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2篇 |
免费 | 442篇 |
国内免费 | 3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7篇 |
大气科学 | 324篇 |
地球物理 | 552篇 |
地质学 | 899篇 |
海洋学 | 186篇 |
天文学 | 26篇 |
综合类 | 114篇 |
自然地理 | 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8篇 |
1974年 | 10篇 |
1965年 | 8篇 |
196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DJ—KT型孔中激电可调测量电极距装置”获得发明专利。“SDJ—KT型孔中激电可调测量电极距装置”适用于磁性和非磁性环境中的孔中地井方式激电测量及寻找硫化物金属矿和铜矿等。通过调节MN电极的间隔,在深孔中也可取得较强的有用信号,保证采集数据真实,易于发现井旁及井底盲矿,提高钻孔见矿率。 相似文献
42.
双粒子联合冲击破岩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粒子冲击破岩与粒子冲击钻井的真实工况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研究多粒子联合冲击破岩的规律。在双粒子联合冲击破岩条件下,利用LS-DYNA的参数化设计语言,采用无量纲化分析方法,选择粒子间距、直径、初速度和入射角度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它们与岩石破碎体积和侵入深度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进一步分析这些曲线图的变化规律后发现:间距为0.25个左右的基准直径、粒子直径取0.8~1个基准直径、冲击初速度取每秒32 000~40 000个基准直径、入射角度为0°~40°,粒子冲击破碎岩石效果达到最佳或接近最佳。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多粒子联合冲击破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45.
本文对波振幅比的正常变化作了理论分析,讨论了利用波振幅比变化预报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应用范围。作为具体实例,给出并分析了1970年西吉5.7级地震前后振幅比异常的实际观测结果。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较大地震前后波垂直向位移振幅比值|Ws/Wp|明显减小;(2)|Ws/Wp|异常在空间分布上与时间发展过程上都大致和波速异常相对应。 采用与研究波速异常完全类似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振幅比异常预报较大地震的一些初步途径。 本文最后简要地讨论了较大地震前后振幅比异常的物理实质。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网距的选取、数据点的图形结构、网格算子等三个方面加以讨论,提出了频域中数据网格化的方法,最后利用两个周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卫星测高数据网格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47.
48.
使用1984-1989年期间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及法国ORSTOM完成的沿165°E断面共17个航次调查中的温,盐资料,对1986-1987厄尔尼诺(E1Nino)及1984-1985,1988年反厄尔尼诺(LaNina)事件期间海洋上层温,盐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章指出,165°E断面温,盐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变化周期之特征;研究期间ElNino与LaNina温,盐结构的 相似文献
49.
横向土运动作用下群桩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限元与有限差分相结合,对横向土运动作用下的群桩工作性状,产生群桩效应的临界桩距、桩数及排列、桩顶边界条件等影响因素作出分析;并对沿桩排的应力分布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