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5篇 |
免费 | 364篇 |
国内免费 | 6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175篇 |
地质学 | 2811篇 |
海洋学 | 50篇 |
综合类 | 139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51年 | 4篇 |
1949年 | 8篇 |
1948年 | 8篇 |
1946年 | 12篇 |
1945年 | 9篇 |
1944年 | 7篇 |
1943年 | 8篇 |
1942年 | 8篇 |
1941年 | 6篇 |
1940年 | 2篇 |
193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西砂岩铀成矿带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边界的邻近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基底的晚第三纪盆地中堆积了浅色古煤碎屑岩建造,砂岩铀矿即产于其中。本文从富铀花岗质基底岩石、铀矿源层、断裂系统、地热流体和铀成矿时代与地热活动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滇西砂岩铀矿的断裂-热水成因特征。滇西砂岩铀矿是一种热水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92.
93.
阿南油田构造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是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存在油产量低、采出程度低、稳产难度大三大矛盾.为了提高阿南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用程度,提高油田产油量,降低含水率,为下一步新区块投入开发及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依据,以阿11断块的阿11-304井组(其开发层位是A上Ⅰ油组)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井组内及邻近区域内井的油藏精细描述静态资料和井组内注采井的动态资料,参考注采井的产吸剖面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该井组稳定注水的6种方案,优化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注水参数. 相似文献
94.
95.
砂岩循环冻融损伤的低场核磁共振与声发射概率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化环境下的砂岩经多次冻融循环后的损伤情况,将饱和蒸馏水与3%NaCl水溶液的砂岩试样,在冻结温度为-30℃、融化温度30℃的环境下进行循环冻融试验;并同步采集冻融中的声发射信号,每3次冻融循环后进行1次低场核磁分析与光学显微观测,在冻融循环结束后再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蒸馏水环境和3%NaCl溶液环境作用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试样的T_2谱向右偏移、T_2谱总面积增加、孔隙度增加、内部显微结构破坏,且3%NaCl溶液冻融组变化更为严重;循环冻融后砂岩的单轴压缩声发射绝对能量概率密度依然满足幂定律分布,但临界指数增加,而3%NaCl循环冻融组的增量更大;每次冻融循环过程中,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声发射概率密度的临界指数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与已有的超声波检测试验结果相一致,而融化过程的临界指数峰值超前于结冻过程,冻融损伤主要是因静压、渗透压破坏以及水化介质对岩石的溶解、侵蚀造成的。本研究将为寒区岩体工程损伤破坏机制和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本文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奇石开发利用和实地考察经验,介绍了清江观赏石的分类与特点,归纳总结了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岩性特征,并从铁质来源与填充、浓度变化和气候周期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清江观赏石的颜色成因。 相似文献
97.
以水泥和石膏作为胶结剂,石英砂作为骨料的相似材料在一定配比情况下遇水不会发生崩解,而是产生类似岩石的软化现象。通过不同砂胶比和水膏比的相似材料配比试验,总结了相似材料软化系数和吸水率随砂胶比和水膏比的变化规律,即软化系数随砂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水膏比的增大而升高,变化范围与原型岩石相似;吸水率随砂胶比的增大而升高,随水膏比的增大而降低,变化范围大于原型岩石。 相似文献
98.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主流上唯一的大型瀑布。其上游河身宽300米,年均流量每秒1000立方米,在瀑布上方500米内,河身被压缩得只有30米的宽度,冲下深20多米的河槽中,于是升腾起五六十米高的灰黄色水雾,发出震天的吼声。构成河床的三叠系灰红色砂岩,由于节理构造发育,平面上已被砌成棋盘状四方块。加上水平的层理,在这种立方体似的砂岩堆砌地层中,瀑布后退速度每年可达1.4~1.7米。在壶口瀑布主瀑的两侧,还有两个副瀑。旧版人民币50元的壶口瀑布风景区画,即西岸副瀑的写实,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