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3篇 |
免费 | 543篇 |
国内免费 | 9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篇 |
大气科学 | 371篇 |
地球物理 | 291篇 |
地质学 | 2086篇 |
海洋学 | 428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218篇 |
自然地理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75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47年 | 2篇 |
1945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43年 | 3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1936年 | 2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赤道印度洋中部断面东西水交换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热带印度洋中部东西水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北印度洋过程(4°~6°N)和赤道过程(2°S-2°N)。北印度洋过程受季风影响显著,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期间表现出很强的低盐水向西输送,5-9月夏季风期间则为高盐水向东输送;由于冬季风期间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低盐水向西输送。赤道过程分为表层过程和次表层过程。表层赤道过程受局地风场驱动,有明显的半年周期;4-5月和10-11月的东向流将赤道西印度洋的高盐水向东输送,其余月份相反;向东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净高盐水向东输送。在次表层赤道过程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海流全年一致向东,将海盆西部的高盐水向东输送。 相似文献
13.
综合我国现有的北黄海盆地的资料和朝鲜在西朝鲜湾盆地的勘探成果,分析了北黄海盆地的生、储、盖条件,根据我国在东部地区的勘探经验,对可能的油气藏类型进行了预测,并对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杜建国 王彦国 PERISTIWADY Teguh 廖建基 MAKATIPU Petrus Christianus HUWAE Ricardo 鞠培龙 LOH Kar Hoe 陈彬 《海洋学报(英文版)》2018,37(12):63-72
本文以印尼北苏拉威西东部的潟湖为对象,研究了热带海草床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变化。研究发现当地鱼类的香农-威纳指数在1.57-3.69之间多样性相对较高。在科水平,天竺鲷科的丰度(8.27 ind./(100 m2))和生物量(28.49 g/(100 m2))最高。在物种水平,侧带天竺鲷(Apogon lateralis)的丰度最高,环纹圆天竺鲷(Sphaeramia orbicularis)的生物量最大。对于物种的空间变化,潟湖湖顶、湖中和湖口首先聚类在一起,这可能是由于基质类型引起的。干季和湿季的鱼类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均比转换季高,这可能是由较强的季风造成的,强季风为鱼类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和食物。93.1%的鱼类的最大体长小于它们的性成熟体长,暗示了海草床是很多鱼类的育幼场。因此,保护海草床对渔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2):14
自最后5 Ma以来,全球气候在北半球经历了从仅有的小冰川发育的变暖到每100~40 ka大范围冰川作用而变冷的演化,这种气候转换的根本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近几十万年来,米兰科维奇和千年级气候振荡虽在某些地区的响应过程是清楚的,但这些振荡的全球性机制还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述神北矿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各地貌单元岩土工程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内地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矿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根据最新调查获得的北黄海盆地海洋重力、海洋与航空磁力和多道地震资料,结合以往周边地区的资料,编制了北黄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在重磁基础图件的基础上,通过解析延拓、任意方向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等处理,结合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北黄海北缘断裂带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北黄海北缘断裂带的存在,并对该断裂带的延伸长度、切割深度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北黄海北缘断裂带是辽东隆起与北黄海盆地的界线,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而且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对北黄海盆地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1979年1月2014年12月逐6 h的ERA-Interim有效波高和10 m风场资料,分析了近36年期间北太平洋海域海浪场和风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低纬度的西北太平洋波高有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大约在0.2~0.6 cm/a,而低纬度的太平洋东北部海域则以-0.4~-0.2 cm/a的趋势减小。2)风速线性变化趋势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东北部低纬度海域,约以1.0~2.0 cm/(s·a)的速度在增加。而日本岛四周、菲律宾半岛以南等海域大都以-1.0~-0.5 cm/(s·a)的速度减小。3)北太平洋海域波高和风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西风带内有一个个波高超过10 m的风暴圈,其波高受风浪和涌浪的双重作用。这可为航海、海洋工程设计、军事及海洋能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