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517篇
海洋学   499篇
天文学   123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泸定昔格达组时代认定与古环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泸定海子坪昔格达组重新进行了详细的古地磁测试,结果显示昔格达组发育时代为4.2~2.6MaB.P.,地质时代属上新世中、晚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泸定海子坪剖面是目前所知的记录昔格达古湖沉积起始年代最早的剖面。泸定海子坪剖面记录了5个大的从粗→细的沉积旋回,15个沉积阶段。沉积物中值粒径的值直接指示了各旋回的沉积阶段,值小,水动力较强,为动荡的沉积环境;值大,水动力较弱,为稳定的沉积环境。另外,沉积记录显示在约2.8MaB.P.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就已开始,昔格达古湖为过水湖;至2.6MaB.P.,昔格达古湖完全消失,与黄土高原风尘沉积环境由红粘土堆积转变为黄土堆积的显著的改变相一致。海子坪剖面TOC高值段,沉积物的值也较大,沉积物为粘土、粉砂质粘土沉积;TOC低值段,沉积物的值也较小,沉积物为中、粗砂沉积,表明昔格达古湖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主要受岩性控制。  相似文献   
922.
本文系统总结了珊瑚礁的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尤其是磁性矿物类型、来源以及磁学性质对气候的响应等方面的成果,归纳出珊瑚礁磁性矿物的主要类型为:磁铁矿、磁铁矿或磁赤铁矿的混合物、碎屑钛磁铁矿颗粒等,且磁性矿物的粒径从单畴到多畴都有分布.关于磁性矿物的来源,目前存在以下3种观点:磁性矿物主要来自海水中含有的陆源物质;微生物成因;火山碎屑矿物成因.在气候响应记录方面,珊瑚礁的环境磁学参数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指示气候的冷暖状态、大陆输入通量、火山或地震活动,以及海啸灾难等重大突发构造活动或气候事件.综上,珊瑚礁中的磁性矿物类型和来源多样,因此需要采用磁学与非磁学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才能更深入探讨其磁性特征对气候事件的响应与记录.  相似文献   
923.
南沙深水区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南沙深水区17957和17959两柱状样多门类的生物事件研究,发现9个生物事件。其中放射虫事件6个,有孔虫事件2个,钙质超微化石事件1个。这些生物事件直接与氧同位素和古地磁资料对比所得的年龄,与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年龄均相对应。这是中国海深海区第四纪地层第一次多门类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将为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地层学基础。这两个柱状样沉积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为南海最低沉积速率区(1.0~19cm/103a)。  相似文献   
924.
洞庭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对长江中游乃至中国中部的地质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但区内的第四纪年代地层研究一直不足.以洞庭盆地沉积中心——沅江凹陷的典型钻孔S3-7孔(孔深255.1 m)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沉积物岩性描述和岩石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古地磁、ESR、AMS14C等测试,并建立了S3-7孔的年代地层序列.通过与其他两口典型钻孔的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区域年代地层格架,结果显示洞庭盆地沉积中心下更新统底界位于各钻孔底部240~300 m,中更新统底界位于90~95 m,上更新统底界位于28~50 m,全新统底界位于1.5~3.1 m.平均沉积速率和分段线性方程的结果表明洞庭盆地覆盖第四纪区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为:华田组的地质年龄为2 590~1 600 ka BP,湘阴组的地质年龄为1 600~920 ka BP,洞庭湖组的地质年龄为920~120 ka BP,安乡组的地质年龄为120~11 ka BP,全新统的地质年龄为11 ka BP至今.   相似文献   
92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连续取样的洛川黄土剖面弱古土壤层(L1 SS1)和相邻黄土层(L1LL1,L1LL2)的分子化石进行了检测,获得正构烷烃、正烷基-2-酮和酰胺等种类众多、丰度较高的分子化石。W草/植=nC31/(nC27+nC29+nC31),W木/植=(nC27+nC29)/(nC27+nC29+nC31)和W木/草=(nC27+nC29)/nC31记录了草本与植被、木本与植被、木本与草本比例变化规律的古植被信息。检测样品的CPI值为5.60~11.50,地质作用影响较小;通过磁化率、粒度和分子化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磁化率、粒度记录了环境变化及主要气候事件(相关系数达-0.81);而分子化石能较好地反映古植被变化。当气候环境由干冷向温湿变化、水热配置条件改善时,植被变化响应较迅速;当环境恶化、转向干冷时,响应较弱或滞后,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结果。整个研究剖面段样品以nC31为主峰的高碳数优势,分子化石表明末次冰期间冰段洛川地区(黄土高原)发育草本植被而没有出现以森林为主的植被。  相似文献   
926.
杨晓波  王鹏 《辽宁地质》2000,17(2):109-113
旋回和层序的有机结合,使地层学领域充满了理性,它摒弃了机械的体系域划分和层序界面的识别,更注重从不完整的地层记录中识别出更多的规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层序病”的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旋回和层序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进展如下:1.旋咽层序为异成因机制下的自旋回产物,其与地内外及宇宙各因素密切相关;2.强迫性海退及强迫性海退楔体系域的提出对传统EXXon层序模式进行了修正;3.以淹没不整合为底界  相似文献   
927.
采自西藏阿里地区五县市几个层位的腹足类化石分属早奥陶世、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白垩世(多数)、晚白垩世(少数)及第三纪等时限;共计31种(包括12个新种、3个相似种、8个未定种),归入26属(包括1新属),分属14科。它们的地理分布及与它区的对比也略予论述。  相似文献   
928.
微藻的分类鉴定是进一步应用的前提。微拟球藻属的6个种都是单细胞微藻,形态简单,难以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准确鉴定。本研究分离了一株微拟球藻,结合光学显微镜和透射显微镜观察、脂肪酸和色素组成分析、18SrRNA基因和rbcL基因序列分析,将该藻株鉴定为Nannochloropsis oceanica LAMB0002。本研究进行了微藻分类系统的初步探索,为今后形成系统的微藻分类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9.
采用地震约束测井、测井标定和校正地震,二者相互动态调整的方法,对冀东高尚堡油田深层地层进行了深入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将Es3^2+3地层划分为1个层序、2个体系域、6个准层序组和16个准层序;总结了层序界面特征,将Es3^2和Es3^4顶部大套厚层泥岩作为目的层段层序研究的一般标志层,但是陆相沉积特有的复杂性,使得其识别难度很大;探讨了地层层序特征,认为目的层有两处沉积中心,其总体延伸方向近东西向。下部湖退体系域形成于湖盆收缩期,以G35-1、G62井区和G82井区沉积为中心,地层最厚;上部湖进体系域形成于湖盆大面积扩张时期,其沉积中心(G30—28井区以及G13—13井区)相对于下部体系域两个沉积中心,分别向北和东迁移。  相似文献   
930.
本文利用近年来区调新资料,论述了西山地区杨庄组岩石特征、沉积环境和地层对比,指出了西山杨庄组的发现对该区地层层序划分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杨庄期燕山地区的古地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