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LST、TST、HST),并细分为7个准层序组。研究了滩坝砂岩的沉积特征和在准层序组内的平面展布,以准层序组1、2滨浅湖滩坝最发育,准层序组3、4风暴滩坝最发育,准层序组6、7砂质滩坝发育差但发育碳酸盐滩坝。对滩坝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气(气候)-源(物源)-盆(盆地)”系统控滩坝的分析思路,是对传统“源控论”的完善与补充,可更合理解释滩坝的成因和分布,增加预测性。  相似文献   
33.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资料,本文对济阳坳陷车西洼陷陡坡带沙三下亚段近岸水下扇储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车西洼陷沙三下段近岸水下扇储层岩石类型宏观上主要表现为泥质杂基支撑砾岩、碎屑支撑砾岩、砾质砂岩等沉积,微观上以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灰泥质杂基含量最高可达40%。车西洼陷沙三下段近岸水下扇储层为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类型,其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3.42%、2.02×10-3μm2;但在3 500~4 000 m深度段发育异常高孔带,孔隙度可达10.2%,储集空间多为溶蚀孔和微裂缝。研究区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演化过程,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其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长石溶蚀/碳酸盐胶结物溶蚀→石英溶蚀/碳酸盐胶结/灰泥重结晶→石英加大/碳酸盐胶结溶蚀→碳酸盐胶结。不同亚相所经历的成岩演化有所差异,其中中扇辫状水道中远端及中扇前缘经历了多期溶蚀作用,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平均孔隙度分别可达4.5%,7.25%,为研究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的“甜点区”。  相似文献   
34.
渤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流体压力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华  蒋有录  卢浩  刘雅利  景琛 《地球科学》2016,41(8):1384-1394
渤南洼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过程复杂,但其油气成藏时期的动力条件尚不明确.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和冰点测试技术,恢复了渤南洼陷主力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对应的地层压力.研究区沙三段烃类包裹体发黄白色和黄绿色荧光,均一温度为80~130 ℃,为明化镇中后期至今一期成藏;沙四段烃类包裹体灰黄色、黄绿、蓝绿色3种荧光,存在70~80 ℃和90~130 ℃两个温度区间,对应着东营期、明化镇初期至今两期油气充注,且以晚期充注为主.油气运聚时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第一期成藏时压力系数相对较低;第二期随着烃源岩生烃量的增加,异常压力持续增大、超压范围不断扩展,压力系数高达1.80,为大规模的油气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并控制了洼陷区油气的聚集与宏观分布.   相似文献   
35.
袁志华  赵青  张玉清  邓富强  秦晓蕾  张忠坡  李英贤  李秀荣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11-67040011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万城断裂带北部研究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和钻井施工困难,油气富集规律还不甚清楚。因此,试图通过微生物找油方法,最小成本最高效率,以探明本研究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区面积约230.0 km2,采集样品间距南北500 m × 东西250 m,共采集并分析了样品2354个。研究表明,微生物异常主要分布在万城断层的东侧,其中微生物气异常零星分布,异常较弱,无独立气藏。在综合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表明,万城断裂带显示了来自北西和北东向的双向物源,油气来源于梅槐桥洼陷,属近源成藏。万城断裂带东侧和坡折带低位扇砂体是油气有利富集区,前景较好,主要为古近系新沟咀组成藏。万城断裂带西侧有小面积油藏,可能系白垩系成藏。最后,对微生物异常区进行了分级评价,指明了重点攻关区、评价有利和较有利区,对大幅降低勘探风险和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长滩洼陷自1975年钻探井25井后,一直未有大的突破。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利用人机联作工作站完成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了玉1断背斜圈闭。通过对长滩洼陷及周边牛居、青龙台地区暗色泥岩分析,落实了沙三、沙一段两套烃源岩,推测长滩洼陷4500m下沙三段为一套很好的烃源岩。结合砂岩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关系,发现长滩洼陷3000m以下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长滩洼陷储盖组合配置较好,盖层除上覆泥岩外,侧向断层起到封闭  相似文献   
37.
通过大量钻井、岩矿及古生物资料,对孤北洼陷沙一段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特征、沉积相带、成因及含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当时为温湿的亚热带气侯,由区域沉降发生海浸而形成了大面积的水进环境,并发育了滨浅湖亚相水下生物浅滩和半深湖-深湖亚相化学沉淀的隐晶灰岩。论述了生物灰岩是由特殊地史事件形成的,而白云岩是次生的。论述了陡岸带由水动力作用导致块体滑塌形成了巨厚的螺云岩,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指出了今后的  相似文献   
38.
东营中央洼陷带缓坡远岸浊积扇体系序列及其含油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浊积砂体的物源和成因类型分析认为该区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形成了南部物源和东部物源共同起作用的沉积格局。其中,南部的物源影响了整个中央洼陷带,沙三段共形成5套规模较大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序列;而东部的物源只影响东营三角洲前缘的局部地区,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滑塌浊积扇。同时指出梁家楼地区沙三段上亚段底部发育的缓坡远岸浊积扇属于较罕见的大型低位扇体系,并认为东营中央洼陷带沙三段下亚段也具有该类成因扇体的发育条件,其勘探潜力优于沙三段中、上亚段,发现大型的、以缓坡远岸浊积扇为储层的岩性油藏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9.
渠效文 《山东地质》2003,19(C00):81-84,89
车西洼陷北部潜山油气藏沿箕状断陷深大断裂下降盘一侧呈断续的条带状分布,存在着3套较好的储层,油源丰富,储封盖体系良好,形成了潜山顶面风化壳型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  相似文献   
40.
洼陷中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的主要目标逐渐转为一些较复杂的隐蔽油气藏,尤其是盆内的次级洼陷,已成为勘探的重要地区。多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对于我国东部的陆相箕状盆地,洼陷中含油气是必然规律。在洼陷内最重要的油藏类型是砂体岩性与构造—岩性油藏,并且绝大多数为浊流成因。本文以山东济阳坳陷与昌潍坳陷的德南、牛庄、利津、博兴等几个洼陷为例,介绍洼陷生油条件的地震研究方法与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中浊积岩发育区的沉积特征、油气富集规律及地震综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