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67篇 |
免费 | 1291篇 |
国内免费 | 14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3篇 |
大气科学 | 594篇 |
地球物理 | 456篇 |
地质学 | 1259篇 |
海洋学 | 4437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273篇 |
自然地理 | 2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259篇 |
2021年 | 224篇 |
2020年 | 240篇 |
2019年 | 217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197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342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377篇 |
2011年 | 326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308篇 |
2008年 | 308篇 |
2007年 | 265篇 |
2006年 | 285篇 |
2005年 | 255篇 |
2004年 | 223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234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43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116篇 |
1994年 | 168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1946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2篇 |
192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太平洋东南海域表层地转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1年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太平洋东南海域(5°~55°S,70°~120°W)表层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赤道流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流速上,而秘鲁海流和西风漂流主要体现在流轴位置的移动上。表层流场的年际变化受El Nino影响,在El Nino期间,南赤道流和秘鲁海流均发生流向偏转现象,大部分海区流场被削弱(除低纬度海区外),而在其后的1998年La Nina期间,流场则重新被加强,西风漂流无明显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93.
南海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POM模式模拟与观测(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南海海面高度(SSH)的季节变化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和差异.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POM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南海SSH的季节变化;冬季与夏季,春季与秋季南海海面异常场形式完全相反,冬季Ekman输运造成在西海岸的堆积要比夏季在东海岸堆积更明显,而吕宋冷涡中心附近和吕宋海峡海面季节变化振幅最大;除春季以外,在南海绝大部分海域,海面高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风力的控制,南海海面热量通量对SSH的季节变化贡献约为20%,风应力对SSH的季节变化的贡献约为80%. 相似文献
94.
95.
96.
利用Scripps海洋研究所0—400m上层海洋热含量资料和美国环境监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统计方法,研究在有ENSO影响和去除ENSO影响的情况下,前期春季印度洋热含量如何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结果表明,在没有扣除ENSO信号的情况下,热带印度洋热含量EOF分解第一模态呈东西相反变化的空间分布。印度洋东部热含量为正(负)异常、西部为负(正)异常时,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早(晚),印度洋上层热含量主要通过影响热带印度洋上空大气的垂直运动和高低层辐散辐合,进而影响季风纬向环流的强弱,来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早晚。在扣除ENSO信号的情况下,印度洋热含量CEOF(conditional EOF)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类似于EOF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第二模态表现为除小部分海区外,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呈一致变化的海盆模态。这两个模态对南海夏... 相似文献
97.
98.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浅层天然气藏是一种伴随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油气藏, 具有埋藏浅、规模大的特点, 其埋藏深度一般小于300m。浅层天然气藏由深部裂解气沿断裂上升被天然气水合物封盖而形成, 识别似海底反射(BSR)是寻找浅层天然气藏有效方法。浅层天然气藏的气源主要有热解气、生物气和混合气, 陆坡张性断裂是气体运移的主要通道, 水合物下部的砂层是浅层天然气藏的主要储集层, 水合物层则是封盖层。从南海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看, 浅层天然气藏在陆坡深水区广泛分布且气藏厚度大, 潜在资源量非常可观, 是一种新型的开采成本相对低廉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99.
基于自动探测方法的南海北部涡致海表温度锋面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北部具有丰富的温度锋面和中尺度涡,它们调节着局地的热量和能量平衡。本文利用卫星海洋高度异常和海表温度数据,并基于自动探测方法,探究了2007年至2017年南海北部中尺度涡边缘的海表温度锋面(涡致锋面)特征。反气旋/气旋边缘出现锋面的概率可达20%。气旋涡在各个方向上出现锋面的概率比较均匀,反气旋涡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出现锋面的概率大于西北部和东南部。中尺度涡致锋面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涡动能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尺度涡致锋区的总涡动能是中尺度涡内动能的3倍,并且反气旋涡致锋面的总涡动能明显强于气旋涡致锋面的总涡动能。中尺度涡致锋面的数量和涡动能的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也讨论了中尺度涡致锋面的可能机制,但是中尺度涡对海表温度锋的贡献需要进一步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南沙海域岛礁吹填工程的实践,礁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也逐渐成为工程地质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南沙某岛礁深度为300 m的钻孔中获取礁灰岩岩芯,分别通过纵横波测试,单轴及三轴压缩试验和礁灰岩流变试验。得到:深层礁灰岩岩样的礁灰岩岩石横波速度与纵波速度关系为Vs=0.4447Vp+409.94;礁灰岩破坏后仍然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并且礁灰岩的破裂呈碎条状,沿着生长软弱面破裂,礁灰岩由于溶洞和软弱面的强度随机性致使其强度也表现很强的随机性;礁灰岩加速蠕变的发生的应力阀值约为5~6 MPa,当加载水平达到5~6 MPa时才有加速蠕变的过程。试验结论为南海岛礁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珊瑚礁工程地质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