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74篇 |
免费 | 1343篇 |
国内免费 | 22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2篇 |
大气科学 | 766篇 |
地球物理 | 1704篇 |
地质学 | 4271篇 |
海洋学 | 918篇 |
天文学 | 145篇 |
综合类 | 396篇 |
自然地理 | 1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362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327篇 |
2020年 | 351篇 |
2019年 | 321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306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340篇 |
2014年 | 477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417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377篇 |
2008年 | 377篇 |
2007年 | 344篇 |
2006年 | 353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95篇 |
2003年 | 280篇 |
2002年 | 296篇 |
2001年 | 270篇 |
2000年 | 194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40篇 |
1994年 | 150篇 |
1993年 | 120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90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9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8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概述了相对论基本原理,综合阐述了大地测量领域的多种相对论效应,其中包括参考系、空间大地测量、重力测量以及惯性测量等方面的相对论效应,最后指出了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对建筑物进行高精度的变形监测是后期信息提取,预防安全隐患的基础。针对GPS变形监测中存在的多径误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LEAN算法的GPS多径提取方法,首先对多径信号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径信号可以作为直达信号的谐波分量,在此基础上利用CLEAN算法在频域对多径信号进行提取,基于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小波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具有更高的提取精度和更好的多径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万家寨水利枢纽金属结构安装监理测量方法和测量数据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金属结构安装的测量精度,可为同类型的水利枢纽金属结构安装监理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试图用实测数据对非同温目标混合像元红外辐射的"尺度效应,,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将混合像元的等效温度定义为面积加权平均温度这样一个可检测的物理量的情况下,有效发射率的视在增量是存在的,是波长的函数.该实验验证了李小文等的非同温表面的尺度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25.
目前土压力研究大都以极限状态下的土体为研究对象,且假定土体处于饱和或干燥状态,未考虑墙体位移与土体非饱和特性对土压力的影响,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有局限性。鉴于此,开展主动平动模式下墙后不同含水量砂土的刚性挡墙土压力室内模型试验,并采用渗压计和土压力盒分别量测不同深度处土中的基质吸力和土压力,以及利用DIC图像关联技术观察不同挡墙位移时的土体位移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墙后土体处于非极限状态时,土体破坏面始终通过墙踵,且其形态接近于平面;其次,在此基础上,结合非极限状态下墙土摩擦强度发挥特性和非饱和土强度准则,提出位移相关的非饱和土强度模型,并建立非极限状态下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以及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提出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墙体位移和土体基质吸力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随挡墙位移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且存在一极小土压力值,朗肯土压力值和Fredlund扩展朗肯土压力值分别为该模型在饱和与非饱和情况下位移达到极限状态时的特殊值。 相似文献
26.
27.
基于Fortran语言对GAMIT10.7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Hopfield模型、Saastamoinen模型、Black模型、UNB3模型、EGNOS模型、GPT2w_1+ Saastamoinen模型和GPT2w_5+ Saastamoinen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对流层延迟解算服务,并分析不同对流层延迟模型在... 相似文献
28.
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东西向移动的热力强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 1 000~10 hPa 2.5 °×2.5 °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6月22—25日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下同)短期东西进退的热力强迫过程,并探讨了相应机制。结果表明:东风带扰动附近非绝热效应分布和强度的变化影响着西太副高东西向的运动;西太副高短期东西向移动有趋“冷”的趋势,即西太副高向非绝热加热减弱或者非绝热冷却增强方向移动;在西太副高突然东退前后,东风带扰动东、西侧的非绝热加热效应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东风带扰动东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增强和东风带扰动西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减弱东退的特征,而且在对流层300 hPa高度附近表现最为明显;在非绝热加热效应影响因子中,垂直输送项最为重要,其次为局地变化项,水平平流效应最不显著,因此,垂直输送作用和局地变化作用引起的非绝热效应的变化是影响西太副高突然东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文章综述了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余氯及卷载效应对附近海域生态系统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生物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滨海温排水对生态环境影响出现的新问题及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LAU效应测定干涉滤光片中心透过率波长值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这一方法不但具有精度高、装置简单、方法简便等优点,而且由该方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可以作为当前有关平面周期物体LAU效应新理论的一种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