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577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404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863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借助油气评价仪、色谱-质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从有机碳含量、可溶有机质含量及其转化率、热解参数、饱和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有机岩石学特征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几个方面资料,综合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中I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在不同地区质量存在差别,庄1井区为中等-好烃源岩,沙1和征1井属于差-非烃源岩;②有机质类型属于Ⅱ2—Ⅲ干酪根,有机质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③烃源岩沉积环境为淡水湖相和湖沼相沉积,生源母质多为陆源高等植物,但仍有相当量的低等水生生物源的贡献,样品间在母质来源上可能存在差异;④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沉积相资料综合分析,准噶尔盆地中I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892.
苏北泰兴黄桥地区的二叠系孤峰组灰黑色页岩和龙潭组黑色泥岩与煤层是一套重要的海相—海陆过渡相生烃层系,受印支期挤压造山、燕山期断陷、喜马拉雅早期断陷等构造运动影响,它们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和生烃作用。虽然在北部深陷区埋深达万米以上,可能发生了持续的生烃,但其他大部分凸起构造上的现今埋深只有200~2000m,凹陷和斜坡构造上埋深2000~5000m,不同构造部位的生烃强度与剥蚀厚度和埋藏史有关。根据井点最大厚度估算的该区印支期的最大剥蚀厚度为2256m。钻井泥岩声波时差法和地震剖面上地层趋势外推法恢复的该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早期最大剥蚀厚度分别为900m和550m,主要剥蚀区位于东、南、西次凸斜坡带,随时间推移较大剥蚀厚度位置向东、西方向扩展。根据恢复的剥蚀厚度和埋藏—构造热演化分析得知,北部和西部凹陷主体区的二叠系烃源岩在燕山期末至今达到了主生烃期,斜坡和次级凸起区处于低成熟—未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893.
在探讨高邮凹陷断层发育时期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分布特点,分析了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类型,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依据断层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环节中的作用,把断层分为控源断层、供烃断层、改向断层、成圈断层和调整破坏断层。控源断层控制有效烃源岩展布和生烃时期的早晚,高邮凹陷控源断层下降盘为有效烃源岩分布区,而且西部地区早于东部地区生烃;供烃断层控制油气主运移通道的走势,其陡断面和凸断面为高邮凹陷断裂带油气的主运移通道;改向断层影响油气的富集层位和油气富集区的位置,其对高邮凹陷油气分布的影响存在“分散”和“富集”两种效应;成圈断层控制圈闭的类型及分布;调整破坏断层导致圈闭充满程度和原油物性的改变,高邮凹陷调整破坏断层为盐城期和三垛期活动断层。高邮凹陷断层的多期性和多样性导致断层体系中各断层封闭性在时空上的差异性和多变性,从而形成对油气控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94.
烃源岩特征研究是成烃演化研究的基础, 烃源岩地球物理预测能够有效地定量评价烃源岩特征.普光地区因可用钻井较少, 难以对陆相须家河组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和厚度进行定量评价.基于烃源岩TOC体定量预测技术, 对普光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的TOC含量和厚度进行地球物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主要为中等烃源岩, TOC含量约0.6%~1.5%, 主要以条带状分布; 须三段的有效烃源岩厚度主要为20~30 m, 须五段主要为30~40 m; 晚燕山期的剥蚀厚度约2 000~5 000 m, 从构造高部位向研究区两侧呈递减的趋势; 侏罗纪末期, 须三段烃源岩大部分地区进入成熟阶段, 而须五段只有北部洼陷地区进入成熟阶段, 达到生烃门限, 现今, 须三段和须五段烃源岩基本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主产气, 成熟度由北向南递减.   相似文献   
895.
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发现,为寻找华北地下能源提出了新的赋存层系,分布地区和研究领域,可望对21世纪华北勘探天然气拓展新局面有所助益,综合分析认为,华北陆块南缘具有形成深源气,裂解气和保留早期气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96.
郑建京  彭作林 《沉积学报》1996,14(A00):158-163
含油乞盆地沉降坳陷主体以其多阶段旋回性发展制约着含油气盆地沉积,沉降和生油气凹陷中心形成和发展,制约着坳陷的沉积岩发育。生油气坳陷的连续沉降过程或不同原型盆地的垂向叠加而构成的间断多阶段沉降过程,在烃源岩不断埋深的状态下,控制着烃源岩生烃热演化的多阶段连续生烃过程。  相似文献   
897.
本文通过对纯烃类化合物——正十八烷的动力学模拟实验,阐述了正十八烷裂解过程中气态烃组分及其同位素的演化特征,获得了产自正十八烷的甲烷生成动力学参数。运用动力学参数将模拟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条件下,表明由烷烃裂解形成的甲烷主要生成于150~200C(Easy%Ro介于1.0%~2.0%)的范围,裂解产生的甲烷、乙烷、丙烷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与Easy%Ro的关系曲线受升温速率的影响,不能直接应用于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898.
邱振  王清晨 《地质科学》2011,46(1):52-67
通过对桂西地区南丹龙王坡11件上二叠统硅质岩样品和平果四塘6件上二叠统硅质岩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并结合已发表的崇左东攀部面大隆组的硅质岩地球化学数据,认为桂西地区上二叠统硅质岩为生物成因,形成于受陆源碎屑影响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其沉积水体为氧化条件.研究区内硅质岩的TOC为0.10%~0.19%,平均为0.1...  相似文献   
899.
库车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烃源岩样品Ro、Easy Ro值,天然气成熟主分析,库车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总体上已达成熟-高成熟阶段,拜城凹陷烃源岩成熟度高,该凹陷及其周围是寻找大中型气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00.
刘文均  郑荣才 《沉积学报》1999,17(4):508-614
矿床包裹体中气液相组份,是矿床成因的重要的直接物质证据,它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与矿床的沉淀机制密切有关。本文研究了湖南花垣地区,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和鲕粒灰岩中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中,18个矿物包裹体的气相组份、气态烃组份以及气相组份的碳同位素特征。这些包裹体由水和大量的CO2(平均5.0mol%),气态烃(平均1.1mol%)和少量的CO、H2组成,气态烃中CH2的含量为89.54%,而δ13CCH4=-27.08‰,δ13CCO2=-17.28‰(PDB)。包体气相组份的这些特征表明:包体气相组份中,确有烃类存在,包体中气态烃和CO2是有机成因的;气态烃可能有多个来源层,而矿床的沉淀机制可能与流体在矿床就位位置上和早已存在的古油气藏的混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