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2篇
  免费   1348篇
  国内免费   2431篇
测绘学   189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8867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775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4篇
  1955年   3篇
  194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季克俭  郭新生 《矿床地质》1998,17(Z6):1047-1050
近几年,作者对柿竹园矿床的岩石及其中的矿物进行了氧同位素研究,测定了72个数据,通过资料整理可以看出,柿竹园矿床的不同岩石具有相似的δ18O值特征:岩石的δ18O值变化范围大,碳酸盐岩的极差为17‰ ,花岗岩类-11.6‰ ;与初始岩相比,δ18O值都明显降低;δ18O值的变化幅度与温度密切相关,热变质或蚀变温度愈高,岩石的δ18O值愈小。不同岩石具有的δ18O值共同特征是大气降水与岩石进行氧同位素交换的产物。根据大气降水与不同岩石之间氧同位素平衡交换公式计算和制作的水和岩石的演化曲线与矿区实际资料基本一致。这有力地证明矿床热液的初始水为大气降水或热液属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992.
西藏东部玉龙铜矿带,包括玉龙、扎拉尕、莽总、多霞松多和马拉松多含矿斑岩,马牧普钾质碱性斑岩和总郭碱性火山岩等Sr、Nd、Pb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其数据点均分布在地幔演化区,接近EMI地幔端元,暗示其物质来源于交代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993.
找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建立三因控矿分析思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几个已知金矿区的研究,认为到不同矿区有不同的控矿因素,首先找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再配合两个深层相关因素,进行矿体定位。  相似文献   
994.
西藏自治区花岗岩类十分发育,共有200多个岩体,可分成5个花岗岩带,由同熔型花岗岩与改造型花岗岩成带分布,组成对花岗岩带,本次利用玉龙等7个斑岩型铜矿岩体的18个样品及7个不含铜矿岩体18个样品作为判别基础,建立了两个判别函数,然后对其它末知岩全样品进行判别,以确定它们含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经过全区125个岩体310件样品多组逐步判别的结果,有42个岩体具含斑岩铜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5.
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体构造及深部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先孝 《矿床地质》1998,17(3):277-284
通过对湖南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区构造研究 ,雄黄矿床赋存于燕山期形成的背斜核部 ,背斜与断裂、断裂与断裂的交汇部位。在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矿区导矿构造为 EW向的 F1、F3 断裂 ,容矿构造为次级的 NEE、NE、NW、SN向断裂构造 ;提出了本区中生代的三期主要构造应力场 ,其中 SN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共轭角高值区为雄黄矿体富集地带。矿床受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奥陶系灰岩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认为在一号窿主矿体 NW、SW方向可能存在有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黔西南和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重点采用硅同位宋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再配合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系列元素、其它稳定同位东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应用纳米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类型金矿含矿流体的起源、运移和成矿过程,认为原生含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起源于上地幔分异,其运移成矿过程表现为:沿深大断裂主通道由深至浅快速运移时,沿途进人次级容矿构造并向不同的有利于赋矿的地层渗透交代而成矿,初步揭示了有一定深度和埋廒封闭条件是该类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具有在深部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997.
任秉琛 《矿床地质》1998,17(Z6):993-996
该文在阐明矿床地幔流体成矿的大陆裂谷构造背景、双模式火山岩和地幔流体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提出地幔流体由臼670 km上下地幔间上升分异演化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8.
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龙套型金矿床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是我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受一套浊积岩系控制外,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带(体)严格沿断裂破碎带产出,并且控矿构造基本格局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还相应决定着各矿(化)带的空间展布格局与多阶段矿化组合特征、矿化强度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性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999.
徐光平  翟建平  胡凯 《矿床地质》1998,17(Z4):809-812
栖霞金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两阶段异常铅的特征,二阶段等时线与μ=7.95单阶段增长曲线的上交点和下交点年龄分别与金矿床和胶东群变质岩的年龄相一致。金在变质过程中的活化预富集和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热驱动大气降水深循环淋滤作用,是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於祖相 《矿物学报》1998,18(1):12-16
铂双峰矿产在纯橄榄岩铝矿体中。在铝矿石及矿体邻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呈块状聚集体或板片状自形晶,与疏钻矿、含锇自然铱紧密共生。脉状的宽20~301μm,长400~500μm,一般10μm×20μm。金属光泽。条痕黑色。HM=3.05。VHN20=92kg/mm2(平均)。{0001}解理完全。性脆。计算密度为10.21g/cm2。反射色;亮黄白带淡蓝色。内反射无。非均质性中等,偏光色为淡蓝或淡黄。双反射或反射多色性在空气中或油中均未见。5个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平均(wt%):Cu0.2,Te57.2,Ir24.5,Pt17.2,Bi0.4,总量99.5。实验式为:(IR0.57Pt0.39Cu0.01)0.98(Te1.99Bi0.01)2.00。简化理论式为(11,Pt)Te2。4条最强X射线粉晶衍射线hkl,d,I为:101,2.87(100);102,2.10(70);110,1.98(60);103,1.58O(50)。根据X射线粉晶数据进行指标化,获得铂双峰矿晶胞数据:三方晶系,P3ml,a=0.3973(5),c=0.5315(5)um,V=0.0727nm3,Z=1。铂双峰矿是笔者对双峰矿研究的继续与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