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628篇
  国内免费   775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802篇
地质学   2436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61.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有效地进行复杂构造成像,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应用不同的处理技术。针对陆架坡折带崎岖海底造成的地震成像差、构造畸变等问题,选择使用了如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通过海平面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得到精确的海底成像;通过约束速度反演、加入断层控制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采用百分比扫描速度分析对速度模型进行迭代修改,进而快速得到较为收敛的速度体;在此基础上再采用Kirchhoff积分法进行偏移。在珠江口盆地番禺—流花地区应用上述技术,基本消除了崎岖海底对下伏地层的影响,改善了断层和地层成像,并落实了该地区的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662.
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有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砾岩、下白垩统底部亚格列木组砾岩和下白垩统上部巴什基奇克组砾岩,通过对这三套砾岩区域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砾态特征、厚度变化特征的详细描述与此三套砾岩沉积古环境的差异对比研究,认为库车前陆盆地中部库车河地区及西部卡普沙良河地区这三套砾岩成份复杂多样,具低成份与结构成熟度;所代表的气候演化特征由早到晚依次为:干旱、半干旱→温暖、湿润→干旱、炎热气候;所反映的沉积相为冲积扇、浊积扇和季节性辫状河沉积。砾岩与构造关系的结果分析表明,喀拉扎组砾岩是晚侏罗世构造活动的标志,亚格列木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逆冲推覆活动的开始,巴什基奇克组砾岩则是早白垩世末构造宁静期的沉积响应产物。  相似文献   
663.
雷达反演水汽在华南前汛期短时临近降水预报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短时临近降水预报能力,采用雷达水汽反演同化方案来提高模式初始水汽场质量。以华南精细预报模式对2013年5月进行了冷启动、热启动和热启动加雷达水汽同化等3个对比试验,并进一步详细分析2013年5月8—9日广东西南部到珠三角地区强降雨过程,探讨雷达反演水汽对短时临近降水预报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3个试验结果反映精细模式冷启动不利于1~6 h的降水预报,模式热启动能较好预报前6 h的降水,但对随后预报效果不佳。在热启动的基础上,考虑同化雷达反演的水汽后,不仅较好模拟前6 h的降水,也可以预报出6~12 h的降雨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64.
江西省村前铜多金属矿床罕见矿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分析,对钦杭成矿带村前铜铅锌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做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自然界罕见的自然铝及锌铜互化物矿物.这两类矿物均具有独特的形成条件,对研究矿床成矿环境、形成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表明矿床成矿初期为高温强还原、低硫逸度环境,成矿流体中有幔源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665.
Two new tetrapod burrow casts from the Naobaogou Formation (Middle or Late Permian) of Nei Mongol,China are described.It marks the first pre-Cenozoic tetrapod burrow from China,and one of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tetrapod burrows.Comparison to other Permian and Triassic burrows suggests that these burrows were created by tetrapod slightly smaller than Lystrosaurus.Deduced from the morphology and sizes of two burrows and known tetrapods of the Naobaogou Formation,the burrow should be the production of a therapsid,most likely a dicynodon.These burrows indicate a seasonal climate and this area was semiarid or arid during that time.  相似文献   
666.
原始地震数据中饱含丰富的反映相位的走时信息和反映反射率的振幅信息。基于波场延拓理论的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是在给出正确构造成像位置的同时也给出真实反射振幅的有效完善。基于全声波方程,利用严格的解耦理论进行单程波动保幅分解,得到一个由波场传播项与振幅补偿项构成的,在走时与振幅上满足全声波方程对应的程函方程与输运方程的保幅单程波动方程;利用摄动理论进行单平方根算子渐进展开,推导出基于保幅波动方程的广义高阶屏地震偏移算子方程。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凭借更准确的相位归位和散射能量聚焦提高构造成像精度,而且输出了能更正确反映地下反射属性的能量信息,从而可以为更深层次的勘探开发,提供地球物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7.
由于DB三维区古近系盐上浅层高陡,盐下目的层逆冲断片发育,导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成像不理想.无论是时间域处理还是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均难以得到好的成像,不能满足构造精细解释需要,限制了该区天然气勘探.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品质,这里针对DB高陡构造低信噪比资料,除了处理解释一体化提高高速砾岩体速度建模精度外,重点开展了倾斜介质——TTI各向异性参数研究,获得了参数预测的有效方法.通过各向异性模型与速度模型的迭代,使得叠前深度偏移的速度模型更加合理,明显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668.
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为孔雀河上游长达14公里峡谷的出口,其东北西三面为峡谷,谷底有蜿蜒西流的孔雀河河道,现今河北岸紧贴山壁处的古道仍依稀可辨。铁门关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据考证,铁门、铁门关实为同一关隘,其关址就在今铁门关遗址处,就此而得名。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  相似文献   
669.
王琼  曲延军 《地震研究》2008,31(2):109-113
通过计算分析新疆北天山地区、南天山东段地区、南天山西段的柯坪块区及喀什-乌恰交汇区中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各区中强震发生时间和强度基于Rt值的判定指标.Rt≤0.89可作为北天山地区1年内发生5.1~6.0级地震的指标;Rt≤0.79可作为南天山东段1年内发生5.4~6.0级地震的指标;Rt≤0.85可作为柯坪块区1.5年内发生6级地震的指标;Rt≤0.88可作为喀什-乌恰交汇区1年内发生6~7级地震的指标.  相似文献   
670.
新疆OLR基本特征及强震前的异常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进行数据的月距平、涡度场计算等处理,总结分析了新疆地区长波辐射场的基本特征.对2003年以来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震进行研究,发现在部分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出现较明显的高值辐射异常,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强震前的地一气系统变化有关.应用OLR资料进行新疆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兆台网监测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