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0篇
  免费   1525篇
  国内免费   2990篇
测绘学   641篇
大气科学   370篇
地球物理   1163篇
地质学   7956篇
海洋学   1170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587篇
自然地理   54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6篇
  1966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双向应变结构”是孕育和发生地震可能的供能、储能与放能的一种机制。它既能缓慢地储存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孕育地震,又能突然快速地释放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发生地震。由于地震发生时孕震体是(原应变的)应变逆转的自破裂过程,因此当初始破裂发生后,在破裂的前沿区,地震剪切应力在原有应力集中的基础上,还会再次产生一个突然快速增强(使破裂加速)到快速减弱(使破裂减速到停止)的过程,即产生“应变逆转破裂效应”。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地震破裂前沿区的剪切应力,而且还会大大减小破裂中的阻力,可能使地震发生中的断层强度佯谬得到解释。“双向应变结构”破裂发生地震的具体物理机制,印证了震源体断层运动的复杂性:既产生了剪切错动的破裂运动,又产生了单向的拉张与单向的压缩运动,同时还产生了整体的膨胀与整体的压缩运动。  相似文献   
992.
We performed a karyotype analysis on four species from Phylum Nemertea using regenerating somatic cells. Two palaeonemertean species, Cephalothrix hongkongiensis and Cephalothrix sp., had the same chromosome number (2n=28), but different karyotypes (16 m+10 sm+2 st, NF=54 and 22 m+4 sm+2 st, NF=54, respectively). The karyotypes of the two heteronemerteans, Notospermus geniculatus and Ramphogordius sanguineus were 2n=38, 30 m+6 sm+2 sm/st (NF=76/74) and 2n=56, 48 m+4 sm+4 sm/st (NF=112/10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3.

1.27 μm波段的氧分子近红外气辉是火星大气最重要的气辉辐射之一, 该气辉高光谱分辨辐射传输模型的建立对于研制火星探测载荷, 反演火星大气的风场温度场与臭氧浓度, 以及研究火星空间物理, 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工程意义.在研究火星大气O2(a1Δg)气辉光化学反应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O2(a1Δg)气辉体辐射率的计算方法, 并建立了火星大气气辉辐射传输理论; 通过与用于研究火星大气特征的光谱学探测仪(Spectroscopy Spectrograph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mosphere of Mars, SPICAM)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 验证了所建立的火星O2(a1Δg)气辉高光谱分辨辐射传输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火星与地球大气的O2(a1Δg)气辉, 在体辐射率、自吸收效应, 以及临边辐射光谱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比较, 对比结果表明, 火星大气由于密度低、氧气丰度小, 其自吸收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但其O2(a1Δg)气辉辐射强度与地球大气相当, 可以用于火星大气的风场温度场与臭氧浓度的探测与反演.

  相似文献   
994.
995.
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以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即需要24787h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该校的各类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其生态效率(即单位生态生产性土地占用可支持的学生数)为0.94人·hm-2;沈阳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17218hm2,生态效率为0.8人·hm-2.在两所学校的生态足迹中,能源消费的足迹最大,分别占总足迹的68%和54%;食物消费和固态垃圾次之.对东北大学、沈阳大学和澳大利亚Redlands University的比较分析发现,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生的经济状况以及学校的专业领域构成和研究强度,对大学校园生态足迹、足迹构成和生态效率有重要影响.这一研究定量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为创建“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评价“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应用阶段加热技术 ,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橄榄岩包体和大别造山带超高压榴辉岩进行了包裹体 CO2 的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 ,橄榄岩的δ1 3C值变化较大 ,从 - 2 2 .8‰到 0 .7‰ ,明显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低δ1 3C值 (- 2 8‰~- 2 0‰ )特征 ,指示中国东部地幔流体中 CO2 的碳同位素组成是不均一的 ,反映了地壳有机碳与原生地幔碳的混合特征。大别造山带榴辉岩的 δ1 3C变化从 - 18.5‰到 4 .6‰ ,同样明显不同于前人报道的低 δ1 3C值 (- 30‰~ - 2 0‰ )特征。榴辉岩的低δ1 3C值指示了板块俯冲前其玄武岩原岩受到地表含有机碳流体蚀变后的碳同位素特点 ,而较高的δ1 3C值反映了板块折返过程中榴辉岩受淋滤大理岩的富 CO2 流体叠加的退变质效应。橄榄岩包体和超高压榴辉岩的轻碳同位素共同特点反映了板块俯冲引起的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再循环 ,指示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含有丰富的地壳有机碳组分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钒钛磁铁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和铁矿是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典型矿床之一。多层钒钛磁铁矿体在华力西期太和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中上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平行产出,根据赋矿岩性和矿石特征,可分为3个矿带9个矿组。岩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南西,控制长2600 m、最大斜深1940m,矿体(层)累计厚194.09~557.03m。走向上由东到西矿体累计厚度逐降低,倾向上,由浅到深矿层逐步归并复合,形成厚度大,矿层结构简单的工业矿体。整装勘查在矿区深部新增资源量:铁矿石98680万吨、TiO29539万吨、V2O5228万吨。预测深部钒钛磁铁矿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98.
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体表面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从取景变换、消隐、光照模型、纹理映射等方面论述了可视化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西部某铜矿为例,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模型(一个地层矿体综合模型和一个矿体三维模型),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地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的6种青藏高原三江源土壤成分分析系列标准物质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07475-GBW07480。 青藏高原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现在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这里。人们将它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并称之为地球“第三极”。有珍稀野生动物80多种、植物2000多种,同时是三江全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极为脆弱,对三江流域中下游甚至南亚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000.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玛矿床是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相关岩体和主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25~500℃,流体盐度(w(NaCl))平均值为36.2%,成矿流体主要为一种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体系;气相成分除H2O外,富含CH4、H2S、CO2、N2等不混溶体系。CH4、C2H4、C3H6等有机质的出现,说明成矿物质形成于还原环境中。据成矿压力估算成矿深度为2.2~8.3km,流体密度平均为0.89~0.98g/cm3。结合包裹体中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而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