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4篇 |
免费 | 430篇 |
国内免费 | 4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9篇 |
大气科学 | 126篇 |
地球物理 | 424篇 |
地质学 | 1264篇 |
海洋学 | 690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29篇 |
自然地理 | 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98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117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48年 | 3篇 |
1946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2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黄河每年有8×108~10×108t泥沙进入河口地区。由于黄河的受水盆地浅,区域上又位于构造强烈沉降区,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约有80%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逐步形成了现代的黄河三角洲。通过RS与GIS综合对比和地质成因分析,可揭示整个三角洲在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综合作用下的快速淤进、蚀退,河床抬高和尾闾改道等一系列演变,其中又以海岸带的演变最为明显。近几年,受黄河来水来沙量减少和人为加固堤坝等因素影响,河口地区造陆速度减缓,其他地区海岸带蚀退变慢,河床进一步抬高,整个三角洲基本处于淤蚀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93.
994.
测定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8年沙柳(Salix psammophila)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 C. korshinskii)群落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落142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分析了土层20 cm处5年间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13年到2018年,整个保护区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52.46%,土壤全氮显著增加154.14%,土壤全磷增加21.75%;油蒿群落57个样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增加量高于整个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57.64%,土壤全氮显著增加323.50%,土壤全磷显著增加33.58%。5年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沙漠化得到了逆转,同时土壤养分的变化也开始影响植物群落的波动。 相似文献
995.
西藏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形态、水文与水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不日错—拉果错湖链包括三个微小型上游淡水湖和一个92 km2的末端盐湖, 在青藏高原湖链中是一个微型湖链。研究发现, 该湖链是一个陆地、湖泊和河流空间分布清晰的小流域; 但湖泊的补水量与其隶属的次级集水盆地面积无正比关系, 地下水对湖链进行了跨越空间顺序的补给, 且明显与湖岸线发育度(SDI)有关。湖水潴留时间差异极大, 源头湖泊得不日错仅为4.39天, 而末端湖泊拉果错长达1 586.96天(4.35年)。在水质特征上, 湖链中三个上游湖泊相似性极显著, 而末端湖泊则与基布茶卡和扎布耶北湖极为相似, 表明藏北高原湖泊水化学的演化具有相同趋势。湖链中, 大多数湖泊水化学成分的含量, 随着湖泊在湖链中位置的降低而逐渐增加; 但K+在湖泊内是消耗过程, 在河道内却是一个增益过程; Ca2+的趋势是随着湖链水体下行浓度逐渐减少; 与1978年对比, 拉果错湖水盐度下降了23.98%, 与青藏高原湖泊湖水淡化趋势相吻合; 但 SO2– 4和CO2– 3表现出含量大幅上升的异常变化, 上升幅度分别为127.77%和288.95%, 原因有待探明。总之, 青藏高原湖泊的水源补给特征值得从事西藏湖泊水文研究者注意。 相似文献
996.
青藏高原腹地的内陆湖及其湖相沉积物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气候变化特征,在高原环境变迁研究中备受中外科学家的关注.2006年8月15日~9月10日,中德联合考察小组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冬给措纳湖一带进行了第四纪冻土、地貌和地质学考察,并对湖岸阶地做了初步的数字高程分析.调查了冬给措纳湖底地形、地貌,采集了湖相沉积物样本.在湖的东岸和西岸发现多年冻土,湖泊西北山谷观察到古冰川活动遗迹.初步推测该湖是由断陷沉降形成.为进一步分析湖区气候和环境变迁,联合小组拟定2007年3月份钻取湖芯.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福建近岸悬浮泥沙浓度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面积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SSC)、综合探究福建近岸SSC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前人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福建近岸海域的SSC反演模型,选取不同时相的MODIS数据集,利用IDL&ENVI对福建近岸海域的SSC进行遥感反演,并从SSC的基本分布模式、随潮汐变化、随季节变化和随风场变化等4个方面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SSC由近岸向外岸逐渐降低;大潮时的SSC高于小潮时的SSC;福建省三大流域入海处的SSC在秋季最高;此外,SSC的分布受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沉积分析和ESR、OSL、14C测年数据,对阿拉克湖地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成因划分和时间约束,为第四纪以来高原隆升重大事件及其引起的环境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时代依据;根据沉积特征和孢粉植物演替对第四纪的环境变迁过程进行了探讨:早更新世湖积地层中出现具亚寒带气候特征的针叶林植物群和中更新世冰碛物覆于早更新世地层之上是研究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转折标志;第四纪盆山耦合关系非常明显,山系隆升与沉积盆地具有由北向南迁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