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地理教学》2009,(9):45-46
江苏省对工地扬尘开征排污费,征收标准为0.24元/平方米·月。南京和徐州成为首批试点城市。工地扬尘越来越成为重要污染源。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曾做过专门调研:10克泥土经过反复碾轧和气流的带动,至少能污染200平方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2.
《探矿工程》2009,(7):32-32
南京市交通局获悉,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前期建设基本完成,纬三路过江通道有限公司已经建立,2009年7月中旬将开始设计招标及其他相关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对项目核准的要求,纬三路过江通道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7月9日报省发改委,预计月底完成省内预审,8月上报国家发改委。  相似文献   
103.
基于2005年在南京市进行的大规模家庭户调查,检查城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集聚度,并分析不同贫困群体的特征及贫困的决定因素。1370个调查案例被分为三种类型:无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有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农民工家庭。研究采用主观感知和客观测度两种方法分析不同城市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集聚度。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分析集中于其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元素,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权利、住房条件、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等。研究发现,有失业人员的城市家庭与农民工家庭有着相似的贫困发生率,后者更遭受多重不利。在贫困决定因素方面,城市家庭的贫困主要取决于不利的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贫困很大程度上与制度歧视相联系,农民工不仅在生活条件上而且在社会保障方面仍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04.
郑卫东 《中国地名》2010,(10):F0003-F0003,F0004
束传贤,1955年出生.安徽舒城县人。1974年入伍,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1998年转业至地方工作,现任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湖南路山西路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鼓楼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南京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对策,以便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力争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受到城市化的威胁和蚕食.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导致近郊型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在初步探讨近郊型风景区资源保护和依托城市发展之间的辨正关系基础上,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风景名胜区和依托城市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7.
城市边缘地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是当前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构造城市扩张综合指数(UICI)反映城市边缘区内部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并按计算结果将各镇(街道)城市用地扩张归纳为剧变型、快变型、缓变型及相对稳定型4种类型.在建立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因子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推动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中科技水平是决定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状况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主城关联因素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8.
李学通 《江苏地质》2009,33(2):218-221
今天的南京市珠江路700号,有一栋漂亮的红色建筑——南京地质博物馆。它不仅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学习地质科学知识,了解中国地质学发展历史的课堂。南京地质博物馆堪称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收藏标本最丰富的地质专业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建于1935年的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而它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16年成立于北京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陈列馆。这里曾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中心,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圣地,也是新中国几十位两院院士的“科学故乡”——南京市珠江路942号(现700号)。  相似文献   
109.
《地层学杂志》2011,(4):462
<正>据江苏省古生物学会通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将于11月底至12月初在江苏省南京市和江西省赣州市召开"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包括两个内容:1)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听取、讨论和审议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进行换届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召开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组成新一届理事会;2)2011  相似文献   
110.
Urban carbon footprint reflects the impact and pressur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ur- ban environment. Based on city level, this paper estimated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footprint of Nanjing city, analyzed urban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and carbon cycle pressure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footprint through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s of Nanjing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2000, in which the carbon emission from the use of fossil energy was the largest Meanwhile, carbon sinks of Nanjing presented a declining trend since 2000, which caused the decrease of carbon compensation rate and the increase of urban carbon cycle pressure. (2) The total carbon footprint of Nanjing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2000, and the carbon deficit was more than ten times of total land areas of Nanjing in 2009, which means Nanjing confronted high carbon cycle pressure. (3) Generally,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of Nanjing was on de- crease and the carbon footprint productivity was on increase. This indicated that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and carbon efficiency of Nanjing was improved since 2000, and the policy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ken by Nanjing's government received better effects. (4)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promoting factors for the increase of carbon footprint of Nanjing, while the industrial carbon footprint intensity was inhibitory factor. (5)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crease urban carbon footprint and alleviate carbon cycle pressure, such as: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ustrial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affores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nd use control. Generally,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y is essential for Chinese citie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