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0篇 |
免费 | 767篇 |
国内免费 | 12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篇 |
大气科学 | 95篇 |
地球物理 | 353篇 |
地质学 | 3637篇 |
海洋学 | 819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388篇 |
自然地理 | 3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85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230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190篇 |
2016年 | 221篇 |
2015年 | 206篇 |
2014年 | 403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291篇 |
2011年 | 294篇 |
2010年 | 244篇 |
2009年 | 242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1948年 | 2篇 |
1946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QinChengzhi ZhouChenghu PeiTao LiQuanlin 《中国地震研究》2004,18(2):178-187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ecause the migration phenomena reflect partly the seismic mechanism and involve the prediction of tendency of seismic activity. Research on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has mostly focused on finding the phenomena. Some attempts on getting regularity were comparatively subjectiv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re should be indices of migration in earthquake dataset and the indexes should have statistical meaning if there is regularity in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is study, three derivative attributes of migration, i.e., migration orientation, migration distance and migration time interval,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North China region show that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has statistical meaning. There is a dominant migration orientation (W by S to E by N), a dominant distance ( ≤ 100kin and on the confines of 300 ~ 700km), and a dominant time interval ( ≤ la and on the confines of 3 - 4a).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igration will differ slightly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 range or earthquake activity phase. 相似文献
3.
宋要武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2,25(3):179-182,189
马圈一带山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4.
南秦岭十里坪锑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里坪锑矿床受赵川陆缘隆_滑构造的主滑脱拆离带的控制。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韧_脆性主滑脱带上部的脆性次级断层_节理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萤石石英辉锑矿型。围岩为太古宙_元古宙变质岩系,围岩蚀变弱。成矿流体属H2O_CO2_NaCl体系,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eq)为3.6%~11.3%,均一温度为109~232℃,形成压力大致为800×105Pa。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质主要来源于变火山岩围岩;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初步将该矿床定为变质岩源就地式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矿石中萤石Sm_Nd等时线年龄为(392±24)Ma,与南秦岭北部晚古生代拗陷区热水喷流_沉积成矿时代相一致,它们都形成于秦岭微板块泥盆纪非造山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5.
6.
鄂东南地区印支期以来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区域地震大剖面及MT资料,结合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对鄂东南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典型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发育以基底岩系顶面和志留系顶面为主滑脱面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并识别出双重逆冲构造、叠瓦状构造、台阶式结构、对冲构造及反冲断层等典型构造样式;同时对上下地质结构的变异进行了探讨,提出志留系滑脱层之下的“原地体”具有变形相对较弱、褶皱宽缓开阔的特点,在后期拉张改造中受到上盘“异地体”的保护,应是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双重逆冲构造内部发育的断层相关褶皱(如随阳构造)是重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湘西南采金“信”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湘西南民间开采脉金的活动中,人们积累了很多识别金富集的标志,简称“信”。本文收集列举了25种“信”,并相应地作了地质解释,评估了含金情况。从金的地球化学特性,论述了“信”与金富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三级构造单元属锡林浩特中间地块与锡林浩特中间地块东南缘晚古生代活动陆缘。中生代时期隶属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的同兴—宝石火山喷发带的中部。区内主要发育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在晚古生代基底之上发育了中侏罗统、上侏罗统叠置的陆相火山盆地堆积。 相似文献
10.
吴波 《资源导刊(河南)》2020,(5):20-20
济源作为南太行脚下的主要城市之一,沿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部分山体被挖空,植被遭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的发展定位,以“把济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奋斗目标,加快实施南太行济源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筑牢沿黄绿色屏障,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