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0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775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624篇
地质学   2840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江河口洪水造床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多年实测资料统计 ,长江口年径流总量 92 4 0亿m3,年输沙量 4 .86亿t,洪季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71.7%和 87.2 %。如遇洪水年 ,当洪峰流量超过 6 0 0 0 0m3 s时 ,中、下游河道水位明显抬高而进入防汛警戒状态 ,河床有明显冲淤变化 ;洪峰流量超过 70 0 0 0m3 s时 ,新生汊道及切滩串沟频频出现 ,给河口治理及深水航道开发带来重要的影响。从长江河口河槽演变基本特征及南港、北槽底沙输移强度引证长江洪水在河口地区的造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单芯电缆传输这种通讯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部分电路、部件的技术指标;作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手段,对单芯电缆传输技术在海洋专用CTD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29个验潮站的实测验潮记录,应用傅氏变换与最平滤波器串联的方法来消除月均序列的周期波动对确定水位变化趋势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各站水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是显著的.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网河区的水位变化场进行分解,由相互独立的时间函数和空间特征函数表征网河区区域的水位变化特征;应用时间特征函数计算区域水位的平均变化率为0.02mm/a.根据验潮站的水位变化趋势,探讨网河区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1999年8月表层温盐的走航式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9年8月台湾海峡的调查资料中走航式温盐仪的资料,对该海区的表层温盐分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该海区存在多处上升流和冲淡水。台湾海峡调查海区的上升流区大致可分为两类:(1)海峡西部沿岸上升流区:平潭上升流区、东山上升流区和南澳上升流区;92)台湾浅滩附近的上升流区。冲淡水主要有九龙江冲淡水、珠江冲淡水和闽江冲淡水,此外还有粤东沿岸水。  相似文献   
15.
Л.  HO 徐伯昌 《海岸工程》1997,16(1):83-89
提出了在海浪对海岸作用过程中由于泥沙冲淤所造成的水下斜坡剖面演化的数学模式,导出了描述海底变形的方程。该方程属于非线性热传导方程一类。在确定边界条件时,曾考虑了对于给定的海浪状况下实际剖在对其均衡状态适应的程度。还介绍了在波浪原始参数和水下斜坡特征不同值时,海底由最初线性剖面的演变,指出理论预测的底形变化趋势与实测的底形变化趋势类似。  相似文献   
16.
利用漳州港海域无围堰填海造地前后的水深测量数据,结合海域地质钻探、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资料,用数字地形模型方法计算了该区海底的冲淤量,分析了冲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淤积主要发生在近岸海域,其主要原因是近岸3-10m厚的海底淤泥层在回填土的挤压和推移下发生形变,产生淤浅假象;另一个原因是回填时部分泥沙流失入海,淤积在近岸海域,致使淤积强度增大。(2)由近岸往外,淤积强度逐渐减弱,并过渡为产中刷状态。  相似文献   
17.
1 组织与分工日本 Argo计划由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 (MEXT)和国土、基础设施、运输部以及气象厅和海上保安厅等 4个部门联合制定 ,并组织实施。日本海洋科技中心 (JAMSTEC)与全球变化探测性观测研究系统组负责延迟模式高质量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处理和分发 ;日本气象局 (JMA)则负责运行日本 Argo实时数据库以及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实时分发。2 计划与实施日本于 1 998年建立 Argo工作组 ,是国际 Argo计划的发起国之一 ,故也是国际 Argo科学组的首批成员 ,曾派代表参加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并于 2 0 …  相似文献   
18.
本文祥详细记述了山东省首次发现的虎化石的特征及出土地点和剖面的基本情况,论证了化石出土地层剖面的时代,应当属于晚更新世,并阐明了该化石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Argo-认识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全球海洋观测计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全球海洋观测网 (Argo)为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 ,海洋学界正在做一项雄心勃勃的事业 ,即设计并部署一个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以便对海洋从季节到十年间的变化作前所未有的长期跟踪观测。这项计划的实施 ,将使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和预测向前迈出一大步。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现场支柱就是 Argo剖面浮标网 ,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球海洋次表层数据库。Argo剖面浮标观测网将由 3 0 0 0个自动仪器组成 (图 1 ) ,每个浮标每隔 1 0天发送一组取自 2 0 0 0 m到海面的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 (图 2、3 )。在全球大洋内每隔大约 3个经纬度布设一个浮标 ,其数据通…  相似文献   
20.
舟山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峡道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舟山本岛北部马岙峡道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以及对马岙岸段岸滩的现场踏勘结果,分析了马岙峡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峡道效应。文章认为,受峡道地形限制,马岙岸段水流呈现显著的往复流特性,潮流流速较强,水体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较弱,岸滩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受峡道内涨落潮流分流和汇流的共同作用,马岙小泥糊礁附近发育水下沙嘴,该沙嘴是以落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浅滩,受涨潮流改造而形成的,并将在涨落潮流作用下逐渐增长,形成连岛沙嘴,使小泥糊礁附近岸线发展成弧形岸线,并达成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