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47篇 |
免费 | 1518篇 |
国内免费 | 28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41篇 |
大气科学 | 68篇 |
地球物理 | 1825篇 |
地质学 | 7667篇 |
海洋学 | 342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574篇 |
自然地理 | 1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366篇 |
2022年 | 418篇 |
2021年 | 402篇 |
2020年 | 343篇 |
2019年 | 433篇 |
2018年 | 367篇 |
2017年 | 414篇 |
2016年 | 399篇 |
2015年 | 423篇 |
2014年 | 545篇 |
2013年 | 396篇 |
2012年 | 531篇 |
2011年 | 491篇 |
2010年 | 428篇 |
2009年 | 490篇 |
2008年 | 521篇 |
2007年 | 440篇 |
2006年 | 398篇 |
2005年 | 356篇 |
2004年 | 359篇 |
2003年 | 376篇 |
2002年 | 374篇 |
2001年 | 360篇 |
2000年 | 322篇 |
1999年 | 317篇 |
1998年 | 284篇 |
1997年 | 324篇 |
1996年 | 295篇 |
1995年 | 252篇 |
1994年 | 257篇 |
1993年 | 211篇 |
1992年 | 223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156篇 |
1989年 | 88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194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沪苏通长江大桥从建设至开通运营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设计图纸等资料,如何利用BIM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与沪苏通长江大桥实体三维模型相关联,从而进行可视化展示及分析,是目前工程运营管理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监测数据可视化研究中,大多数都依赖于特定的三维软件,难以满足多用户、无插件、跨平台的使用需求,在铁路工程项目跨专业应用中的共享性较差。本文基于Cesium平台,采用Echarts、WebGL技术,针对沪苏通长江大桥主航道变形监测数据可视化需求分析,实现了沪苏通长江大桥主航道三维实体模型的搭建、监测点布设展示、交互式监测点变形信息查询等功能,为运营管理及工程人员提供了大桥实体监测点变形数据查询,能更加高效地对监测点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帮助决策者直观快速地了解大桥整体健康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83.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监测的非等步长观测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后,变成等步长的数据序列,运用GM(1,1)模型进行变形分析与预报,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
深水褶皱冲断带是目前全球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构造变形和油气地质特征是勘探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不同地区深水褶皱冲断带的地震剖面解释和综合分析,结合沉积特征对其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存在4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深水褶皱冲断带,即:主动大陆边缘型深水褶皱冲断带;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泥岩滑脱型、盐岩滑脱型和重力垮塌滑动型深水褶皱冲断带。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驱动机制、构造特征和演化特征,导致了其含油气性差别较大。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的深水褶皱冲断带主要发育倾向陆地的逆冲断层、叠瓦构造以及相关的褶皱构造,缺乏有效的烃源岩和储层。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的深水褶皱冲断带可以划分为伸展区、过渡区和挤压区3部分,并发育相关构造,其中泥岩滑脱型和盐岩滑脱型深水褶皱冲断带已经有大量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85.
基于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型对2019年5月发生在福州连江黄岐半岛附近海域的赤潮事件进行研究,采用时空分析和叶绿素变化率方程诊断的方法,对该赤潮事件的形成过程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冷空气减弱造成的垂向层化和闽江口附近海域的离岸流输运共同作用,促进了此次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说明,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也起着重要的放大作用二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在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87.
川西低渗高压气藏具有多层系的特点,层间距离一般在十至百米左右。为了提高气井产量与开采经济效益,鉴于气井加砂压裂后压井会严重伤害储层,影响压裂效果,采用压裂管柱直接作为生产管柱,研究形成了以FCY211及Y241封隔器不同组合的两层不动管柱分层压裂工艺。同时,在成熟的两层分压工艺基础上,结合投球选压工艺,研究形成了以“工具分层+投球选压”不动管柱三层分层的压裂工艺。现场应用实践表明,分层压裂极大地增加了单井的产能,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对类似气藏的多层压裂与开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8.
89.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表明,潮波传播中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上重要的放大作用,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90.
众多海洋观测数据表明,在真光层深度范围内,海水固有光学特性和光学有效组分的剖面分层分布是广泛存在的,而很多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基于均一分布假设,尤其是在经验模型的建立中,往往只利用某一深度或各深度平均的光学有效组分浓度与水体光谱的统计关系。文章通过模拟平静水面水下光的辐射传输,分别研究了叶绿素、无机悬浮物浓度垂直分布结构对水下辐照度比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类分层水体权重函数等效浓度计算式及相应水下辐照度比,结果表明,对于分层水体,透射深度和层化强度是影响等效浓度值计算误差的主要因素,透射越深,表层层化越强,水体层化对水下辐照度比的影响就越大,但其计算误差也越大。Gondon等效浓度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值,而Zaneveld计算式则高估了分层水体的等效浓度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