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8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772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2570篇
海洋学   178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十年来,前寒武地质年代学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如格陵兰最古老年龄的发现等,促进了对地壳演化研究的兴趣。我们曾经在研究燕山地区震旦地层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震旦地层同位素地质年表和测定了某些地层的Rb-Sr年龄;迁西36亿年年龄并未得到证实;寻找中国最古老地壳仍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本文就我们测定的鞍山及其他地区一些前寒武岩石铅同位素数据,结合其他资料初步讨论中国前寒武地层同位素地质年表以及探索我国可能的最古老地壳年龄(图1)。  相似文献   
992.
龙陵地区大地震前后平均应力轴取向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区域台网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云南省龙陵地区1971年至1980年的小震平均节面解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1971年2月至1975年11月,平均节面解的P轴方位同北东-南西向的区域应力场一致;2.大震前半年和大震后两天的P轴方位变为340°和176°,同主震的P轴相一致;3.强余震前的小震平均节面解同强余震的节面解相似;4.1977年至1980年3月,P波初动符号的矛盾比上升到30%以上,在此期间本区未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最后讨论了本文所得的结果及其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993.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六级地震前,距震中约20公里的溧阳地磁台垂直分量六月中旬开始,出现负的异常,六月下旬降到最低值后,于六月底测值又迅速回升,出现正的异常,震前回到初始值。本文根据Stacey提出的剪切应力压磁模式,选取可能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北北东和北西西断裂,粗略地计算了垂直分量异常地面分布图,与实测对比,说明这两条断裂的构造活动都是强烈的地震时,它们可能发生了共轭错动  相似文献   
994.
大庙斜长岩杂岩体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广轰 《地球化学》1980,(3):263-277,i002
斜长岩产出可分为两类:层状型和岩体型。前者不形威独立岩体,而为层状基性-超基性杂岩中的斜长岩层。这种杂岩体具韵律性,层状构造发育,造岩矿物成分随层位有规律变化,它是基性岩浆重力结晶分异的产物,时代不限。岩体型斜长岩只产于前寒武纪,呈巨大岩体,多见于地台和地质的边缘,常与环斑花岗岩共生。它在大陆壳的分布虽不广,但其产出的构造位置、侵入的围岩、形成时代、岩性及与之共生岩石和含矿性等都有明显的共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总结了海城地震的中期、短期和临震阶段的地倾斜异常特征。指出中期异常的特征是破坏年变化规律,异常时间在半年以上,幅度可达几个角秒。短期异常的特征是打结和转向,异常时间一至二个月。临震异常的特征是破坏日变化规律,异常时间在震前几天,且仅在震中附近才有明显反应。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前震旦纪地壳构造运动旋回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三大断块(区)的前寒武纪地层的发育、建造类型、不整合及部分同位素年龄值进行了对比,划分出五个地壳构造运动旋回,即桑干旋回(2500—2600百万年前),五台旋回(2000百万年前),中岳旋回(1700百万年前),“阴山旋回”(约1200—1300百万年前)和晋宁旋回(1050—900百万年前)。指出在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的不整合具有多次地壳构造运动的集合的性质,相当显生宙的一个构造旋回。同时指出晋宁运动具有明显的穿时性,与板块构造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利用库仑-纳维(coulomb-Navier)强度理论作为地壳断层剪切破坏的判据,确定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的极限状态。然后,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圆盘裂缝稳态扩展的条件。导出地震前稳态扩展微裂缝数目的积分表达式。以此为基础,讨论断层参数、应力场参数和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参数与膨张现象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可用来解释某些地区震前没有膨胀现象和另一些地区震前出现强烈的膨胀现象。并且,对膨胀理论预报地震的适用范围和应用经验公式预报震级的条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总结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与震源过程有关的现象的现场观测及其解释;(2)震源物理的理论研究;(3)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9.
鞍山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中石墨的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弓长岭铁矿的工作中,曾有人在石榴云母石英片岩中发现了石墨。近年来,李绍炳在二矿区富磁铁矿石中也发现了石墨,并指出它是菱铁矿变质分解形成的,该矿床为石墨和磁铁矿共生的新类型。他的看法引起了多方的兴趣和争论。 基于石墨成因对阐明弓长岭富磁铁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我们研究了矿区中石墨碳  相似文献   
1000.
陆元超  朱光  尹浩  张帅  牛漫兰 《地质学报》2022,96(10):3410-3425
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的汇聚过程中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同。该断裂带的起源机制,涉及到这两个大陆板块的汇聚方式。可是,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却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依据郯庐断裂带内部及其两侧前陆上构造与年代学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该断裂带的起源机制。郯庐断裂带内部残留的起源期构造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所获得的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239~217 Ma。华北克拉通边缘的徐淮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及九江地区扬子板块上的弧形褶皱带,分别为苏鲁造山带、大别造山带点碰撞的产物。郯庐断裂带西侧的华北克拉通边缘,在汇聚过程中呈现为刚性陆块的特征,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牵引弯曲现象。而东侧的扬子板块前陆构造,在汇聚过程中却明显出现了大规模的牵引弯曲现象。断裂带东侧的张八岭隆起北段,出露了扬子板块上中地壳韧性拆离带,其中所获得的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245~218 Ma,其滑动方向受控于郯庐断裂带起源期的左行走滑运动。这一系列构造与年代学信息,表明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北克拉通与扬子板块的汇聚过程中,代表了这两个大陆的斜向汇聚边界。该断裂带起源期的活动时限,与大别、苏鲁造山带内大陆深俯冲时间相吻合。在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华北克拉通,原始应存在着向南的突出体(嵌入体),从而导致嵌入式碰撞与嵌入体边界的大陆斜向汇聚(起源期郯庐断裂带),符合嵌入式碰撞导致板片撕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