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京市秦淮区实行"多校划片"的原秦淮区与实行"单校划片"的原白下区进行比较,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教育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和税收特征等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及SLM和SEM模型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秦淮区二手住房价格呈现空间负相关并且具有空间异质性;两区域小学教育质量和到小学的距离对房价的影响均不显著;"多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对房价的影响显著,而在"单校划片"区域中,初中教育质量和到初中的距离对房价均存在显著影响;非教育特征因素对不同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不同,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部分显著,税收特征不显著。  相似文献   
52.
合理构建PM2.5浓度预测模型是科学、准确地预测PM2.5浓度变化的关键。传统PM2.5预测EEMD-GRNN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是存在过于关注研究数据本身而忽略其物理意义的不足。本研究基于南京市2014-2017年PM2.5浓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PM2.5浓度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因子的尺度响应,基于时间尺度重构进行EEMD-GRNN模型的改进与实证研究。南京市样本数据PM2.5浓度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天际尺度和月际尺度,从重构尺度(天际、月际)构建GRNN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PM2.5对PM10、NO2、O3、RH、MinT等因子存在多尺度响应效应,以其作为GRNN模型中的输入变量更具有时间序列上的解释意义。改进后的EEMD-GRNN模型具有更高的PM2.5浓度预测精度,MAE、MAPE、RMSE和R2分别为6.17、18.41%、8.32和0.95,而传统EEMD-GRNN模型的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分别为8.37、27.56%、11.56、0.91。对于高浓度天(PM2.5浓度大于100 μg/m3)的预测,改进模型更是全面优于传统EEMD-GRNN模型,MAPE为12.02%,相较于传统模型提高了9.03%。  相似文献   
53.
南京市“一主三副”住宅小区为研究单元,运用GIS中的渔网(Fishnet)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一主三副”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和估计,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从住宅小区的区位特征、建筑特征和邻里特征3个方面探究住宅租金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 南京市住宅租金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出主城向副城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住宅租金空间结构逐渐由单核向双核发展,且住宅租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② 住宅租金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区域集聚性,热点区自内城核心区至副城趋于弱化,冷热点空间格局呈圈层结构;③ 交通位势和中心位势是对一主三副住宅租金解释力最大的因素,商务配套、金融设施和住宅房龄的解释力次之,特征因素对主城副城租金的影响强度各异。  相似文献   
54.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GIS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岸线资源是特殊的国土资源,岸线资源评价是岸线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往的研究仅从自然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条件的考虑鲜有涉及。为了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根据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的特点,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生态因素,构建了岸线前沿水深、岸线稳定性、岸线陆域宽度、岸线集疏运条件、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六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合理的评价单元,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ArcGISEngine开发包,在完成单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长江岸线南京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近日,一篇题为《村民为何扔掉“城里人”的乡村规划》的报道说,3年前高淳县江张村完成了“南京市首个康居示范村规划”,然而,这部让城市规划设计师动足脑筋的乡村规划,却由于“起点太高”,被一直束之高阁。最近,该村村委会决定废止该规划,重起炉灶。  相似文献   
56.
记者从南京地铁相关部门得知,明年1月1日起,《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一些不文明的举止将被严格禁止,乘客不能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吃东西、喝饮料、抽烟,如果以上行为“污染”了地铁环境,都要面临警告或20元至100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57.
基于机器学习的南京市旅游地个性及其文化景观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郴  黄震方  张捷  葛军莲 《地理学报》2017,72(10):1886-1903
旅游地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鉴于旅游地精神属性在量化表达和测量方面的困难,以往旅游地研究较少涉及。旅游地个性概念的提出为旅游地精神属性研究打开了思路。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当前旅游地个性研究大多基于营销学中的品牌个性研究思路展开,缺乏对地方适用性的考量,且尚未深入到对个性表征形式及表征机制的探讨。基于此,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选取城市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着眼地方特性,系统构建城市旅游地个性量表,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案例地城市南京的个性测量和分析,并以城市文化景观作为表征媒介,深入探究城市旅游地个性的景观表征形式及表征机制。研究发现:城市旅游地个性主要包含态度、气质、性格、能力四大特征;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旅游地个性的重要表征媒介,包含现代空间景观、传统空间景观、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社会景观五大维度;以上景观维度及其所辖景观元素在表征城市旅游地个性方面发挥不同作用。研究过程及结论为包括旅游地在内的地方精神属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概念框架和方法体系,是对精神层面人地关系认识上的丰富。机器学习这一智能化探索型数据分析手段的运用为处理地理学中普遍存在的高维非线性噪声数据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8.
南京大都市空间演化与地域结构发展策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发展策略亦受到深刻的影响,南京位于亚太地区我国沿海中部,具有江海优势,国务院在90年代中期批复的南京市总体规划正在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南京城市的空间扩展及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深刻的变化。该文献南京都市圈内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扩展模式与其发展趋势,策略作一个多层面的论证,从城市设计与规划艺术的高度作综合评述,为南京大都市的空间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南京市图书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图书零售业存在中心聚集-外围分散、地区差异显著、道路沿线布局、与商业中心和学校布局高度相关等空间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区发展水平、人口、交通、地价对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从图书零售业商圈、社区、校园导向3种空间布局模式视角提出了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深入分析和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对于城市公园开发、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玄武湖公园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主要包括个人爱好与交际、接近自然与放松、情感交流和消磨时间;在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将公园游憩者分为接近自然类、休闲放松类、消遣爱好类和情感交流类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园游憩者在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行为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游憩者行为特征与偏好为导向的城市公园规划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