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5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866篇
测绘学   428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360篇
地质学   2076篇
海洋学   21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掺钕的钇铝榴石(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联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代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62.
地震勘探技术预测奥灰岩溶裂隙发育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野外施工、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法。运用反射波波形特征、合成声速测井技术等方法,对数百公里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成功地预测了奥灰岩溶裂隙发育带,为布置供水井位和煤矿防治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泥岩裂隙在伦坡拉盆地比较发育,是一种重要的特殊构造岩性储集层。通过对盆内的地质背影研究,并运用构造应力与裂隙的关系,分析了牛堡组、丁青湖组一段泥岩裂隙发育和展布。利用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泥岩裂隙(缝)储层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盆内泥岩裂隙(缝)有两类:一是泥岩的原始孔隙,二是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可分层间缝、构造缝、溶蚀洞孔、晶内孔等。并综合运用了电测曲线资料在纵向对泥岩裂隙进行了识别、  相似文献   
64.
现代爆破理论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理论的研究历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理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各爆破理论的要点人优缺点以及最新进展情况,对工程爆破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长江三峡坝区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变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岩体内存在4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裂隙并非岩体的原生构造,而属于构造成因。根据断裂内岩脉侵入、岩石蚀变作用、结构面特征和构造岩类型的分析研究,认为断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的特点。对比基底岩体和沉积盖层的构造,确认岩体中的断裂构造在晚元古代晋宁期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在燕山期黄陵背斜出现时,喜马拉雅期断块构造产生时,断裂多次重新活动,演变为新的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66.
单一流迳基岩水流平均流速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基岩水运动时的几种主要水头损失,建立了单一流迳基岩无压水和承压水运动的平均流速方程,并进行了室内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67.
揭示一个基于代数拓扑理论的裂隙网络中物质弥散模型,还给出了应用于网络中的对流扩散的对应性原理的证明。应用拓扑理论给出的框架,使其起了一个数据结构的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得到网络中每一个分支上的浓度的解。这个解是在拉普拉斯空间上的解析解。网络中任意点在任何时刻的浓度可以很方便地用数值拉氏反变换求出。  相似文献   
68.
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较大尺寸的裂隙岩体试块进行不同侧压力和加载条件下的渗流试验结果研究,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机理,得出了不同应力条件下裂隙岩体渗流量与应力成四次方的关系。并且得出并非压应力都引起裂隙岩体的渗流量减小,当裂隙岩体受平行于裂隙面方向的单向压应力时,渗流量随着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9.
小山水电站导流洞出口边坡其地质结构为下部中侏罗世安山岩(αJ2),其上覆盖了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玄武岩(βN~Q),两者间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夹有0.1~0.6m厚的粘土状及碎石粘土状夹层,产状倾向河床,倾角±25°。在上覆玄武岩层中见有高倾角的宽张裂隙带,与不整合面一起构成松动岩体,不整合面为底滑面。通过边界条件的分析和稳定计算,松动岩体的抗滑系数K=3.102,边坡是稳定的。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导流洞出口提前28m进洞,节约挖方量60000m3,提前了工期。经三年多的施工到运行,边坡无异常变化,表明该项优化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海  桂和荣 《江苏地质》1997,21(2):98-102
导水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岩)柱尺寸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详细论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履岩体地质环境,履岩体力学环境和数值模拟技术三位一体的综合预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