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5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1309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245篇
地球物理   725篇
地质学   2792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文智 《中国沙漠》1997,17(3):243-249
地处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的河北丰宁坝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立地类型有:丘陵阳坡下部、丘陵阴坡、疏缓固定沙丘和风蚀劣地。土壤机械组成和养分量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不大,而土壤风蚀的沙埋对其影响较大,但并不是通过搬运土壤细颗粒物质和养分来影响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华北落叶松林下植物种类较多、长势交好,即可起到保护土壤作用,又可作打划用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防止坡地土壤侵蚀效益明显。在干旱的年份,固  相似文献   
82.
多期褶皱和构造置换是华北地台北缘太古宙鞍山群岩石中的主要变形特征,也是对太古宙鞍山群铁矿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3.
本文在回顾有关全球元古宙超大陆的假说基础上,介绍了超大陆的组合与裂解以及各种不同的新元古代超大陆的构成,综述指出我国主要陆决在新元古代超大陆决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84.
华北板块南缘栾川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栾川群出露于东秦岭北部。在栾川群分布区域,古华北板块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南逆冲,构成北秦岭的太华推覆体。栾川群存在于该推覆体内部的特定逆冲岩席之中,沿这一逆冲岩席追索,确定古华北板块南缘的栾川群是连续沉积的,而受后期推覆构造的改造,栾川群在推覆体前缘的分布是断续相连的。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的研究,对栾川群的划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栾川群由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及大红口组构成。栾川群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由湖坪及潮下斜坡等滨浅海沉积物构成。栾川群的岩浆岩为具双众数特征的岩套,具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岩特征。并认为中元古代以来,古华北板块南缘处于裂陷拉张环境。早期的裂陷形成了熊耳群、汝阳群、官道口群及竞坪群,晚期裂陷的过程形成了栾川群、陶湾群,其进一步发育导致以二郎坪群为代表的洋壳生成。  相似文献   
85.
华北克拉通北缘晋冀内蒙交界地区有变质程度连续变化、从高压基性麻粒岩、麻粒岩到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出露。它们的古变质压力由>1.4GPa(50km)变化到0.5GPa(15km);岩石类型从变辉长岩、中酸性正片麻岩到表壳岩变化;变质矿物组合由不含水的耐火组合变为富含云母和角闪石的组合;地球化学性质表现出从贫Si和Al、轻度亏损生热元素到具有正常的化学成分的连续变化;包裹体流体性质在轻度亏损生热元素的麻粒岩中均为CO2流体,而在麻粒岩相的表壳岩和角闪岩系中H2O流体逐渐增加。上述变质岩系剖面的组成和特点符合大陆下地壳的定义,可能代表了包括最下部地壳在内的华北地块太古宙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据此本文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剖面,并讨论其地质意义以及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晋冀内蒙边界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岩石大致以大同-兴和一线为界分为南东部麻粒岩系和北西部孔兹岩系。麻粒岩系中称作灰片麻岩的浅色麻粒岩与世界各地太古代典型的灰片麻岩不同,其矿物组合含斜方辉石或二辉石,岩石化学成分高铁、高镁又高钙,不是典型的太古代灰片麻岩TTG岩套,而应称作紫苏斜长花岗岩。如果原来是TTG岩浆,则可能是因受表壳岩的混染所致。研究区内孔兹岩系的特征是堇青石片麻岩发育,沿韧性剪切带含堇青石的S-型花岗岩,以及作为熔融残留体的含堇青石麻粒岩也时有发现。三者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表现出其间的成因关系。孔兹岩系中的夕线石多具近于平行(001)的变形扭折带,在土贵乌拉还发现夕线石的(110)聚片双晶。这可能是夕线石双晶的首次发现。本文对夕线石作了详细测定。其+2V=26°±0.5°.晶胞参数α=β=γ=90°,a=7.50,b=7.65,c=5.81,V=330.063。  相似文献   
87.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的构造演化为主线,论述了地质构造了成矿控矿作用。研究认为前燕山期古亚洲域构造演化阶段,华北地台北缘作为华北板块陆缘活动带形成了多条东西向韧性剪切变形质带。  相似文献   
88.
89.
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与秦岭造山带古地幔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凤香  刘永顺 《地球科学》1997,22(3):247-251
经研究,华北克拉通古地幔以含石榴石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及纯橄榄岩为主,地我代作用强烈,岩石富集不相容元素,明显高于南非及西澳克拉通者,扬子克拉通古地幔主元素亏损程度差,并代作用较弱。岩石为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秦岭造山带壳、幔交界带的岩石类型复杂,包括蛇纹石化尖晶石二辉橄榄石(蛇纹岩)、石榴石辉石岩、榴闪岩、变辉长岩及变玄武岩等,蛇纹岩受强的塑性流变,剪切有结构发育,与克拉通相比,地幔交代作  相似文献   
90.
胶南地块的隆升—伸展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石学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均表明,含榴辉岩的胶南地块在高温高压变质后经历过快速降压过程。这一过程在构造上 表现为隆升-展构造。这种构造在胶南地块有两种形:其一为地块内部的垂向缩短、水平向伸展构造,以浅色脉体的变形为特征,并反映出从深层次向浅层次的转化;另一为地块为部的正型构造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