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836篇
测绘学   434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314篇
地质学   2475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49年   6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6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单台Z/H法研究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兴信  鲁秀玲 《内陆地震》1994,8(4):333-338
利用陕西地磁台站的磁静日资料和单台Z/H磁测深法研究了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状况。多年和多台的平均结果为:陕西地区电磁感应比例尺度Cr1约900km,高于磁场梯度法测定的华北地区结果,但接近单台Z/H法测定的兰州地区值;Cr2为500km,和华北地区的结果接近;Ci-T曲线高于华北地区值;内外场之比|Q1|、|Q2|、|Q3|约为0.4,和全球平均结果一致;σ*-h1曲线显示在250km附近有一高电导层。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乌拉山金矿带113含金石英脉的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分带及各带的常量元素(K、Na、Fe、Si),成矿元素(Au、Cu、Pb、Zn)的分布特征,用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讨论了元素组合特征和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在乌拉山地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行之有效的大比例尺局部矿床预测理论和方法是找矿勘探中急待探索的基本问题。本文在对枪马金矿410脉各种矿化指标和矿化特征参数统计分析基础上,总结并探讨了410脉矿化富集规律和矿体空间定位机制,进而对410脉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410脉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中部河南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张儒媛  刘忠光 《岩石学报》1993,9(2):186-191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本文以乌拉山金矿113号含金石英脉为例,论述了含金剪切带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通过对含金石英脉近百个岩石薄片的系统分析鉴定,对组成含金石英脉的主要矿物(石英、长石)和典型显微构造进行对比,分析了含金石英脉显微构造的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研究表明,113号含金石英脉是通过韧性变形,后期转化为脆性变形所形成的应变石英脉,是早期无金石英经变形改造和金矿化作用的结果,属含金剪切带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再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对戈枕断裂金成矿带石英成分和形变特征的研究表明,构造控制了本区金矿床的分布和矿化强度。石英中微量元素Al、K与金矿化密切相关,Al、K是本区构造成矿过程的两个灵敏指示元素;石英的形变程度在时空上具一定的规律性,并与金矿化的强度在时空上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意大利西阿尔卑斯南Dora Maira地块的含柯石英的极高压岩石,在白垩纪期间自100 km的深处暴露出来。这些岩石现在仅被薄片状的同变质盖层所覆盖,二者之间呈构造接触,为一退变质的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切掉了构造变质堆积体中的厚层地壳部分,并导致了始阿尔卑斯期的压力和热构造的集中。其结果使始阿尔卑斯造山楔侧向离散,且促进了极高压岩石的揭顸。拉伸揭顶作用与该区白垩纪时缺乏大规律剥蚀作用相一致,也与极高压岩石在减压冷却时显示的P—T迹相一致。这些极高压岩石在大约40 Ma期间到达地壳浅部,而且变薄的部分仰冲得更远一些。这表明,极高压岩石的剥露发生于所有板块会聚的位置,早于欧洲和亚得里亚板块的最终缝合。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