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120篇 |
地质学 | 266篇 |
海洋学 | 51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滇东南楔形构造区的区域断裂几何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半棋盘格式。具有区域应力场分界意义的红河断裂,把其它几条断裂限制在其北部,并与小江断裂带构成第一级的半断块。构造区内,曲江断裂被李浩寨断裂限制在其西侧;后者与异龙湖断裂交汇于建水盆地中;建水断裂把黑泥地断裂限制于其东,并与李浩寨断裂构成建水盆地右阶拉分岩桥区,向南终止于山花。 深部构造、区域形变及断裂活动表明该构造区是一个断块挤压隆起构造区。最后,对楔形构造区的地震活动与挤压隆起断块运动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32.
尚南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本文对该区的东营组进行了精细层序地层学研究。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东营组为一个完整的沉积层序。在东营期,该区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根据该层序的岩性、沉积旋回特征及现存状况,划分出了低位、湖进及高位3个体系域、9个准层序及41个韵律层。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内的100余口钻井资料及有关的地震资料,通过14条层序地层学剖面的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内的精细的、流动单元级别的、层序地层立体空间格架,为油田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并已得到很好的验证,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3.
章介绍了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数字识别的方法。首先,对数字进行特征提取,获得采样数据.再对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形成良好的网络,然后对与训练数字有所区别的数字进行检测,达到了一定的准确度,表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本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讲述了反向传播算法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讲述了数字识别的基本原理,第四部分讲述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的实例,第五部分对上述内容作了简要小结。 相似文献
434.
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东秦岭的北部地区——北秦岭(即旧称“秦岭地轴”)。作者着重讨论了秦岭造山带的杂岩(秦岭杂岩、宽坪杂岩和陶湾杂岩)和太华杂岩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技其地质构造特征。提出秦岭杂岩是在中元古代时期因华南洋壳海域的岩石圈断块沿华北断块南缘向北俯冲引起断块区基底开裂,向南漂离而形成的块体。宽坪杂岩与陶湾杂岩是在秦岭杂岩块体向南漂离过程中形成的以洋壳为底的边缘海盆地的产物。经晋宁运动,边缘海闭合,形成早期的北秦岭造山带。 相似文献
435.
436.
针对调和分析法预报潮汐精度不高的缺陷,论述了神经网络的BP(反向传播)模型用于潮汐预报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设计了潮汐预报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论述了模型的算法改进和预报方法过程,用验潮站20多年的潮汐记录,验证了BP模型用于潮汐预报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437.
438.
本文根据现今断裂活动特征、地下水活动、震源机制等资料初步研究了河南省淇县—新乡一焦作地区的现今构造应力状态。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计算,初步探讨了应力状态与地震的关系。最后指出了该区有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439.
按照地质异常的分析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地质异常体空间归位概念,对龙门山北端的碧口断块进行了空间归位分析。文中对碧口断块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复原分析,认为本区地质空间异常体是受青藏高原、华南陆块和华北陆块三重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由于它们各自的构造运动方向不同,造成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位置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笔者将碧口断块运动的主要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①挤压断裂作用;②西向滑脱作用;③右旋扭转作用;④东向重力挤压作用,这样就解释了本区的地质构造成因。因此在研究该区或者其他复杂地区的地质问题时,要考虑多个作用主体以及在不同时间的影响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异常地质体在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因此,本文提出的异常地质体空间归位概念,对认识成矿多样性以及成矿谱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0.
针对低级序断层地震资料的多解性,通过构造解析,在确定低级序断层发育时期和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对南堡凹陷M区馆陶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岩石破裂准则为依据,用最小主应力解释了低级序断层的优势发育地区,用平面剪应力解释了低级序断层的优势走向,用剖面剪应力解释了低级序断层的优势视倾向,预测了低级序断层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M区三级断层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和分期性特点;在区域性南北向拉张和火山喷发造成的局部拱升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区中部为东一段低级序断层发育的优势区,发育近北西走向和近北东走向两组低级序断层,东部主要发育一组近北东走向的低级序断层,西部主要发育一组近北西走向低级序断层,断层视倾向以北倾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