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4篇
  免费   2966篇
  国内免费   2660篇
测绘学   2274篇
大气科学   2229篇
地球物理   1985篇
地质学   7340篇
海洋学   800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835篇
自然地理   1133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474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地下洞室黏弹性位移反分析模式分层运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洞室黏弹性位移参数反分析中,对分层优化方法存在初始值选取困难、计算量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模式分层运算方法,改变参数求解机制,避免了由于初始值选取不当造成迭代不收敛的现象,加强了求解搜索的有效性,提高解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式分层运算对洞室黏弹性多参数位移反分析计算的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42.
岩质高边坡岩体变形参数及松弛带厚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预测岩质高边坡开挖后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及松弛带厚度,是分析岩质高边坡在开挖后变形(位移)和作好防护设计的重要资料,运用波动力学关于平均应力与体积模量、岩体纵波速度与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间的关系,通过部分实测资料及边坡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的资料,分别建立了纵波速度与岩体变形模、岩体应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开挖边坡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预测了岩体松弛带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3.
青藏高原东北缘印支期宗务隆造山带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构造带(柴北缘构造带)与南祁连造山带间的宗务隆构造带发育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地层以及石炭纪蛇绿岩地体和具有岛弧性质的二叠纪—早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三个侵入宗务隆带南侧的海西—印支期花岗岩(246Ma天峻南山花岗岩、238Ma青海湖南山花岗岩和215Ma二郎洞花岗岩)分别与俯冲和后碰撞相关。两期明显的构造变形为印支期造山构造和第三纪陆内构造活动印记,前者以300余千米长的韧性剪切带为代表,后者以大规模指向南的逆冲推覆作用为特征。宗务隆构造带经历了由陆内裂陷、洋盆发育和俯冲—碰撞造山的演化过程,既不同于其南侧的柴北缘构造带也不属于北侧的南祁连造山带,而是一在柴北缘和南祁连造山带共同构建的加里东陆块上发育起来的、具有完整板块旋回的印支期造山带。  相似文献   
144.
影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宽比r、轴压比n、边缘约束构件约束程度等.本文首先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端部约束构件的配箍特征值λvw、轴压比n、高宽比r与剪力墙极限位移Δuw之间的关系,即λvw-n-r-Δuw关系,然后通过7个研究机构所进行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验对该关系进行了验证.在此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本文方法,设计者可以在已知层间位移角需求θ及确定损伤指标Dw的情况下对剪力墙端部约束构件进行配箍.本文最后通过一算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4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2000米以上脆性变形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在主孔2000米之内,存在复杂的脆性破裂系统和构造应力场。根据其充填物的特征,可划分为由石英、方解石和绿泥石等矿物充填的微破裂,发育石英、方解石等矿物薄膜或擦痕线理的微破裂和既无矿物充填、也无矿物薄膜的微破裂等3种不同类型的脆性应变现象,它们依次代表早、中、晚和深、中、浅3个不同构造层次的脆性变形。初步分析表明脆性变形阶段存在有以南东东-北西西向为主导的挤压作用、北东-南西向的区域挤压作用、南北向挤压作用和垂向伸展作用等4期构造应力场。郯庐断裂东侧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在区域上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在脆性和脆-韧性转换带,制约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侵位的主导应力作用方式为自南东东往北西西方向的挤压,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6.
砼的裂缝对于砼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确判定裂缝的成因是正确处理裂缝的前提。通常的砼裂缝成因判定存在着方法复杂、时间长、代价高等问题。通过对砼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与研究,并从裂缝的根本特性出发,将常见的砼裂缝简化为应力裂缝和变形裂缝两类,两类裂缝具不同特性。虽然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但只要其本质特性相同,处理的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对于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可不必深究。因此对裂缝成因判定的主要工作就是判定裂缝属于应力裂缝还是变形裂缝,这大大地简化了对裂缝成因的判定过程,从而以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7.
台湾海峡作为连接东海和南海的重要通道,其悬浮体和沉积物的来源和输运格局非常复杂。2005年4~5月利用带有浊度传感器和荧光传感器的SD204型CTD对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627个站位的悬浮体特性进行了综合调查,并采集了底层沉积物。在室内分别利用英国Marlvern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和德国ELEMENTOR公司生产的ELEMENTOR varioELIII型元素分析仪对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和沉积物碳、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春季受粤东沿岸流、韩江冲淡水、九龙江冲淡水及台湾海峡混合水影响,其中粤东沿岸流在向北输运过程中影响强度逐渐减弱,韩江冲淡水影响范围较大,并且在西南季风的控制下向东北方向输运;长时间尺度的沉积物输运格局表明,近岸沉积物由岸向海输运,远海地区沉积物由海向岸输运,并且在汕尾南部海域、南澳岛东南部海域形成了沉积物的汇聚区,沉积物以陆源为主;表层沉积物的输运过程受控于区域内水团、悬浮体分布及运动格局;在春季上升流形成早期尽管叶绿素荧光值相对较低,但其对表层沉积物的输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北阿尔金恰什坎萨伊沟红柳泉以南早古生代蛇绿岩剖面发育两段玄武岩岩片.北段玄武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与前人对南段玄武岩定年结果(晚奥陶世)相近,表明该玄武岩形成于中—晚奥陶世;样品TR050-10-1锆石热干扰年龄为421~412 Ma、395~388 Ma和283~228Ma,TR050-13-1锆石热干扰年龄为442~434Ma、415Ma和241~221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北段玄武岩和南段玄武岩的岩浆演化过程中均以单斜辉石结晶分异为主,仅表现极轻微地壳物质混染;二者均来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前者源区为原始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后者源区为原始—亏损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相,前者的部分熔融程度更高.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构造判别图解指示其为形成于聚合背景下的E-MORB型拉斑玄武岩,具弧后盆地性质.结合区域资料,提出北阿尔金早古生代洋盆4阶段闭合模式:①早期俯冲阶段(∈2~O1),②晚期俯冲阶段(O1~O3),③俯冲-碰撞转换阶段(O3~S2),④后碰撞造山阶段(S3~D2).  相似文献   
149.
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与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建设与活动过程中大量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越来越趋于紧张,这就给人均占有面积不大的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经济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相似文献   
150.
为了探讨强对流天气,文中对湿度呈带状分布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短时强天气过程的发生与湿区带状分布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预报中便于使用的判别方法和条件,它可以对有关区域的带状湿区进行区分,判定在未来8~12小时内能否产生强烈天气。通过对1994年更半年哈尔滨市及其近郊发生的各次强天气过程进行普查,概括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