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9篇
  免费   1225篇
  国内免费   1425篇
测绘学   901篇
大气科学   1446篇
地球物理   1106篇
地质学   5824篇
海洋学   785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1158篇
自然地理   131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黑龙江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矿种齐全,储量丰富。但由于资源赋存条件较差,规划不合理,导致全省矿山布局分散、数量多、规模小、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非煤矿山已有3714个。为了解决全省矿山“多、小、散”的状况,黑龙江省把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调整矿山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难得契机。  相似文献   
102.
仰天河水库坝肩渗漏分析及防渗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地下水》2008,30(6):123-123
仰天河水库由东、西两座水库组成,位于三级洪积扇上发育的仰天河下游河段及东支沟,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试验资料,分析了东、西库之间地层结构,对坝肩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工程防渗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3.
104.
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中部的南襄盆地,主要由泌阳凹陷、南阳凹陷和襄樊凹陷组成.该盆地及邻域的壳幔结构主要特点是中部地壳明显比两侧地带厚,而上部地壳和下部地壳薄于两侧;Moho界面起伏较大,盆地中部Moho界面深约30 km,盆地边缘约35 km;Moho界面起伏与盆地呈"镜像关系";地震软流圈顶部在盆地一带表现为凸起"柱状"形态,最浅约70 km.根据该盆地内控制凹陷的断层形态以及泌阳凹陷油气条件,预测该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05.
106.
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巨大灾难。美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转而用粮食提炼原料用于汽车燃油的错误决策,已经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全球范围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107.
太湖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的重建:以Pb、Cd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太湖是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通过对4个代表太湖不同沉积环境的湖底沉积剖面的137Cs和210Pb沉积定年,重建太湖湖底沉积物和太湖来水流域土壤Cd、Pb的污染历史。结果显示:1980年以前,太湖底积物中Cd、Pb含量与流域内的自然背景含量相当,1980年以后,湖底沉积物中的Cd、Pb含量显著增高,这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起始时间基本一致,推测工业化进程是湖底沉积物中Cd、Pb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900年以来太湖湖底沉积物中累积含有Cd和Pb分别为146t和25980t,其中苕溪来水提供的Cd和Pb分别为40t、6777t,宜溧河来水提供的Cd、Pb分别为36t、6023t,其他来水(洮、滆、运河)提供的Cd、Pb分别为71t、13179t,其他来水是太湖Cd、Pd累积的主要输入途径。Cd、Pb累积的高峰期为20世纪80—90年代,1980年以来,运河来水Cd、Pb的输出通量为28.26t、3419t;苕溪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3.70t、1585t,其中人为源的Cd、Pb为8.90t、61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4.96%和38.47%;宜溧河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0.09t、1063t,人为源的Cd、Pb分别6.96t和50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8.68%和47.08%,表明太湖流域人类活动所导致的Cd已超过自然剥蚀过程,因此削减工业化进程中的Cd、Pb排放总量,控制太湖运河来水的输出通量是改善太湖底积物Cd、Pb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展少辉 《安徽地质》2008,18(3):193-194
以耿皇勘探区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成煤条件进行分析,简述了本区煤系地层是在海退基础上,以三角洲为主体的三角洲相与泻湖海湾潮坪相相互交替的沉积体系,通过对该特点的分析研究,为今后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宁阳县蒋集镇圩子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空心村”改造工程,通过多渠道筹资,大力度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宁阳县经济条件薄弱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空心村”改造的先河,其成功经验为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与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如何结合提供了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110.
南堡凹陷周边古生界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分析南堡凹陷周边地区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机理,笔者通过对区内碳酸盐岩的薄片鉴定、化学分析、烃源岩分析、物性分析、铸体压汞等实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碳酸盐岩不具备生油能力,其油源为南堡凹陷古近系生油岩,且古近系生油岩生油母质较好、成熟度高、厚度大;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度差,晶间孔欠发育,早期裂缝基本被充填完全,晚期构造裂缝为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空间;岩溶发育垂向分带不明显,溶蚀孔洞孤立且连通性差;区内主要发育有4类盖层,且储盖组合良好,发育有不整合油藏和构造块状油藏两种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