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尺度分离方法将大气运动分离成天气尺度和中尺度运动两部分,给出了中尺试动能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对盛夏发生在我国北方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动能收支分析。分析表明:暴雨发生时中尺度动能明显增加,尤其是对流层中、下部最突出。对中尺度动能增加贡献最大的是除中尺度动能制造项外,垂直输送项的作用表现最明显,这显然是与中尺度辐合和上升运动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82.
使用198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日本的TBB/GMS资料讨论了亚洲季风系统中印度和东亚两个子系统中热带季风变化(扰动)源地及变化后的纬向传播特性. 18a的结果表明, 在夏季热带季风主体的5º~15ºN范围内, 东亚夏季风系统中纬向风虽然为西风, 但绝大多数动能扰动和对流扰动均起源于140º~150ºE, 向西经南海传播到孟加拉湾(90º~100ºE). 而在印度夏季风系统中, 18a中有12a动能扰动起源于阿拉伯海向东传播到孟加拉湾, 东端抵达90ºE, 其余年份并无明显东西向传播特征. 因而, 在亚洲5º~15ºN夏季风主体区域内, 虽然均由西南季风控制, 但存在传播特性相反的东亚和印度两个子系统, 两个系统交界约在90º~95ºE, 比过去提出的交界经度105ºE更偏西一些. 以上结果也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在东西方向上主要受热带西太平洋影响而不是受来自孟加拉湾的印度季风影响. 相反, 印度季风环流系统除了受阿拉伯海影响外还部分受东亚季风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83.
湍流动能闭合方法在中尺度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有华  苗曼倩 《大气科学》1998,22(2):235-242
湍流动能闭合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以模拟大气边界层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其做了简化,仅在边界层内使用这一方法,进一步减少计算量,使之更适用于中尺度数值模拟。对一维旺加拉(Wangara)资料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方法保留了边界层计算的精度,又能节省机时。然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三维中尺度钟形山地形的模拟,描述了湍流动能的分布,以及湍流活动对山后回流区面积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刘金达 《大气科学》1996,20(2):181-187
本文仅研究无粘、无地形和绝热运动假定下的大气动力学问题,用分析力学的方法求得了固定在地球上的移极旋转坐标系, 如直角坐标系, 球坐标系和柱坐标系中的第二类 Lagrange方程。从而求得普遍的大气动力学方程。所谓的视示力 —— Coriolis力和离心力 —— 与其它各种力统一处理。当地球自转轴不为坐标系的z轴时,不存在大气运动的对称和反对称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以往很多学者利用柱坐标系来数值模拟台风(飓风)的轴对称和非轴对称性时所使用的基本方程是含糊的, 本文给出了准确的基本方程。  相似文献   
85.
86.
87.
利用动能方程计算天气尺度与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以及非线性动能的作用,以分析1998年7月发生在武汉的1次强降水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在暴雨系统中,存在着天气尺度系统与次天气尺度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天气尺度动能减小,次天气尺度动能增加,但天气尺度动能和次天气尺度动能不能直接进行转换,而必须通过不同尺度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实现。也就是说,对次天气尺度系统而言,天气尺度系统是动能源,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把能量传递给次天气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88.
用雨量和雨强计算次降雨侵蚀力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章文波  谢云  刘宝元 《地理研究》2002,21(3):384-390
降雨侵蚀力反映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是定量预报土壤流失的重要因子。降雨动能与最大 30min雨强的乘积EI30 是最常用的降雨侵蚀力指标 ,但计算复杂 ,且资料难以获得。本文从利用易获取的气象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出发 ,通过对全国 13个代表性小区侵蚀资料和 12个气象站降雨资料的分析 ,确定我国降雨侵蚀力指标为雨量和最大 10min雨强的乘积PI10 ,其精度与常用的侵蚀力指标EI30 相当。为方便对比分析并统一单位 ,进一步建立了指标PI10 与EI30 的转换关系 :(EI30 ) =0 1773(PI10 )。这样可充分利用覆盖全国的气象站整编资料 ,计算全国降雨侵蚀力 ,为水土保持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89.
90.
为了探究海底地形对湍流动能收支的影响,本文使用并行大涡模拟模式(The Parallelized Large-Eddy Simulation Model,PALM),以坡陡作为无量纲地形参数(δ),设置了亚临界、临界和超临界三种地形状态(δ=0.5,1和2)进行数值模拟。文章计算并呈现了地形作用下的流体速度和湍流动能收支分布,以及湍流动能平衡方程各参量。通过回归分析和量纲分析重点讨论了地形顶点处耗散和海表处能量的耗散,与地形坡陡的关系,得出其关系均呈指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