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2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江西金山金矿床深部扩建工程的0、-80、-10 m三个中段Au等元素原生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进行研究表明,矿床原生晕组合复杂,各指示元素原生晕吻合性好,As与Au关系密切,是金矿化的最佳指示元素; As、Hg、Sb前缘晕指示元素与Bi、Mo等尾晕指示元素相互叠加,且平均异常强度较高,预测矿体应向深部延伸出现第二个富集带,具有很大的工业远景;到-10m中段Au矿化减弱,Cu矿化增强,燕山早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明显,在深部可能出现Cu、Au叠加矿床.  相似文献   
72.
胶东金牛山金矿区深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胶东金牛山金矿区金矿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金牛山金矿区金牛山矿段地球化学轴向分带具有反向分带特点,亦有正向分带的存在,原生晕复杂。为原生叠加晕。有不同原生晕共存和反向分带现象存在。据此推测50勘探线西主脉和中主脉分别在-50m和 15m以下有较大延伸,而54勘探线东副脉在0m以下可能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73.
徐国才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89-391
江西大石笏金矿是江西找到的第一个微细粒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等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认识和分析,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并提出了在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性、矿化条件下,利用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异常去寻找微细粒型金矿.  相似文献   
74.
丁家林金矿床V1脉带和太阳坪金矿床V9、V4矿脉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剖面研究表明,磁化率异常基本与化探原生晕Au异常同步(具相同的指示意义),Au出现正异常时,磁化率出现负异常,并与地质剖面的矿化部位对应很好;矿区的磁线理、磁面理等磁组构研究表明,磁组构能与岩组研究一样,解决岩石变形的应力场问题。磁性研究是金矿找矿、地质工作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75.
对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得出;矿床次生晕中Au,As关系密切,As是最佳指示元素,矿床原生晕特征在不同的成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热液成矿作用的早期石项-毒砂-黄铁矿阶段以富集Au,Ag,As,Sb,Bi,W,Mo组合为特征,与岩浆演化关系密切,地表与之对应的氧化矿为“红矿”,成矿作用的晚期则富集Au,Ag,As,Sb,Bi,B组合为特征,与其有关的热液流体为地下水热液,地表与之对应的氧化矿为“灰矿”,总体上分析As,Bi,B,Ag为哲波山金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对“红矿”可增加Co,Pb作为辅助指示元素;最后给出了哲波山式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6.
焦家金矿深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是胶西北地区典型的金矿床,该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共同作用的特点。通过对典型剖面上钻孔不同部位岩性样品的微量元素测试分析,运用数学地质分析方法,对焦家金矿床深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深部成矿微量元素特征组合为Au,Ag,Cu,Pb,Zn,As,Sb,Bi,Hg,W,Mo,Sn;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Hg,As,Sb(矿头晕)→Au,Ag,Cu,Pb,Zn,Bi,Sn(矿中晕)→W,Mo(矿尾晕)。由此建立了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模型,并总结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对新立金矿床31号勘探线的岩石地球化学样品进行了金、银、铜、铅、锌、砷、锑、铋、汞、镍、钴、锡等12种元素的分析测试和参数统计计算。通过相关分析,金、银、铜、铅、锌、锑、铋、钴、镍呈正相关,与汞、锡呈负相关。据某些特征元素预测,该矿床深部找矿远景不大。  相似文献   
78.
一、发展阶段 1.研究轴向分带方法 组合指数法是计算地球化学性质各自相似、地球化学活动性各自相近的两组元素含量(或线金属量)的比值,并研究其比值沿轴向上的变化规律。组合指数可反映元素的分带性、但主要用于评价异常剥蚀水平,而非分带序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在1:50000原生晕测量基础上,通过开展1:10000原生晕测量工作,在安徽圣泉乡地区进行了化探异常查证。依据其异常规模、空间展布特点及异常特点,结合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以及热液脉型矿化点检查,最终筛选出了白楼子、郭楼2处找矿潜力区,认为该地区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为发现钨、铅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卢耀 《云南地质》2007,26(1):62-70
对个旧西区陡岩锡矿原生晕的研究,认为金属矿物组合分带有规律,(从内向外)Cu、Sn带→Sn、Pb、Cu带→Sn、Pb带;金属元素水平分带(从内向外):Cu、Bi→Ag→Sn→Pb、Mn→Cd;垂直分带序列(从下至上):Cu→Zn→Sn→Ag→Pb→Mo→In→Bi→As;可将异常划分为:Sn、Cu型,Sn、Cu、Pb型,Sn、Pb型;通过地表、剖面原生晕特征的分析,提出找矿标志;预测花岗岩的深度及成矿有利地段,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