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6篇
  免费   3640篇
  国内免费   4844篇
测绘学   2894篇
大气科学   1525篇
地球物理   5598篇
地质学   11137篇
海洋学   2328篇
天文学   320篇
综合类   1328篇
自然地理   1790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80篇
  2022年   935篇
  2021年   918篇
  2020年   769篇
  2019年   950篇
  2018年   735篇
  2017年   730篇
  2016年   736篇
  2015年   771篇
  2014年   1180篇
  2013年   843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087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1086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877篇
  2004年   815篇
  2003年   917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853篇
  2000年   686篇
  1999年   580篇
  1998年   609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535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87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兴地断裂发生在中元古代末期,使中元古巨厚的沉积岩发生了强烈褶皱和隆起,并伴有大量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在兴地断裂形成的同时,发生了第一期构造变形,其特点以韧性变形为主,由三个变形幕构成,形成了本区主要构造骨架;晚元古代本区进入晋宁期发展阶段,团结的塔里木地台基底局部裂开,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断陷盆地,发生了第二期变形,形成以塑性变形为主的板劈理和千枚理为其特征。该期变形结束了塔里木基底发展,进入了稳定盖层沉积发展阶段;进入早古生代,兴地断裂控制了该时期的沉积作用,之后发生第三期变形,以脆性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碎裂岩和脆性变形组构,使兴地断裂形成几十米乃至上百米宽的破碎带,从而改造了早期的糜棱岩;至中、新生代,兴地断裂再次活动,形成断裂两侧南升北降的扭动形迹。通过对兴地断裂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该断裂具有线性特征明显,活动时间漫长,构造变形复杂,是塔里木盆地北缘规模巨大的复活大断裂。  相似文献   
992.
地幔转换带中的水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20年国际上地幔转换带中水的研究进展。前人研究表明,地球深部的水主要以OH-(hy-droxyl)形式存储在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中。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地幔转换带中的主要矿物均具有较高的储水能力,且在转换带的温压条件下,其储水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瓦兹利石(β-Ol)和林伍德石(γ-Ol)的储水能力为2%~3%,超硅石榴子石(Mj)的储水能力为0.1%左右,据此估算地幔转换带的储水能力约为1.2%~1.91%,是地表水总量的3.9~6.2倍;而转换带除外的上地幔和下地幔主要矿物的含水量或储水能力均小于0.1%,因此与上、下地幔相比,地幔转换带可能是地幔的主要储水库。尽管地幔转换带具有较强的储水能力,但对地幔转换带的实际含水量还存在干、湿两方面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和争议。地幔转换带中的水会对转换带中一系列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当水含量增加时,橄榄石(Ol)向β-Ol、γ-Ol分解以及超硅石榴石的分解反应分别向低压、高压和低压方向迁移,从而由橄榄石向β-Ol和γ-Ol分解两个相变反应界定的转换带宽度也会增加;水还会使地幔深部的部分熔融温度降低,熔体的密度降低;同时,水的加入可以很好地解释地幔岩"pyrolite"模型在410km不连续面处产生的与地震波测量不相符突变,也可以解决全地幔对流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地幔成分分层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转换带中的水对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包括中国东部地区受太平洋板块深俯冲作用的影响,均具有重要的约束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黄陵背斜位于扬子克拉通的东缘,其核部出露的崆岭群被认为是扬子克拉通的基底岩石,并成为华南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从区域上看,黄陵背斜紧邻江汉盆地,东西两侧分别是荆当盆地与秭归盆地,黄陵背斜和周缘盆地构成明显的隆起—坳陷相互对应的构造。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构造几何学的剖析表明,黄陵背斜的两翼西陡东缓,构成不对称背形的穹隆构造。在穹隆形成过程中,相应的岩石变形以顺层滑脱及相关的褶皱和小规模的逆冲断层为主,在早三叠世薄层灰岩、志留纪龙马溪组页岩、奥陶纪灰岩、寒武纪炭质灰岩以及震旦纪陡山沱组薄层灰岩广泛发育,并具有垂向缩短的重力滑脱特点,构造叠加关系指示了其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纪之间。在构造变形分析的基础上,并深入探讨了黄陵背斜成因的3种可能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94.
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坚  郑甲佳  邓捷 《岩土力学》2013,34(Z2):351-355
高液限土具有高天然含水率、高塑性、高孔隙比和低压实度的特点。明确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成为其科学合理利用的关键。为此,在明确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的基础上,铺筑了1条26.5 m高的高液限土高填方路基试验段,并进行了长期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期间的压缩变形量很大,填筑完成后自然沉降稳定期的固结变形量较小,路面铺筑后的工后沉降量很小,约为高度的2‰;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量与其竖向填筑厚度基本成正比。采用简化的非饱和土固结理论对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高液限土路基的实测沉降量基本一致,说明非饱和土固结理论可用于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计算。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的成果说明其工后沉降不会过大,为其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一种V/S和LSTM结合的滑坡变形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坡变形的产生是坡体自身地质条件和外部诱发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滑坡变形定量预测是滑坡监测预警的关键。传统的基于滑坡累计位移-时间曲线分析滑坡变形的方法,忽略了滑坡变形演化的影响因素,难以对滑坡变形进行准确预测。三峡库区滑坡研究多集中在滑坡时空分布特征和滑坡整体稳定性分析方面,亟需开展单体滑坡综合变形分析。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例,基于滑坡宏观变形和位移监测数据,利用重标方差(rescaled variance statistic,V/S)分析法对滑坡整体和局部变形趋势进行分析,进而构建考虑库水位波动和降雨滞后性影响因素的可有效利用长期依赖信息的长短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定量预测滑坡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属牵引式滑坡,北东部稳定性较差,西部和后缘相对稳定,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8.95 mm,证明该模型是一种高性能的滑坡变形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采用中国地面站气温逐日观测资料、NOAA全球逐日海表温度资料,及NCEP/NCAR的全球日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4年持续性低温的三维结构及大尺度环流异常。结果表明,2014年的低温异常,除了在陆地上区域性地出现在长江流域,还以大尺度带状的形式、从陆地延伸到海洋上。这种带状异常不只出现在近地面,在大气各层(925~500 hPa)都能看到。分析指出,大气中的这个低温带主要由高纬大气环流异常造成。在位势高度场上,最重要的异常出现在高纬60°N,有呈带状的位势高度正距平,它引导(距平意义上的)偏北气流从正北和东北偏东方向侵入,在其南侧形成一带状的偏低温区。大气各层均呈现出这种在高纬有位势高度正距平、相应地在稍南的低纬(40°N)有位势高度负距平、两者之间为低温区的分布特征。从低层往上,这种配置型式整体表现出由南往北的倾斜,其垂直剖面表现为距平意义上的、大尺度、类似于锋面的倾斜结构。文中用简单的概念模型对此进行理解,认为这种结构是由大气动力异常和热力异常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7.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管理方法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形成的等级组织结构形式,它有很大的局限性;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是适应网络社会而形成扁平化、双向多对多、以信息为基础的新型组织结构形式。电子商务企业以其组织结构扁平化和中空化,决策分散化,运作虚拟化,灵活高效为特点,它将成为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阶段变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98.
沪蓉西马水河大桥岸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斌 《岩土力学》2010,31(Z1):261-265
马水河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关键性工程,大桥桥头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边坡整体稳定性对大桥施工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但其整体稳定性非常难以判断。如何在计算中反映马水河大桥岸坡的地质结构、岩体结构特征及岩体结构面网络以及变形破坏模式,是决定岸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客观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岸坡地质条件、地质结构和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方法和数值分析模型,分别模拟了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桥荷载作用下及水位升高50 m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和变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桥荷载作用下,斜坡应力场局部影响较大,深度达50 m,因此建议桩基设计时应加大桩基断面尺寸以改善桩体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9.
以湖北省209省道宣恩段东门关隧道进口段的典型碎裂结构路堑岩质边坡为例,针对该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特征以及前期变形破坏迹象,判断出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行规范推荐的不平衡推力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进行了安全防护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常规技术容易出现的冒顶剪出、桩间土挤出和锚索预应力损失衰减等问题,提出避开使用此类技术,而采用削坡、锚杆、格构以及挡墙等措施,试图为解决碎裂结构岩石路堑边坡的分析与防护难题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研究了飞行颠簸的一种客观预报技术。研究表明,大气中的垂直风切为、水平变形和辐合辐散对飞行颠簸的预报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飞行颠簸产生的物理基础,提高了飞行颠簸的预报水平,增强了飞行气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