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9篇
  免费   796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测绘学   28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88篇
地质学   5870篇
海洋学   55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72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465篇
  1991年   451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与勘探模式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描述了全球海洋油气储量的总体情况、海洋油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以及海洋油气产量的状况与增长趋势。简略阐述了海洋油气勘探的阶段划分、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球化学勘探、海洋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海洋地震勘探各方法的基本特点、关键技术和常用手段等。对海洋油气勘探的前景,尤其是深水区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2.
<正>采访时间:2007年8月31日采访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铁冠院士办公室编:王院士,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海相油气地质》期刊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3.
受限于地震波主波长的1/4,常规地震处理难以分辨较薄煤层。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虽然克服了厚、薄煤层计算问题.但因难以得到准确的高频部分,很多情况下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往往不能满足地质预测的要求。小波边缘分析建模波阻抗反演方法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特征参数,用于建模并参与迭代反演。该方法即可以弥补反演过程中高频成分的误差,减少对钻井数据的依赖程度,得到较为合理的初始模型,又可提高反演的精度和分辨率.使反演结果更好的反映实际地下地质情况。利用该方法,对大井-将军庙及新疆红沙泉2个勘探区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含煤地层进行波阻抗反演,反演结果与钻井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大井一将军庙0802及0809号孔单煤层厚度误差分别为3%、8%.新疆红沙泉多煤层厚度及煤层之间的夹层厚度预测结果除B6煤层误差较大外,其它误差均小于7%.可见该反演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冲击钻机、打桩机、打夯机以及筑路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源,对开展工程地震勘探时的利用价值,在东庞矿2093工作面治水钻孔冲击钻进过程中进行了该项实验工作。试验采用WF-1006遥测数字地震仪及CGS-40型加速度检波器,接收排列之间方位角间隔20。,接收道数24道,道距5m,采样率1ms,记录长度2s。最近检波器距钻孔7m。利用SCHRAMM钻机产生的强大振动为被动震源,进行了250m、257m、183m、263m等不同钻井深度,以及与此相对应不同方位角(250°、250°、230°275°)的地震波接收试验。通过分析其地震记录,判定引发东庞矿矿井突水的陷落柱中心位于治水钻孔西南方向。该结论与三维地震勘探确定的陷落柱位置一致,可见通过选择合理的接收方式及参数,被动震源也能够用于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115.
总结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在毛乌素沙漠开展地震勘探攻关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取得的成果,认为该区虽然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勘探难度较大,但勘探精度基本上可以达到解释5m断层的的精度。并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依托工程,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新上海庙地区SZT井田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对地震激发、接收技术进行改进,并采取精细静校、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等处理手段,结合多参数信息,进行资料精细解释。成果表明:依托工程野外原始资料甲级率达到70%以上,获得的三维数据体信噪比高,构造及煤层解释成果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16.
根据克希霍夫积分法的原理,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特点,实现过程,以及对地震资料的要求,依托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工程,对“青海省鱼卡煤田四井田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其能较好地解决成像质量差、能量聚焦不明显、绕射波收敛不理想等方面的难题。通过与叠后时间偏移对比,对于大倾角地层、断块小且多的破碎带、陡倾角不对称向斜等地质问题,其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反映的构造关系更加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增强。总结该方法在多个矿区的推广经验.认为合理的观测系统、较高的资料信噪比,准确的测量资料及较高的中表层速度调查精度是做好叠前时间偏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7.
随着地形高差增大、地貌单元多变、近地表模型复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初至折射静校正的精度已无法满足精细勘探的要求。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由给定的初始模型进行正演,用射线追踪方法得到初始模型的初至波,利用该初至波和实际拾取的初至波进行比较,计算地表模型的修正量,反复迭代求得准确的地表模型。山西省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390水平九采扩区地表标高940~1100m,地貌单元复杂,在对该区资料处理时,利用初至层析折射静校正,经9次迭代计算后,真实地刻划出近地表模型。在二种静校正技术对比中,初至折射静校正不但近地表模型精度低于层析折射静校正,而且其叠加剖面精细程度也远低于层析静校正,如在初至折射静校正叠加剖面同相轴上呈现的凹凸形态,在层析静校正叠加剖面并无显示,且后者剖面的信噪比也比前者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8.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工程,对晋城某矿南翼大巷东南区5m×5m×1ms的三维地震数据体,采用三维地震属性参数预测煤层厚度及其变化规律:沿3煤层、15煤层10ms时窗提取地震属性42种,根据钻孔资料,计算出煤厚与地震属性相关系数;从中优选出相关系数大于0.35的地震属性,其中3煤层9个、15煤层10个;然后进行地震属性互相关分析,优选出与3煤、15煤层厚度相关系数较大的4种属性,建立预测煤厚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选取3煤层12个、15煤层4个实测数据作为学习训练和测试样本,以钻孔地震属性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最终获得全区煤层厚度。经与预留钻孔成果资料对比,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用。  相似文献   
119.
目前山区地震测量施工主要的困难体现在山区放样难、内业数据处理复杂、测量成果无法进行异常检查等方面,其严重影响后续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针对以上难点,利用AUTOCAD为平台,开发了一套物探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展点、点内插、绘制测线剖面图、管理测点信息、打印成果报表等功能,实现了地震勘探测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有效检核.提高了野外测量放样的施工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另外其图层管理及系统辅助功能,还可为地震勘探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