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26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1040篇
海洋学   47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56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它发育于中生代泥盆系云台观组和黄家磴组,峰林集中分布区面积86km2。砂岩峰林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貌。园内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崖,其中高度超过200m的有1000多座,公园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ArcGIS的条带剖面提取方法在地貌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条带剖面提取方法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获得垂直于剖面线方向上一定缓冲区范围的高程信息,计算最大、最小和平均高程以及地形起伏度,把地形剖面图对线状地形起伏特征的描述转化为对面状地形起伏特征的描述。该文基于ArcGIS 9.3对三峡地区SRTM-DEM数据进行了条带剖面提取方法研究,实现了基于ArcGIS的条带剖面提取技术流程。应用条带剖面对三峡地区地形地貌进行了定量分析,该方法可快速提取条带剖面,能准确获取高程属性的相关统计参数,对地形地貌信息提取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钟生  贾磊  游奔 《江苏地质》2024,48(3):266-272
江苏溧阳天目湖地区地貌单元的划分可以提升分区、分类型、分层次的地表基质调查效率。基于天目湖地区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GIS软件提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信息;在提取地形起伏度的过程中运用邻域分析法与均值变点法,确定提取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37×37像元。将地形起伏度、海拔高程及坡度3种地形要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对地貌分布格局与差异变化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将天目湖地区地貌指标划分为平原、河流阶地、山间谷地、台地、丘陵5种类型,其中以山间谷地与台地地貌为主,二者分别占32.97%、21.96%。划分结果符合天目湖地区地貌格局差异及空间分布,有效体现出天目湖地区平原向丘陵过渡的地貌特征,为后续开展地表基质的调查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地理依据,对探究地貌分布格局与地表基质属性差异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16.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17.
孙根年  韩宇平 《山地学报》2000,18(2):110-114
在野外调查和时、空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监泥河流域古滑坡地貌与村落建设、水利工程及农业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发现:由于滑坡能改变原地形地貌,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地塑新地貌资源的驱动力,当古滑坡体稳定后,为村落建设和农业利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土地,并为修建水库提供了许多优良坝址,这一结果,为辩证认识滑坡灾害,合理利于古滑坡体提供了新素材。  相似文献   
18.
皖南青阳及周边地区农业地质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对皖南青阳及周边地区区域农业地质背景(包括区域地貌背景、地层和岩浆岩背景、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背景)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以此总结提出区域农业发展的地质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以及应该注意的地化因素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运用地层厚度印模法(延9+延10+富县组地层厚度)恢复出了陇东上里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其形态为一级甘陕古河呈近东西向分布,二级庆西古河位于研究区南部向北注入甘陕古河,研究区的北部和南部分别发育姬塬和演武高地,在高地和河谷的过度带分别发育姬塬南斜坡和演武北斜坡,此外,在一级河谷中央还发育有河间丘,在斜坡上发育残丘、...  相似文献   
20.
尹正武  李金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35(3):331-337,250,251
YB地区雷口坡组发育大型的岩溶气藏,其储层发育与中三叠统古风化壳岩溶地貌密切相关。这里结合勘探实践,从古地貌分析入手,研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通过大量的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的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这种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的综合预测方法探索,识别出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