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89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440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熟(Ro<1.0%)页岩面积占该段页岩总面积的90%左右,中—低熟页岩油/油页岩资源丰富,原位转化作为实现其工业开采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生烃转化率和活化能是影响页岩原位转化和开采潜力的关键因素,前人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页岩生烃活化能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但其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尤其是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等对页岩生烃特征和动力学过程的控制作用及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这必将制约研究区页岩原位转化条件和资源潜力的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长7段成熟度相近、不同有机质丰度的5块页岩样品以及有机质丰度相近、不同成熟度的5块页岩样品,通过开放热模拟实验确定了样品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对长7段页岩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根据烃源岩生烃过程的时间-温度补偿原理,将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至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分析了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对长7段页岩原位转化温度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度相近的情况下,受有机质中藻类体等腐泥组的富集程度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有机质丰度相近...  相似文献   
972.
分别对庐枞盆地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形成时间、放射性特征等方面和已知铀矿床的成矿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矿床成矿流体等方面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者间相互关系,认为庐枞盆地A型花岗岩和铀成矿关系密切,两者在形成时间相近,空间分布相依,成因相联。  相似文献   
973.
西南三江地区镇沅金矿载金黄铁矿稀土与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岩  黄钰涵  梁坤  张岐能 《岩石学报》2015,31(11):3297-3308
镇沅金矿(也称老王寨金矿)是西南三江地区哀牢山金矿带超大型金矿床之一。前人研究表明黄铁矿的稀土与微量元素含量可以反映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的特征,本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技术对镇沅金矿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将镇沅金矿载金黄铁矿分为四个阶段:Ⅰ阶段脉状黄铁矿;Ⅱ阶段团块状黄铁矿;Ⅲ阶段与辉锑矿等硫化物共生浸染状黄铁矿;Ⅳ阶段破碎状黄铁矿。矿区内多种地层均有矿化现象,矿石类型包括变砂岩型、炭质板岩型、蚀变大理岩型、蛇绿岩套型、蚀变花岗岩型、煌斑岩型等。ICP-MS测定结果显示Ⅰ阶段黄铁矿富集高场强元素Th、U、Ta、Nb、Zr、Hf,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其后三阶段黄铁矿该特征则不明显。黄铁矿总体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含量为4.72×10-6~48.96×10-6,平均为24.93×10-6。稀土配分曲线显示黄铁矿总体呈较平缓的右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存在负δEu异常,基本无δCe异常。各阶段黄铁矿稀土配分模式存在微弱差异,Ⅰ阶段黄铁矿总体REE含量较高,部分具有LREE/HREE比值较低的特征,与超基性岩REE配分模式相近;Ⅱ阶段黄铁矿REE含量明显偏低,LREE/HREE比值较高;Ⅲ阶段黄铁矿∑REE含量较低,但较Ⅱ阶段要高;Ⅳ阶段黄铁矿∑REE含量低,有与Ⅱ阶段黄铁矿REE相近特征。黄铁矿中Au与As伴生现象明显。Co/Ni值反映黄铁矿具有沉积与热液黄铁矿成因特征,另外黄铁矿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还反映出成矿流体为含F-的还原性流体。研究认为镇沅金矿至少存在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期载金黄铁矿呈脉状产出,并可能与印支期古特提斯洋闭合中含超基性岩的增生楔形成有关;晚期载金黄铁矿与辉锑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共生,与新生代区域范围内红河剪切带活动及扬子板块的俯冲导致的广泛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4.
文章从粤北诸广南部岩体内棉花坑、东坑等典型富铀矿床成矿期黄铁矿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着手,对富铀矿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黄铁矿206 Pb/204 Pb为20.02~60.88,207Pb/204Pb为15.80~17.70,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放射性成因铅富集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铀岩体;同时,黄铁矿中异常富集U、Pb等元素,∑REE含量低,富集HREE及部分LREE,亏损La、Nd;高场强及过渡族元素变化较大,Zr/Hf、Nb/Ta、Y/Ho、Hf/Sm等比值显示两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不同性质,且均受到不同来源热液体系的混染。  相似文献   
975.
大气-海洋含氧量的演化对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的后生动物大爆发事件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寒武纪纽芬兰世中国南方海洋氧化还原性质的演化及其初级生产力、海水硫酸盐浓度等演化驱动因素, 分析了李家沱剖面纽芬兰世留茶坡组和小烟溪组微量元素、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同位素、总硫含量、黄铁矿硫同位素等.该剖面沉积于斜坡-盆地环境且出露齐全.该剖面上V/Sc、Th/U及Mo、U、V、Ni、Cu等元素的富集系数呈现出5个变化旋回, 其中留茶坡组中上部和小烟溪组中部各存在一氧化环境段, 其余层段处于缺氧环境, 而Re/Mo则显示仅在小烟溪组中部水体出现过短暂的氧化环境和含有游离H2S的硫化环境, 其余层段处于没有游离H2S的缺氧非硫化环境.Ba、Ni、Cu、Zn、Cd等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及TOC表明: 留茶坡组的有机质沉降量和埋藏量都明显小于上覆小烟溪组; 而在小烟溪组中, 其中部有机质的沉降量和埋藏量最低, 下部最高, 上部次之.TOC/TS、TS以及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垂向演化趋势等都显示李家沱剖面纽芬兰世大都处于低海水硫酸盐浓度环境.低海水硫酸盐浓度是造成李家沱剖面纽芬兰世缺氧水体未富集游离H2S的主要原因.大气含氧量的升高是导致李家沱剖面小烟溪组中部出现短暂氧化环境以及近硫化环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6.
陈文岭  靳孟贵  朱永惠  王在敏 《地球科学》2015,40(11):1887-1895
微咸水在西北干旱区广泛分布, 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灌溉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等作物.微咸水中NaCl和微量元素含量比淡水高, 有关NaCl和微量元素各自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 而他们对棉花生长的相互作用研究比较缺乏.选取对棉花生长作用敏感的NaCl和微量元素Zn, 开展不同NaCl和Zn浓度灌溉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缺Zn环境下, 在灌溉水电导率为2.90~3.95 dS/m的范围内, 随着电导率增大, NaCl促进棉花根和地上部生长及皮棉产量增加.富Zn环境下, 灌溉水电导率大于5.04 dS/m时, 随着电导率增大皮棉产量明显下降.在灌溉水中Zn浓度为0.192 0~3.068 0 μmol/L的范围内, Zn浓度越大棉花营养生长越快; 大于0.767 6 μmol/L时, 随着Zn浓度增大皮棉产量下降.灌溉水中NaCl和Zn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作用, 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关系.棉花叶的Ca、K、Mg、B和Fe含量以及铃的Cu和Zn含量高于其他组织, Na和Mn不易迁移, 易富集在棉花根部.Zn在盐胁迫条件下影响棉花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使棉花体内相关营养元素含量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棉花生长及产量.   相似文献   
977.
豫西栾川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套Mo-W(Fe)-Pb-Zn-Ag多金属成矿系列。其中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泥湖矿田岩体的外接触带。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CP-MS对该矿床中闪锌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组成以富集Cd、In、Cu,亏损Ga、Tl为主要特征;Cd、In、Ga等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Co、Ni主要富集在黄铁矿中。闪锌矿/黄铁矿中的∑REE含量均明显低于近矿围岩,早阶段闪锌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右倾;晚阶段闪锌矿LREE含量降低,配分曲线趋向平缓,并与晚阶段黄铁矿呈现互补性异常。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如Ga、Ge、Cd、In、Tl等能指示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总体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岩浆热液型矿床一致,与栾川中鱼库矿床成因相近,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通过与邻区矿床对比分析,显示从成矿系列的过渡带到外围,成矿温度等特征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78.
通过研究黄沟金矿床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探讨太华群地层对于该区金矿床成矿的作用。研究表明(1)本区的片麻岩原岩主要为火成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且金矿石一般都明显贫钠而富钾、富钙,SiO2含量普遍较高,Au品位随SiO2的含量增高而呈正相关变化;(2)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石样品以Rb、Ta、Ti等元素强烈亏损,Ba、Sm和Y元素强烈亏损为特征,与太华群片麻岩和熊耳群安山岩的标准化分布曲线型式接近,说明金矿化可能与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具有成因上的联系;(3)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多数金矿石的轻稀土略亏损、重稀土略富集,弱负铕异常与矿区出露的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曲线(右倾型)不同,而具深源特性;个别金矿石的标准化曲线形态一定程度上具片麻岩或(和)安山岩的特征,呈弱负铕异常的右倾形态,暗示了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也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979.
以Bi、Ge、 In、 Li7、Lu、Rh、Sc、Tb为内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22种微量元素。对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方法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6%~116%之间。  相似文献   
980.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13-516
岗讲铜矿地处西藏尼木县,经过系统钻孔施工表明矿床规模大,主要有用组分为Cu、Mo。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矿区蚀变广泛,蚀变矿物种类多,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钾硅化、黄铁矿化。按氧化蚀变可分为Ⅲ带又Ⅴ个亚带。根据经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初步判断含矿斑岩来源下地壳,含矿斑状二长花岗岩含有F等挥发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