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7篇
  免费   888篇
  国内免费   1187篇
测绘学   993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405篇
地质学   4156篇
海洋学   41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99篇
自然地理   27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4篇
  194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钱迈平 《地质学刊》2008,32(4):270-27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克·诺瑞尔(Mark A.Norell)等古生物学家2006年宣布一项重大的发现: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上侏罗统下部地层,发掘出2具距今1.6亿年的兽脚类恐龙骨骼化石,研究证明它们是迄今最古老的暴龙(也叫霸王龙)类(tyrannosaurs)祖先类型,因它们头部有奇特的冠,而发现地点的岩石色彩绚烂,故命名为五彩冠龙(Guanlong wucaii)。  相似文献   
83.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木化石,无论它的内在品质多么优良,依然是“化石”身份,不能把优质硅化木称为“树化玉”。因为按照所谓“化”的含义,“树化玉”就只能解释为“玉”变成了“树”,或解释为“玉”具有了“树”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古生物化石也不能称为“古生物化玉”。所以将硅化木称“树化玉”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84.
评“河南西峡盆地产恐龙蛋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南西峡盆地产恐龙蛋地层研究新进展"一文主张用"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六爷庙组"来替代正式命名的一套地层名称,这样做既不符合地层命名原则,又易引起新的不必要的混乱。在晚白垩世时西峡、淅川两盆地在岩性组合特征上是相似的,浙川盆地并不是"岩性特征简单",西峡盆地也不是"岩性复杂"。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红层"应采用"高沟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这套地层名称。  相似文献   
85.
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前寒武纪一寒武纪界线地层在扬子地台发育良好、分布广泛,并有包括微体植物群、海藻、瓶形原生物、具硬体动物及‘澄江动物群’等化石的发现。因而,扬子地台成为研究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生物地层的代表地区之一。基于对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已知微体植物化石记录的回顾和论定,总结概括了下寒武统微体植物化石组合:寒武系最底部硅质磷块岩中的Micrhystridium-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组合和较高层位页岩的Skiagia-Annulum-Archaeodiscina组合。它们分别与Anabarites-Circotheca-Protohertzina小壳动物化石带和Parabadiella及Eoredlichia三叶虫带相对应。与东欧地台疑源类生物地层相对照,扬子地台Micrhystridium-Paracymatiosphaera-Megathrix组合的纵向分布大体和东欧地台Asteridiumtornatum-Comasphaeridiumvelvetum组合带相一致,而以上两地台的化石组合产出层位可能都略高于纽芬兰东部剖面,依据Phycodespedum所厘定的寒武系底界?  相似文献   
86.
据花粉分析论许家窑遗址的时代和古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花粉分析,对许家窑遗址沉积物的地质时代和古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遗址沉积期间的气候比较寒冷,气温比现今低;其时的植被面貌,为森林草原类型;遗址沉积物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87.
冀西北长城纪宣龙式铁矿层中微体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汝霖  刘志礼 《地质论评》1992,38(2):184-189
本文研究的是笔者等在冀西北长城系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层中发现的微体植物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铁质叠层石(肾状赤铁矿)和铁质核形石(鲕状赤铁矿)的基本层中。微化石以丝状体为主,部分为球状体。归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颤藻科的两个属和色球藻科的一个属。化石层同位素年龄约在1800—1757Ma。这些化石与北美冈弗林特组微化石比较,既有些相似,又有些区别。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铁矿的成因,指示沉积环境及层位对比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2  
周永章 《沉积学报》1990,8(3):75-83
丹池盆地硅岩(D31)属于典型的热水成因沉积物。它的显著地球化学特征之一是Sb.As和Ag富集,而REE贫乏,并且从近热水喷口→远离热水喷口,即沿着类碧玉岩→纹理状硅岩→块状泥质硅岩→硅页岩方向,元素、元素组合及稀土元素特征出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下扬子区大隆组的底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金英 《地层学杂志》1990,14(3):209-215,T002
<正> 下扬子区大隆组化石丰富、牙形刺动物群以 Neogondolella subcarinata-N.chang-xingensis组合为特征,与长兴组一致;而菊石动物群既有长兴阶的Pseudotirolites,Ple-uronodoceras,Tapashanites分子,又有吴家坪阶的 Anderssonceras,Konglingites分子。郭佩霞同志协助笔者对江苏南京湖山、团山、安徽铜陵杨桃山、南陵丫山、泾县晏公  相似文献   
90.
周晓丹  祖茂勤 《地质学刊》2006,30(2):F0003-F0003
雨花石历来以五彩缤纷的色彩、千姿百态的纹理以及人们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为世人称颂。 雨花石品种很多,有矿物娄玛瑙、蛋白石、玉髓、水晶,岩石娄硅质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火成岩,以及古生物化石等。其中化石雨花石为地质历史时期保存在地层里的生物遗体、遗迹,主要来源于古长江流域两岸山体,经长期风化、破碎、搬逗、磨蚀而成。其浑圆度高,有的已玛瑙矿化,色彩花纹美丽,被视为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