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4篇 |
免费 | 284篇 |
国内免费 | 3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7篇 |
大气科学 | 56篇 |
地球物理 | 178篇 |
地质学 | 764篇 |
海洋学 | 78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38篇 |
自然地理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双向晶体旋转仪的研制及应用唐荣炳,蔡秀成(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双向晶体旋转仪,杂质离子,能级分裂,色心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已成为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之一,它可以肯定地把类质同象进入晶...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以双向可控硅取代单向可控硅用于702型精密温度自动控制仪,改造后的控温仪具有电路简洁,控温精度有所提高,制造成本降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3.
蓄能器容积的变化与夯管锤的工作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活塞的前后运动以及在运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所需要的油量不同的,理想状态就要通过蓄能器的容积变化来调节,就是说蓄能器的容积变化要与夯管锤的冲击振动相耦合。简要介绍了油压夯管锤结构原理,分别解释了油压夯管锤蓄能器与夯管锤的容积压力耦合。 相似文献
74.
75.
GCF—1500冲击反循环工程钻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CF-1500冲击反循环工程钻机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钻机采用了冲击反循环方式,钻进效率高,适应地层面广。 相似文献
76.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工程集中了当今先进的岩土工程施工设备,本文介绍了CJF-20型冲击以循环钻机在二期下游围堰右岸防渗墙的施工试验情况及发现的问题,经过工达一年多的施工试验显示了该钻机的适应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大功率,重钻头在纠偏,嵌岩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7.
强夯置换软土中碎石墩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置换工程要求保证夯沉量、置换墩长度等设计指标,通常通过试夯确定必要夯击次数。研究置换墩形成机制,确定夯锤能量释放时间、填料运动规律、锤底动压力等因素,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置换墩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往往套用强夯工程的基本参数或机制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强夯冲击下填料、软土与夯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试验研究表明: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运动加速度曲线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夯锤作用下土体-填料的不同运动过程;通过分析夯锤的动态力-位移曲线,阐述各阶段随夯击和填料次数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随填料次数的增加,在相同夯击能下,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能量释放时间减小,峰值动态力增加,这反映了随着夯击次数增加,软土基础中碎石墩逐渐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
79.
80.
针对阳城煤矿不等长工作面台阶区域发生冲击地压灾害问题,基于工作面特殊布置方式及覆岩赋存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了台阶区域覆岩结构运动特征和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研究了台阶区域冲击地压诱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304工作面台阶区域覆岩经历了“OX-S-C”型较为复杂的结构演变,覆岩空间结构由OX向S型转换时,顶板岩层大面积破断下沉,在台阶区域形成多个悬臂梁结构,越往高位,悬臂梁长度越大;受覆岩运动和采动应力场叠加影响,煤岩体形成高应力集中区,在顶板岩层动载冲击作用下,煤岩体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诱发冲击地压。采用COMSOL软件对不同卸压钻孔参数下煤体应变能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研究,优化了台阶区域卸压钻孔参数。根据模拟结果,随着钻孔孔径、孔深增大及间距减小钻孔卸压效果越明显,考虑工程实际,确定孔径为150 mm、孔深为30 m、间距为1 m为合理有效的卸压钻孔参数,并应用于1302工作面台阶区域的冲击地压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冲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