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在闽东南长乐-南澳断裂带中,多处新发现白垩纪(辉长)闪长质和二长花岗质岩浆经机械的、化学的混合形成各种浆混岩类,与两混合端元岩石共同构成浆混杂岩,成岩后还受到应力作用。它们因特殊的结构构造而长期被归入混合花岗岩或片麻状花岗岩类。描述了泉州市肖厝、福清市高山等地浆混杂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并与莆田市和福清市的典型变质变形花岗岩类进行了对比,指出这3类岩石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浆混杂岩可能形成于主变质变形期之前早白垩世早期的伸展环境中。  相似文献   
32.
闽东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沿线出露大面积白垩纪花岗岩岩基,普遍存在岩浆混合现象,肖厝侵入岩是其中的代表性岩体.野外观察和化学分析表明,肖厝侵入岩由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以及该两种混合端员岩浆混合形成的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过渡岩类组成;岩石总体富碱、富LREE和LILE、贫HFSE; A/CNK=0.82~1.05,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部分受流体交代的岩石A/CNK值可升高至1.69;岩浆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的选择性富集/亏损和同位素组成的均一化,(87Sr/86Sr)为0.7055~0.7061,εNd(t)为-1.9~-3.0.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肖厝侵入岩的岩浆混合开始于约136Ma,于121Ma时初始侵位于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肖厝侵入岩的成岩机制,提出岩体侵位早于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两者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118~~100Ma时该构造带曾发生过深层次地壳逆冲推覆,使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和肖厝侵入岩共同快速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33.
尼日利亚的巴古多(Bagudo)锰矿是近年新发现的具有找矿潜力的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位于马如—安卡费金铜铁成矿带的西北缘附近。矿区共圈定了3个锰矿区,锰矿体出露于地表,整体呈NW向或近SN向延伸。矿体中的条纹状锰矿石和块状锰矿石均属低磷中铁中品位的氧化锰-硅酸锰混合矿石,且块状锰矿石锰品位低于条纹状锰矿石。目前矿区的勘查深度主要为-50m以上的浅表部分,深部的勘查工作尚未进行。由于锰矿石具弱磁性,故而高精度磁异常的部位具有找锰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与理论,结合甘孜州旅游业态发展实际,提出了甘孜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运用实地调研与问卷方法,分析了甘孜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可以发现,甘孜州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优势,目前,甘孜州旅游产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研究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必须围绕影响甘孜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与间接要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升传统旅游业态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35.
今年5月21日上午将发生日环食,在我国广东和福建等地可目睹到。如果错失这次良机,就要等到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才能再次看到。这次日环食,最大食分为0.9439。环食带从我国北部湾开始,经过我国东南部、东海、日本南部、太平洋、美国西部,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结束。日环食从5月21日清晨6时9分开始,至9时37结束,历时3小时28分。日环食持续时间最长为5分42秒。太阳最大高度为61度。  相似文献   
36.
作为一种经常大于鲕粒的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其不平滑的圈层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较大争议的鲕粒,而且常与鲕粒和其他类型的碳酸盐颗粒相互共生;作为一种在围绕着生物碎屑和非生物碎屑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球形或假球型生物沉积构造,核形石还常常单独产出和分布,所以又被解释为微生物碳酸盐岩,或者被归为球状叠层石。在辽东半岛寒武系第二统碱厂组和馒头组之中,厘米级别大小的核形石密集发育在三级层序的顶部,成为一种时间特化的相。另外,以下重要特征将辽东半岛寒武系第二统的核形石特征化,包括:(1)与凝块和微凝块共生;(2)多为球状和椭球状;(3)由不均一的非纹层状致密泥晶和微亮晶构成;(4)核形石皮层以及核形石间凝块中发育特别的蓝细菌鞘钙化化石等。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的复杂生物膜钙化作用细节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才能得到更好地了解,但是,辽东半岛第二统碱厂组和馒头组核形石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钙化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37.
38.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个华北地台均可依此进行对比。但在辽东半岛南缘的复州湾一带,中石炭世沉积特征却恰好与本溪剖面相反,下部层段以灰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6层灰岩,(虫筳)类以Profusulinella的丰富种群为特征,可建立Profusulinella带,并可进而划分为3个亚带。牙形石则为Idiognathoides sinuatus-Ⅰ.corrug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带。复州湾含灰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和本溪含碎屑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对比,依前者之生物组合建立本溪组下部复州湾段(c21),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期沉积;复州湾以碎屑岩为主的上部层段和本溪含5层灰岩的上部层段对比,依后者之生物组合限定为本溪组上部牛毛岭段(c22),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39.
广东南澳岛近海是我国龙须菜养殖的重要基地。为了探究龙须菜养殖对藻华防治的贡献,分别于2016年3月、5月和6月在广东南澳岛北部海域不同养殖功能海区进行采样,研究龙须菜养殖前后海水中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对有机营养盐的水解利用,探讨龙须菜养殖对浮游植物竞争利用营养盐和生长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区水质较清洁,无机氮磷含量较低,春季至夏季,随着龙须菜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溶解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浓度不断下降,至6月南澳海区成为磷限制海域。在5月龙须菜生长高峰期,龙须菜养殖区和龙须菜鲍鱼混养区的DIP浓度显著低于鲍鱼区和非养殖区,龙须菜养殖区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亮氨酸氨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e,LA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活性显著升高,表明龙须菜养殖区浮游植物受到较为明显的营养胁迫。而龙须菜收割后,该养殖区的叶绿素a含量则显著上升,甚至高于其他区域。该结果表明在南澳岛海域,龙须菜养殖通过营养竞争关系(尤其是磷)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大规模龙须菜养殖可能有助于抑制有害藻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将渤海金州湾海域的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释,识别出了8个连续的强声学反射界面,主要划定了具有沉积环境意义的6个声学层序:全新世浅海相层序A、全新世滨海相层序B、晚更新世末期陆相层序C、晚更新世滨海相层序D、晚更新世海陆交互相层序E和震旦系基岩F。通过与工程地质钻孔的沉积地层岩性单元对比研究,发现依据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的地层划分与钻孔岩芯的地质地层划分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确定并推断了各声学地层的岩性及沉积环境,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晚更新世以来金州湾地区的沉积过程和环境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