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赤布张错地区中侏罗统十分发育,最大沉积厚度达6311m,包括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等5个岩石地层单元。根据所含丰富的双壳类、菊石、腕足类等化石,将它们划归中侏罗统(巴柔阶至卡洛夫阶)。沉积盆地的性质、早期的地貌格局和同沉积断裂活动可能是导致该地区中侏罗统厚度巨大、横向变化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非海相双壳类江西蛤(Jiangxiella)首次发现于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华  田中均 《地质学报》2001,75(4):446-450
首次报道日本西南部发现的晚三叠世非海相双壳类江西蛤(Jiangxiella),并讨论这一发现的意义。认为原产于湘、赣、粤地区的江西蛤是地理分布极有限的土著属,它在日本西南部的发现表明当时该区与华南东部的古地理关系极为密切,可能原属同一地块。  相似文献   
83.
彭县小渔洞地区飞仙关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彭县小渔洞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常伴随二叠系飞来峰灰岩出现。该文着重介绍了丙寅沟出露较好的飞仙关组地层剖面,分析岩石组合特征(基本层序的划分,顶底界线讨论等),动物群面貌(着重介绍Claraia wangi和C.stachei化石带),并与同期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84.
85.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延安组双壳类生态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详细的剖面资料,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延安组双壳类分为4个生态组合:Ferganoconcha—Sibireconcha组合、Margaritifera组合、Unio组合、Pseudocardinia?组合;通过化石形态功能分析、现双壳类生态对比分析、产出化石的围岩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上述组合生存环境依次分别为:开阔湖环境、前三角洲(或三角洲间湾)环境、分流间湾环境、三角洲平原小型湖或泛滥平原小型湖环境。  相似文献   
86.
本文描述了采自云南澜沧老厂的双壳类,共计13属、15种和未定种(其中1新属、4新种)。该动物群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其组成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与扬子地区有明显联系,属扬子生物区系,并具亚热带生物特征。  相似文献   
8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宁、乌达地区石炭纪海相双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新省  周洪瑞 《现代地质》1994,8(4):403-412,T002
本文报道的海相双壳类化石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经研究,双壳类有13属,27种,其中某些属种为我国首次发现,并建立了3个新种:Sanguinolitesningxiaensis,Leptodesmashikongensis和Streblochondriadashitoujingouensis本文采取将石炭系二分方案.研究区上石炭统下部(靖远组和羊虎沟组)海相双壳类特别丰富,有10属21种.这一双壳类组合与西欧和北美同期(纳缪尔一维斯发期;宾夕法尼亚的早期)的双壳类面貌相似,与国内山西太原同期的动物群差别很大,而与甘肃靖远和河南固始等地的动物群关系密切,这对恢复当时的古地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文章报道四咱天全沙坪、芦山双石、宝兴灵关等地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丰富的双壳类动物群,建立了一个以Yunnanophorus-Permophorus-Weiyuanella为特征分子的组合带,分析了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描述双壳类化石5新种。它的研究对四川盆地西部和西北部须家河组地层的划分和邻区对比以及古地理概况和煤地层的认识,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89.
西藏地区的尖嘴蛤科(OXYTOMIDAE)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嘴蛤科化石得一类生活于早二叠世-晚白垩世的海生双壳类。该科化石有7属,其中Oxytoma属包括3亚属。我国发现该科化石4属,除Arctotis属只见于黑龙江省缓宾县和虎林县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外,其余3属和1亚属在西藏均有分布,其中Meleagrinella属最丰富。  相似文献   
90.
为了了解海洋双壳类的固碳能力,以紫脲酸铵-萘酚绿B、铬黑T为指示剂,采用络合滴定法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等6种海产双壳贝类贝壳中的碳酸钙含量、碳酸钙和碳酸镁总量进行了测定。6种贝类贝壳中的碳酸钙含量占干重比例介于93.99%~97.35%之间,其中虾夷扇贝的含量最多,紫贻贝的含量最少;碳酸镁含量介于0.61%~1.79%之间,其中紫贻贝的含量最多,虾夷扇贝的含量最少。目前的结果表明,六种贝类均具有较好的固碳能力,基于碳酸钙和碳酸镁总量估算,6种贝类单位湿重固碳力介于0.023 2~0.07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