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2330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5篇
  1941年   17篇
  194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桂西北早中二叠世常么期和栖霞期地层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相连续沉积,其中类化石十分丰富,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化石带、4个亚带:1)Pamirina-Schwagerina带(Pamirinapulchra亚带;Schwagerinacushmani亚带);2)Schwagerinaguembeli带;3)Chalaroschwageri-na-Robustoschwagerina带(Chalaroschwagerinavulgaris亚带;Robustoschwagerinalonglinensis亚带);4)Brevaxinadyhrenfurthi带;5)Miselinaclaudiae带。同时对命名地点常么组的定义、时代及岩相特征、生物群面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丰富。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切片、薄片分析等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遗迹化石、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共鉴定出遗迹化石类型7属10种。(2)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子组成、产状、共生关系、丰度与分异度以及生物扰动的程度,结合沉积学特征分析,共识别出遗迹组构4种:Psilonichnu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潮上带与潮间带上部(高潮坪)低能的沉积环境;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代表潮间带中-下部和台内滩等高能沉积环境;Helminthopsis遗迹组构反映局限碳酸盐岩台地内的潟湖和开阔台地内的滩间海等较低能的沉积环境。Helminthopsis-Chondrites遗迹组构揭示开阔碳酸盐岩台地中滩间海-台内洼地等非常低能的沉积环境。(3)建立了研究区马家沟组三段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格架内对遗迹组构和沉积微环境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解译出研究区马家沟组三段经历了两次区域性的海侵—海退;综合岩石类型、岩石序列组合、沉积构造、生物化石、遗迹化石组合、遗迹组构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三段各遗迹组构与沉积微环境的三维相模式。这对研究华北奥陶系沉积环境与沉积演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柴达木盆地原油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段毅  张辉  郑朝阳  吴保祥 《沉积学报》2004,22(Z1):61-65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50年的油气勘探,已在该盆地发现18 个油田,它们主要分布柴西地区,对其成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油田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油源对比和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表明,柴西地区和柴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成油单元,它们原油的形成环境、母质类型、成熟度和油源都是截然不同的.并且认为,虽然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生油岩有机碳含量较低,但是其形成于强还原和咸水环境,有利于生物脂类的保存,生物脂类与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一起在低成熟阶段可以生成大量石油,是柴西地区未熟低熟原油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4.
老挝西部沙耶武里巴莱地区位于墨江-黎府火山弧带上,与思茅-彭世洛中新生代盆地的相接,常被认为发育史密斯地层。经调查发现该区域系由以浅变质陆源细碎屑岩、硅泥质岩、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基质和以浅变质粗-细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等为主的构造岩块组成的混杂岩系。本文在野外地质观察、岩相学、古生物化石研究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混杂岩系的物质组成、时代,初步阐述了巴莱西班波混杂岩对难河-程逸洋演化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巴莱西波班混杂岩是一套半深海—滨浅海相浅变质混杂地层,具有水道碎屑流沉积、滑塌沉积和同变形沉积混杂特征;异地同沉积灰岩中的双壳、珊瑚化石和上覆地层接触关系表明混杂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时期。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难河-程逸缝合带的空间配置和重塑东南亚构造古特提斯演化历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5.
An incomplete specimen of Sinosauropteryx prima collecte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of the Dawangzhangzi area in Lingyuan, western Liaoning is depicted. It represents the first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material of this feathered compsognathid outside the Sihetun area in Beipiao. This specimen shows some diagnostic features of Sinosauropteryx prima, such as the very short forelimb in relation to hindlimb with the length ratio of humerus plus radius to femur plus tibia just around 30%, and the long and massive first manual ungual subequal in length to radius. The presence of Sinosauropteryx prima only at Sihetun and Dawangzhangzi supports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fossil-bearing beds in the Sihetun and Dawangzhangzi areas are equivalent to each other within the Yixian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96.
在柴达木盆地南缘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祁曼塔格山前石拐子剖面下石炭统石拐子组和乌图美仁庆华铁矿附近剖面的上石炭统缔敖苏组中发现了大量Chondrites遗迹化石。经鉴定,研究区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主要包括Chondrites fenxiangensis Yang,1984(分乡丛藻迹);Chondrites filifalx Volk,1964(细枝丛藻迹)和Chondrites maqianensis Yang,1988(玛沁丛藻迹)3个遗迹种。根据研究区的Chondrites遗迹化石特征,结合岩性特征和其他实体化石资料,认为石拐子地区早石炭世为台洼沉积环境,乌图美仁庆华铁矿地区晚石炭世为局限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另外,探讨了生物扰动对两个地区储集层的改造作用。该研究对恢复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沉积环境和古生态以及评价研究区的储集层物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结合河北涞源木吉村铜矿ZK6801孔深孔绳索取心钻进实践,总结了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工艺在地层复杂的深孔钻探施工的几点经验和体会,着重论述了泥浆护壁堵漏、水泥浆护壁以及套管护壁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998.
河北省中生代鸟类化石的首次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桂林  杨有世 《中国区域地质》1999,18(4):444-448,417
河北省丰宁县北部侏罗系义县组底部首次发现鸟类化石。经对比研究,该鸟类与始祖鸟特征极为相近,但具明显进化;与新鸟亚纲存在显著差异,应为古鸟亚纲的一个新种新属,命命为丰宁河北鸟。  相似文献   
999.
2008年6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开展观音堂-高滩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图幅东部龙潭一带,于一大套厚层砂岩的黑色含炭板岩和薄层砂质板岩中,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笔石化石。这群笔石包括单枝宽3mm平旋6圈左右典型的Oktavites spiralis(奥氏螺旋)标本,宽6mm大小网都很发育口部加厚的Stomatograptus grandis(巨大孔笔石)、口部未加厚且大网未加粗的假绞笔石Pseudoplegmatograptus,宽度较小仅3mm且小网发育不足的狭窄网笔石Retiograptus angustidens,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独山下泥盆统丹林组陆相地层中的U形潜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约 《地质学报》2005,79(1):1-6
具蹼状构造的垂直 U形潜穴 Diplocraterion广泛产出于全球寒武纪—古近纪的滨浅海相中 ,被认为是 Seilacher(196 4 ,196 7)的 Skolithos遗迹相的主要分子 ,也见于中—新生代的河湖相中 ,被视为高能环境的重要分子。Diplocraterion在古生代陆相地层中的发现仍是首次。产于贵州独山丹林组陆相地层具有水平层理的黑色泥岩中的 Diplocraterion dushanensis ichnosp.nov.其近于平行的 U形栖管由许多的节管组成 ,节管和蹼状构造可能系造迹生物的居住潜穴阶段性地随沉积物的增厚而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 ,其造迹生物主要生活于泛滥平原相对平静贫氧的水体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