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58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30篇
地质学   1876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3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彭淑贞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209-214
在渭南及洛川剖面将基本未经历风化的黄土样品分离成8个粒级后进行化学分析, 结果表明, <50 mm的各粒级样品中SiO2/Al2O3分子比与粒度f 值呈明显线性负相关, 即在<50 mm粒级范围内颗粒越粗, 黄土的SiO2/Al2O3值越大; 而<50 mm各粒级的含量之和占全岩的98%以上. 在黄土层中, SiO2/Al2O3与全岩粒度变化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而在古土壤中SiO2/Al2O3值反映出一系列全岩粒度无法揭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2.
四川九寨沟地区黄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东  曹俊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59-365,T001
九寨沟地区的黄土孤立产出于海拔2 300-2 800m的洼地中,其内含古风化界面。通过对黄土的物质成分、结构、扫描电镜形貌、孢粉、ESR测年等分析测试,确定其为冰缘黄土,划分了九寨沟地区更新世冰期。  相似文献   
163.
黄土丘陵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为遥感影象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带来了很大困难。仅依靠传统的光谱统计分类方法,难以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本文拟探讨在黄土丘陵区运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建立区域数字地貌模型;并在模糊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数字地貌模型对影象的分层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和细化。研究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和机助制图比例尺。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气候敏感的沙漠/黄土过渡带中湖沼沉积进行高分辨率的~(14)C年代学和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存在着干冷(11.2~10.6kaBP)、湿凉(10.6~10.2kaBP)和干冷(10.2~10.0kaBP)的颤动特征。沙漠/黄土过渡带地处欧洲下风区,通过西风带与极地北大西洋气候相联系。晚冰期上述地区大气和海面温度变化引起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强度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东西区域性海-陆气压梯度的增强与减弱。因此,这一时期东亚季风气候这种百年尺度的快速颤动可视为高纬极地大陆气团与太平洋暖湿气团相互作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5.
青藏高原远源西风粉尘与黄土堆积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青藏高原海拔4800m处28种大气微量与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采集的大气气溶胶粒子主要由高原局地粉尘(70%)和远源高空西风粉尘(25%)组成。结合中国沙漠数据,应用矿物粉尘的主组成元素Al,Fe,Mg和Sc建立的粉尘源区示踪系统分辨出:黄土高原中部末次冰期旋回风成黄土来自非中国沙漠的远源西风粉尘远小于近源沙漠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6.
110ka来洛川黄土地层中蜗牛化石记录与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洛川黄土剖面S1以上地层118个样品的蜗牛化石,划分出6个蜗牛化石组合带。对22个蜗牛化石种类的数据进行分析,选取了6个环境意义明确的主因子。结果表明:约110ka以来,洛川古气候长周期变化具有冷干、暖湿交替演化的总体趋势。但即使在古气候总体趋势呈现干冷的时期,也会阶段性地出现短期的、季节性的湿润环境。文中对影响各类环境因子变化的因素做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7.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与古季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含有末次间冰期一次期东亚季风演变的大量信息,经外地学界十年来的探索,初步揭示了东亚季风演化的规律,本文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现状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68.
斋堂黄土剖面古气候记录表明:1)冬、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存在相位差;2)冬、夏季风记录在变化趋势上具有互为消长的关系,而在变化幅度和频率方面则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冬、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是分别由不同的因素和过程所控制。我们提出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系统在东亚季风变化过程中起着直接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9.
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动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动三轴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动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其本构关系依然服从双曲线模型,但模型参数随所施加的随机地震荷载时程的不同而不同。在试验中还对不同随机地震荷载和正弦波等效荷载作用下的模型参数、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动本构模型参数与所施加的随机地震荷载的卓越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试验和计算,证实了曼辛准则对黄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0.
辽东海岸带黄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论述了辽东海岸带黄土的成因,它主要由低空气流搬运的近源物质组成,其次为高空气流携带的内陆远源物质,主要物源地是辽东湾。冰期时,海平面下降,辽东湾干口渤海裸露成陆而发生沙漠化,海底沉积物经强劲的西北风作用,被搬运到东侧海岸带沉降下来,与大气环流系统自内陆携带而至的风尘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海岸带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