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6篇 |
免费 | 1091篇 |
国内免费 | 16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1篇 |
大气科学 | 490篇 |
地球物理 | 2051篇 |
地质学 | 2729篇 |
海洋学 | 330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352篇 |
自然地理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70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189篇 |
2020年 | 234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231篇 |
2014年 | 315篇 |
2013年 | 222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316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51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229篇 |
2006年 | 190篇 |
2005年 | 216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5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指出了台站形变、应变长条观测仪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九五”期间对这进行的技术改造有其收效。同时,对“十五”在这个项目上应进行的技术改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形破裂观察资料,位移监测资料以及土钉应变测试资料,对土钉支护的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其验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几何比尺为2的两个有机玻璃模型的结构动力试验,验证了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和弹性力一重力相似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小模型频率符合相似律,一阶频率误差为2.7%、4.1%,二阶频率误差为O、6.05%。弹性相似律比弹性力一重力相似律更适合于频率预测的试验。(2)大小模型的加速度、应变符合相似律,弹性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1.55%~8.75%,应变误差为O.377%~7.297%。弹性力-重力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3.07%~4.158%,应变误差为6.849%~12.959%。(3)不同相似律大小模型的时问比尺吻合很好。加速度与应变时程曲线的波形一致,既无漏峰也无错峰。 相似文献
6.
7.
利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和条件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定量估计了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和实时多变量Madden-Julian指数(RMM指数)可预报期限,量化了季节内IPCO对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贡献,深入研究了季节内IPCO演变下S2S尺度可预报期限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RMM指数相比,季节内IPCO指数可预报性更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1天左右,比RMM指数高出2周以上;(2)印度洋-西太平洋区域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最强,可预报期限达到30天以上,其中季节内IPCO是该地区的主要可预报性来源之一,其贡献达到6天,占总可预报期限的25%以上;(3)随着季节内IPCO的演变,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有空间结构变化,表现为可预报期限异常的传播和振荡。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期限正负异常沿季节内IPCO传播路径,一支以赤道中西印度洋为起点北传至印度半岛,一支向东传播,经过海洋性大陆到赤道西太平洋后向北传播,到达日本南部。同时,可预报性异常的传播在在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表现出反向变化的特征,形成东西两极振荡,当季节内IPCO向正位相发展时,东印度洋具有更强的可预报性,西太平洋具有更弱的可预报性,反之亦然。季节内IPCO的发展(衰退)可使东印度洋(西太平洋)S2S尺度大气可预报性更强,表明模式预报技巧对此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峰局五矿是多年开采的老矿。近些年,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层次的逐渐下移,来自底部岩溶高承压水的威胁日趋严重,实际生产能力逐年下降。下组煤能否开采是关系到矿井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就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可行性,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劈裂拉伸破坏是隧洞围岩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现阶段,在动态劈裂条件下岩石裂纹扩展及对应阶段的能量演化机制鲜有涉及。基于此,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锦屏大理岩试样进行了不同弹速下的劈裂试验,并借助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试样动态劈裂破坏过程。从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角度,重点分析大理岩劈裂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机制以及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应变率为5~35 s−1时,大理岩的动态拉伸强度与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同其他地区大理岩相比较,锦屏大理岩的应变率敏感性相对较低;随着弹速的增加,系统内能和动能均增大,在试样破坏的瞬间系统内能降至最低;采用标定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的试样最终破坏形态与试验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具体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均质是软黏土地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而目前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均质土体。因此,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平面应变隧道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多块体上限法),考虑软黏土地基的非均质性,推导了平面应变隧道极限支护压力关于隧道埋深、土体重度及土体强度的上限公式。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分析,证明了极限分析方法在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方面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详细探讨了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影响因素;而且由计算结果可知,地基土的非均质性在影响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同时,也影响着隧道开挖破坏面的位置和形状,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