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39篇 |
免费 | 1419篇 |
国内免费 | 12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39篇 |
大气科学 | 1898篇 |
地球物理 | 1446篇 |
地质学 | 3803篇 |
海洋学 | 696篇 |
天文学 | 71篇 |
综合类 | 865篇 |
自然地理 | 30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90篇 |
2022年 | 370篇 |
2021年 | 454篇 |
2020年 | 328篇 |
2019年 | 393篇 |
2018年 | 289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309篇 |
2015年 | 370篇 |
2014年 | 690篇 |
2013年 | 493篇 |
2012年 | 573篇 |
2011年 | 608篇 |
2010年 | 508篇 |
2009年 | 585篇 |
2008年 | 581篇 |
2007年 | 492篇 |
2006年 | 467篇 |
2005年 | 418篇 |
2004年 | 478篇 |
2003年 | 409篇 |
2002年 | 384篇 |
2001年 | 374篇 |
2000年 | 353篇 |
1999年 | 317篇 |
1998年 | 322篇 |
1997年 | 326篇 |
1996年 | 294篇 |
1995年 | 265篇 |
1994年 | 205篇 |
1993年 | 167篇 |
1992年 | 161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2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2篇 |
1977年 | 5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4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斑岩矿床是重要的矿床勘查目标。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研究有助于确定斑岩矿床的战略勘查方向。斑岩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包括板块汇聚边缘、大陆转换板块边界、陆内造山环境和非造山环境。本文重点对斑岩矿床在汇聚边缘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其勘查意义进行初步总结。构造变化对斑岩矿床的形成起到触发作用。微弱和中等程度的转换挤压应力最有利于岩浆的集聚、上升和就位。岩浆侵入可以是在广阔的转换挤压断层带内或在其周围局部呈引张的地区集中出现。对于斑岩矿床战略勘查方向而言,应注意研究区域走滑断层与侵入体的关系,加强对地表浅部喷气蚀变的识别。在我国西南地区已勘查发现的5个斑岩成矿带中,应注意沿区域走滑断裂构造方向开展找矿。从成矿构造环境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对比来看,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可能是西南地区新的斑岩矿床勘查区。 相似文献
62.
在二十四个世纪之前的某个日落之时,当黄昏的颜色从大洋渗进大陆,渗进东北这片幽深的林莽时,猎人、渔夫们带着收获,慢慢地回家。 相似文献
63.
为在宏观上对黄河中游水沙运动的变化规律从随机过程的角度予以揭示,以黄河中游潼关水文站1952-1998年期间流量超过6 000m3/s的次洪过程中的洪峰流量和相应的沙峰含沙量系列为基础,运用Copula函数方法构建了黄河中游汛期水沙联合分布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沙丰枯同步频率中,同丰的频率略大于同枯的...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根据秦巴地区岩金矿及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将区内划分了4个岩金分布区(带)。提出了北部岩全区是主要为受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浆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南部岩金区是主要为受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西部岩金区是主要为受燕山期断裂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中部岩金带是主要为受地壳深部岩浆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地带。从地壳发展演化的角度研究、讨论了各岩全区的形成、分布是区内南、北和东、西地质构造差异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张光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3)
2008年5月8—10日,东南沿海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晋江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福建晋江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教育部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香港大学以及地方院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地震减灾、晚第四纪红土、气候系统的响应、环境变化的地质记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谢先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玶研究员、徐起浩研究员、袁宝印研究员作主题报告,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主持大会,晋江市副市长蔡萌芽、市人大副主任颜子鸿出席大会(封底照片)。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50余篇。 相似文献
67.
68.
打造杭州湾湾口强劲增长极,有助于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并成为引领浙江省又快又好发展的新引擎。文章探究打造杭州湾湾口强劲增长极的相关问题,以期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打造杭州湾湾口增长极具有特殊的时代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其以“互联网+创新”为发展路径,实现以区域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和公共服务等为核心的共同发展目标。重点举措包括:补齐“短板”,构建错位互补产业体系;集聚资源,打造科创协同优质网络;凝聚共识,建设一流高效基础设施;立足开放,打造高端要素汇聚平台;共建共享,构筑民生服务品质湾区;绿色发展,缔造宜居宜业幸福湾区。 相似文献
69.
将地球沉积盖层作为统一的系统,对全球常规可采石油资源进行概率估计,并对21世纪末之前的全球石油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全球石油产量最有可能在2020—2030年间达到高峰,每年42~47亿吨。届时主要的产区将在波斯湾、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上游部门的注意力将转向北极陆架。至少到2040年前,年产量将维持在42—45亿吨水平。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