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62篇 |
免费 | 5089篇 |
国内免费 | 62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29篇 |
大气科学 | 9022篇 |
地球物理 | 5597篇 |
地质学 | 13215篇 |
海洋学 | 3923篇 |
天文学 | 273篇 |
综合类 | 2485篇 |
自然地理 | 34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0篇 |
2023年 | 1147篇 |
2022年 | 1461篇 |
2021年 | 1604篇 |
2020年 | 1254篇 |
2019年 | 1552篇 |
2018年 | 1063篇 |
2017年 | 1152篇 |
2016年 | 1138篇 |
2015年 | 1352篇 |
2014年 | 2070篇 |
2013年 | 1780篇 |
2012年 | 1959篇 |
2011年 | 1991篇 |
2010年 | 1968篇 |
2009年 | 2005篇 |
2008年 | 2196篇 |
2007年 | 1853篇 |
2006年 | 1691篇 |
2005年 | 1591篇 |
2004年 | 1390篇 |
2003年 | 1344篇 |
2002年 | 1148篇 |
2001年 | 1061篇 |
2000年 | 883篇 |
1999年 | 750篇 |
1998年 | 791篇 |
1997年 | 741篇 |
1996年 | 707篇 |
1995年 | 672篇 |
1994年 | 564篇 |
1993年 | 446篇 |
1992年 | 458篇 |
1991年 | 349篇 |
1990年 | 299篇 |
1989年 | 278篇 |
1988年 | 74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8篇 |
1974年 | 7篇 |
1957年 | 6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81.
素土桩挤密地基由桩间挤密土和回填素土夯实的桩体组成,它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其作用是通过素土桩挤密法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从而对湿陷性黄土达到消除浅部或深部的部分或全部湿陷性的作用,并改善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地基变形。本文通过现场单桩、群桩单元体轻便触探、小环刀深层取样、开剖取样等方法对场地地基土挤密前、后干重度和压实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判定用素土桩挤密法处理陇东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2.
SAMI2 (Sami2 is Another Model of the Ionosphere)是美国海军实验室开发的电离层物理模型.利用该物理模型,模拟了东亚扇区不同太阳活动强度、不同纬度地区三个站的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 (TEC). 通过模拟结果与GPS观测站 TEC 数据的比较,检验 SAMI2 在此扇区的电离层 TEC 计算精度. 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输出的电离层 TEC 具备与观测数据一致的周日变化、季节变化,太阳活动变化. 周日分布上,上午时段SAMI2? TEC 与观测数据吻合度优于午后时段;季节分布上,SAMI2 TEC 在冬季与观测值偏差小于其他季节;SAMI2? TEC 与GPS TEC 相关系数各站均达到0.87以上,与赤道地区Guam站相关性最好;太阳活动低年计算结果优于太阳活动高年;多数情况下,SAMI2 TEC 相对GPS TEC 偏大. 本文结果为基于SAMI2模型构建背景误差分布特征,开展该区域电离层数值预报研究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3.
利用西藏1971-2012年38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综合应用累积分布函数值、百分位以及标准差等方法,计算了西藏各站点的暴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暴雨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暴雨阈值为17.2~41.2 mm,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小的分布规律。最大值位于南部的聂拉木,西部的狮泉河最小;(2)年均暴雨日数在0.3~2.9 d之间,与年雨日、年降水量分布一致,自东向西递减;(3)东部暴雨日数在1971-1995年期间存在4~5 a的显著周期,1995-2012年为2~4 a的显著周期。南部暴雨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存在2~4 a显著周期和8~10 a周期。沿雅江一线在整个时段存在3~6 a的显著周期。(4)在暴雨日数的时间转变上,东部无明显突变;南部地区突变增加开始于1982年,在1988-2012年增加趋势显著;沿雅江一线突变增加始于1976年,1998-2004年暴雨日数增多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84.
985.
西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期间由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碰撞拼合而成。其地质演化历史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区内累计探明黄金储量大于1 200 t。然而,金矿床成因还存在卡林型、造山型、岩浆热液型和与侵入体相关等多种观点。完肯金矿床金资源量约3.5 t,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段,赋存于下三叠统隆务河组浅变质沉积岩中,矿体主要受近EW和NW-SE向断裂控制,主要发育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矿化,是区域内典型金矿床,也是理想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开展岩石学、矿相学和载金硫化物地球化学研究,拟查明金的赋存状态,并探讨其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完肯金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分为3个阶段:成矿早阶段为黄铁矿(Py1)-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阶段;成矿主阶段为黄铁矿(Py2)-毒砂-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阶段;成矿晚阶段为石英-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阶段。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已检出的样品)显示黄铁矿金的含量(质量分数)为0.11%~0.24%,毒砂和闪锌矿金的含量分别为0.11%~0.28%和0.16%~0.37%。黄铁矿、毒砂样品中的金含量大多低于检测限,闪锌矿样品中金含量相对较高,70%的测点金含量高于0.15%,... 相似文献
986.
对马暖流水起源的模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集的数量指标分析方法和模糊识别的择近原理,采用1987年夏、冬季和1988年春、秋季“向阳红09”号黑潮调查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对马暖流水的源区的模糊特性及其起源.结论是:(1)对马暖流表层水位于其源区的强混合区中,其水体具有混合水的特性.(2)对马暖流水的来源一年四季不尽相同,具有复杂的结构.春季在近表层主要来源于东海沿岸水(包括东海陆架水),而东海混合水与黑潮表层水次之(属沿岸型);夏季由于表层盐度锋的影响,在近表层主要来源于黑潮表层水,而东海混合水次之(属黑潮型);在秋季与冬季,因大陆径流影响减弱,海水的对流与涡动混合逐步加剧,对马暖流表层水的来源呈现出东海型与黑潮型交错的复杂状态.此外,对马暖流深层水一年四季均由黑潮次表层水演变而来. 本文将水的混合性质与水的来源区别开来,以利于对传统的看法和近几年流行的新观点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987.
988.
李全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25(3):321-323
在实光滑和一致凸Banach空间中通过引入广义度量投影,证明了一个关于非扩张映像的修正Mann迭代序列的强收敛性定理。目的是利用广义度量投影来修改Nakajo与Takahashi的迭代方案,并将Nakajo与Taka—hashi文中所对应的主要结果由Hilbert空间推广到实光滑和一致凸Banach空间。 相似文献
989.
990.
自由主义民主作为西方谋求世界霸权而肆意输出的意识形态,以批判性话语剖析欧亚非大陆自由主义民主状况,对揭露西方民主输出的真实目的意义重大。探究欧亚非大陆“自由”等级格局演变特征,搭建“自由”等级格局演变影响因子体系,并揭示其演变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自由”国家数量总体显著增长,从欧洲南部、西部、北部,亚洲南部、东北部扩散至欧洲东部、中部和非洲南部地区;“部分自由”国家数量总体明显增加,基本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非洲东部、西部和南部;“不自由”国家数量总体略有减少,从欧洲东部、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压缩至亚非大部分地区。②“自由”等级标准差指数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而其变异系数表现出波动下降趋势。③总体上,欧亚非大陆具有相似“自由”等级的国家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强,其中,高值集聚出现波动增强;局部上,冷点、次冷点区域呈现“联成一片”的态势,热点、次热点区域则有“东进”的趋势。④社会经济、外部扩散、文化宗教、政治制度、西方行为等因素影响显著,且在整体和局部影响机制上呈现明显差异。⑤“自由之家”为突出和强调西方在国际政治领域的标准制定权和话语权,其“自由”等级指数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