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4篇 |
免费 | 284篇 |
国内免费 | 3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7篇 |
大气科学 | 56篇 |
地球物理 | 178篇 |
地质学 | 764篇 |
海洋学 | 78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38篇 |
自然地理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浙江桐庐晚奥陶世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该内潮汐沉积发现于浙江省桐庐县桐君山地区上奥陶统上部,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据其岩类组合和层序特征,可将其定为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相。其中发育有特征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其沉积特征表明形成于开阔的深水斜坡环境,这种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GRAPES NOAH-LSM陆面模式水文过程的改进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影响着陆面过程的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是陆面模式的核心计算要素之一。目前,GRAPES_Meso模式采用的NOAH-LSM(Noah-Land Surface Model)陆面模式既不能有效地表达径流产源面积的变动情况,也不能完整描述水文循环过程。本次试验针对以上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1)加入蓄水容量曲线,考虑网格内产流面积的变化及土壤含水量的不均匀性;(2)加入汇流模式,以考虑水平二维水分再分配,提高模式对径流和流量模拟能力。选取2008年8月至9月降水进行模拟试验,研究陆面水循环过程对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式模拟土壤湿度、2 m温度等近地面气象要素更接近观测值,并最终对降水量以及降水落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直下型冲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阪-神户)大地震的概况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各类建筑物、结构物、土本构作物的破坏和砂土液化与次生火灾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本次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及作者在历次大地震后赴现场考察的亲身体验,对今后我国抗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6.
用云纹法研究了冲击载荷作用下开口圆环的动态变形,获得了应力波在不同时刻产生的U场,V场动态云纹条纹图. 相似文献
27.
利用SPAX-2000(改进型)静动真三轴系统,针对淤泥类超软土进行静动力排水固结试验,研究包括较高频率在内的各冲击荷载频率(1、8、16 Hz)与不同围压(200、250、300 kPa)作用下淤泥的力学响应;此外,结合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固结条件对淤泥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冲击频率作用下,试样抗剪强度随着围压增大而提高;围压增大,使得球应力增大,体应变随着增大,有效地促进试样排水固结。(2)相同围压作用下,存在着一个冲击荷载频率阈值,当冲击频率低于这一阈值时,随着冲击荷载频率的提高,轴向应变量逐渐变小,反之逐渐变大。(3)冲击瞬间,体应变为负值,表现为体胀,这与原位试验夯击瞬间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一致,从而验证了高含水率淤泥在冲击作用下的孔压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28.
29.
30.
滨海电厂温排水停止排放以及季节更替、寒潮来袭等现象会引起海水温度降低,从而对鱼类等变温生物产生冷冲击效应。本研究通过模拟水温骤降情形,以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等为指标,探讨了温度骤降对大黄鱼早期发育阶段(鱼卵和仔鱼)的冷冲击作用。研究发现,大黄鱼仔鱼(3日龄)对温度骤降的敏感性略高于鱼卵。在大黄鱼鱼卵和仔鱼的适温范围内,当水温由22 ℃骤降至19 ℃或16 ℃时,鱼卵的孵化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而胚胎发育和仔鱼的生长发育均减缓,仔鱼的死亡率提高;水温超出适温范围,由22 ℃骤降至13 ℃或10 ℃时,对鱼卵和仔鱼造成致命的冷冲击伤害,48 h累积死亡率分别为84.6%~100%和72.1%~98.2%。由此推测:当水温骤降超出适温范围后,大黄鱼的早期发育阶段遭受致命的冷冲击伤害,从而影响种群补充和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