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3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测绘学   31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52篇
地质学   1300篇
海洋学   59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7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大别山构造地貌的DEM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量(SRTM)数据,构建了大别造山带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大别山地区的构造地貌进行了模拟解译分析.研究表明,大别山在造山带走向和垂直走向的方向上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两边地势低的部位发育断陷盆地.SRTM DEM地貌图显示,郯庐等大断裂地貌特征明显,断裂构造严格控制了水系的发育,大别山水系多呈格子状分布,在地貌上主要表现为河流的大角度转弯以及主支流近直角交汇;由于本区地壳沿断裂作差异性升降运动,造成地堑谷、断块山和断陷盆地并存的地貌特点.本文统计分析了坡度与高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取了夷平面信息.  相似文献   
42.
马晓莉  李顺  岳雅慧 《第四纪研究》2023,43(5):1157-1171
雅鲁藏布江河谷(尤其是"一江两河"区域)风沙化较为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追踪河谷风沙来源对当地风沙治理意义重大。本研究聚焦于拉萨贡嘎机场附近的山南宽谷风沙地貌,采集2个河沙、3个风成沙丘和1个坡积物样品,以及引用前人研究的2个河沙样品。基于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沙源示踪研究,旨在为当地风沙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360颗锆石进行LA-ICP-MS U-Pb定年,获得322个谐和年龄。分析结果表明,河沙、风成沙丘及坡积物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高度相似,主要峰值与冈底斯岩浆弧新生代的两期岩浆活动一一对应;非矩阵多维标度统计技术(MDS)分析也证实了样品与冈底斯岩浆弧有良好的亲缘性;地球化学判别图解显示锆石具有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明显正Ce异常和明显负Eu异常的特征,亦指示其岩浆成因,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为沙丘、河沙与坡积物中碎屑锆石的主要来源。依据不同类型样品碎屑锆石年龄对比以及锆石年龄相似程度对比,结果发现:1)雅鲁藏布江地区风沙地貌主要是由于枯水季河床水位下降,导致河岸和河漫滩出露地表,就地起沙吹扬到山坡上所形成;2)研究区河沙并非主要从上游搬运而来,更多是拉萨河搬运汇入的泥沙。依据沙源分析结果,欲解决河谷风沙化问题,首要应在河岸和河漫滩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耐旱植物固定河床上的泥沙,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3.
利用舟曲气象和地质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8日发生的"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和地质地理环境.这次泥石流是在舟曲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地理环境下,由于前期干旱,突遇强降水而发生的一次特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震和人为因素,特别是"5.12"汶川地震,较大程度上破坏了舟曲地质,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前期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次灾害;超历史极值的强降水是触发泥石流的直接因素.通过对舟曲气候研究表明,7、8月降雨频繁,而且过程雨量大,尤其8月上旬大雨发生频率最高,应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地貌的保护,研究历史气候及月季气候特征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确定在不同地形和地质地貌背景下的泥石流降水量阈值,对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预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西藏当雄地区构造地貌及形成演化过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西藏当雄地区在区域性挤压缩短期后发育2种典型层状地貌面,即山顶面与盆地面,不同地块具有不同特点与不同高度的山顶面.山顶面形态与分区性、分段性明显受早期逆冲推覆构造与晚期断裂所控制,山顶面梯级带对应于区域张性-张扭性断裂与盆-山构造-地貌边界.原始山顶面或高原主夷平面主要形成于15~8 Ma,念青唐古拉山脉开始快速隆升与两侧地块初始断陷时代为8~4 Ma,羊八井-当雄-谷露盆地快速裂陷事件发生于2~1.5 Ma,区域NW向走滑断裂与现今河流峡谷主要形成于1.4 Ma以来.当雄及邻区层状地貌面的形成、裂解与演化良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腹地挤压缩短与地壳增厚期后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貌环境变迁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45.
以数字高程分析、实地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年代学为手段, 开展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采用SRTM-DEM数据对地貌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地貌总体特征为高海拔、高起伏、平山顶(北区).在ArcGIS平台中运用条带法获得该区的最大高程-平均高程-最小高程剖面, 剖面特征显示最大高程控制平均高程; 利用最大和最小高程剖面定量计算各地质单元的水系下切深度.实地调查及年代学研究发现该地区河谷沉积物以晚更新世以来的冰碛物和冰湖相沉积物为主.结果表明, 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演化过程中, 高山冰雪作用是地貌“削高”、“去顶”的重要外动力因素, 也是有助于“修平”山顶并形成齐一峰顶面的参与因素; 流水“切割”和“搬运”作用是形成地表高起伏的重要原因; 外流水系大大削弱了地貌“填低”作用, 也是导致河谷山谷沉积物年轻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陶奎元  沈加林  姜杨  余明刚 《岩石学报》2008,24(11):2647-2656
雁荡山岩石地貌由叠嶂、方山、石门、柱峰、锐峰、岩洞、天生桥和峡谷、涧溪、瀑、潭、湖等岩石地貌组合而成。其形成的地质学、岩石学基础是白垩破火山岩相与构造。不同类型地貌景观反映了这一破火山构造。断裂切割、重力崩塌与流水侵蚀是形成此类地貌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雁荡山岩石地貌在形态、成因和审美学意义上均有别于我国砂砾岩岩石地貌、碳酸岩岩石地貌和花岗岩岩石地貌。雁荡山地貌可作为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代表。  相似文献   
47.
为了制定斯摩棱斯克州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纲要,对城区进行了地质生态评估。为此,根据所采用的方法,编制了地貌图,以此作为评估的基本要素,并且对该州地区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建议利用这些资料作为制定总体纲要工作的独立要素。  相似文献   
48.
崔红英 《地下水》2009,31(3):117-119
根据原平市的地貌、岩性和含水层的出露条件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对于改善地下水资源,使水文地质过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分层、分小分区划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区的含水层介质类型,从而完整水文地质单元的立体模型,为形成完整单元的"三水"转化模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原平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着重论述了区内地震、地面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地方病等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分析了它们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背景。包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发展趋势、地面变形等问题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主要地质灾害采取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东缘中更新世伸展作用及其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区域TM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和野外构造地貌调查以及晚第四纪沉积物光释光测年分析,论述了青藏高原东缘复杂地貌边界带晚第四纪伸展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特征。结果显示,伸展构造主要见于下列几个构造带:沿南北走向的安宁河谷地、大凉山构造带、若尔盖盆地、岷江断裂带等。其典型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充填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狭窄河谷。根据盆地沉积物的地层时代和年龄推断,正断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更新世时期,大约起始于早更新世末期(1.2~0.9Ma),结束于中更新世晚期(100~200ka)。晚更新世以来,构造体制转化为走滑—逆冲机制。青藏东缘中更新世伸展构造作用可能与该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造山后的高原垮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