晚期均受到了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所导致的远源碰撞作用的强烈改造。构造格局的差异性和演化的阶段性使西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盆地发育和叠加组合方式差异很大,油气地质条件的明显不同,油气资源丰度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06.
该文在概述燕山地区前寒武系中金的背景值和近年在中,上元古界中新发现许多金,银矿床等事实的基础上,从伸展构造理论出发,研究了燕山地区金,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中,上元古界中金,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变质核杂岩-伸展的构造密切相关,由此对燕山地区前寒武纪金,银贵金属矿远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贵州威宁地区玄武岩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笔者以多元信息成矿预测为基础,对黔西北威宁地区的“玄武岩型(层状)铜矿”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实地调查。新近获得的实际资料表明,此类铜矿主要赋存在P3em^3玄武岩多个喷发微旋回之中的“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富含陆地-沼泽相植物和有机质的正常沉积泥砂岩石”这一物质组成复杂、岩性岩相多变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矛盾带”中。常见铜矿物有片状,粒状、块状自然铜、辉铜矿、蓝铜矿、少见孔雀石等,蚀变有沸石化、绿泥石化、沥青化、硅化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玄武岩型层状铜矿化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因素耦合放大-近源火山机构(物源准备)加上喷发间歇期有机质吸附(初步富集),再加上深埋藏变质作用(成矿热流体)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8.
兴华渡口岩群作为额尔古纳地块的基底,其变质年龄、原岩类型及大地构造背景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以大兴安岭北段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限定了原岩的变质时代,结合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方法开展原岩恢复,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认为兴华渡口岩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类、浅粒岩类、变粒岩类和石英岩类组成;斜长角闪岩类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浅粒岩类原岩为英安质凝灰岩,石英岩和变粒岩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类亏损非活动性微量元素Ta、Nd、P,大地构造环境属岛弧环境;浅粒岩类主要亏损Ta、Nd、P、Sr、Ti等元素,形成于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的变质年龄下限为774.1±3.8 Ma。   相似文献   
109.
110.
龙门山穹状递增变质作用特征及岩石圈深部作用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变质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物组合的世代关系和同位素定年的综合研究表明,龙门山造山带的穹状递增变质作用是发生于燕山期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所形成的递增变质带在空间上呈穹隆状,等变带围绕热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热中心发育花岗岩,从热中心向四周变质程度依次递减,热中心花岗岩的侵位和上隆滞后于穹状递增变质作用,二者在成因上无直接的联系,其pTd轨迹揭示出了盆山耦合过程中壳幔间相互作用过程和热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