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2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740篇
大气科学   688篇
地球物理   711篇
地质学   610篇
海洋学   395篇
天文学   229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安徽气候变化看2003年洪涝和高温的必然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红  刘勇  何金海 《气象》2004,30(6):24-27
利用近 50年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安徽夏季气候变化特征 ,解释了 2 0 0 3年夏季洪涝、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必然性。研究结果表明 :(1 )近 50年来安徽夏季温度呈下降趋势 ,降水则呈增加趋势 ,两者变化是相协调的。目前夏季温度处于较低的气候基本态 ,降水处于高基本态。 (2 )无论是温度还是降水 ,其变率都在 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升 ,目前均处于高气候变率时期。降水的“两高”(高基本态和高气候变率 )结合决定了 2 0 0 3年夏季洪涝出现的必然性 ;温度的较低基本态决定了“凉夏”背景 ,但由于基本态的回升和变率的加大 ,仍会出现像 2 0 0 3年夏季的若干高温天气。 (3)最大熵谱估计表明 ,安徽夏季降水变化的主周期为 2 5年 ,反映了降水的准两年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102.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突变性与周期性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杨志峰  李春晖 《山地学报》2004,22(2):140-146
突变性和周期性是水文时间序列的两个重要特征。黄河流域面积广阔,各区域水文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各不相同,它们的突变和周期变化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遍异,因此系统分析各区域水资源突变性和周期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把黄河流域划分为15个区域,计算出各区域1951—1998年的年天然径流量系列。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检测黄河流域各区域年天然径流量的突变年份,结果表明各区域的突变年份不完全一致,主要在1953—1955年、1979—1983年、1991—1993年等发生了突变,这些突变与北半球气候突变具有一致性,且由于下垫面改变、人类活动等影响而复杂化。利用Morlet小波分析各区域年天然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发现主要存在3~4a、7~9a、11a的周期,形成这些周期的物理因子有太阳黑子、海—气相互作用和下垫面因素等。通过分析黄河流域主要产流区不同时段小波系数变化,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径流量主要以短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03.
基于SuperMap的图形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阐述了SuperMap DeskPro的基本功能,然后对利用SuperMap DeskPro进行常规图形处理的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地图配准、地图拼接、数据集重新整合、对象标注、文本数据集到属性字段的转换和地图格网生成。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沈宗丕  赵伦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Z1):129-131
我国西部的板内地震是由三个古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挤压所造成,形成了大三角形地震块体,M≥7.0的大震大都发生在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三条边附近.根据大震活动的时高时低的实际情况分析,大致有11年左右的高潮期(活跃期)和低潮期(相对平静期),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来看M≥7.7的巨震有90年的组合周期存在,因此可以作出未来8级左右巨震的中期预测,一般误差为1年.  相似文献   
105.
INTRODUCTIONFromTJ1 1 74 ,theseismicdesignforbuildingshasbeenbasedontheaccelerationresponsespectruminChina (HuYuxian ,1 988) .ThevalueofTgoftheresponsespectrumvariesbecauseofdifferentsiteclassesanddifferentearthquakeenvironments .Designresponsespectrainc…  相似文献   
106.
南半球对流层气候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南半球对流层温度场谱分析和逐次滤波分析发现,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温度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呈现明显的持续升温趋势,升温幅度由低层到高层逐步增加,其中地面层1 000 hPa年升温率为0.013℃/a,对流层中部500 hPa年升温率为0.019℃/ a,对流层上部300 hPa年升温率为0.036℃/ a;滤除南半球大气温度场的趋势变化,发现南半球大气温度场从地面层直至对流层顶广泛盛行着十分显著的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变化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趋势略有超前,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南半球从地面层1 000 hPa到对流层顶,再到平流层中部10 hPa各层次大气温度变化22年周期分量振荡位相基本一致,周期振幅由低层到高层迅速增大,说明太阳磁场变化对对流层高层比低层影响大,对平流层影响更大。其中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的22年变化周期是在滤除趋势变化和11年周期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对地面层气候的影响较小并且经常处于被掩盖状态;南半球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之后显示出十分显著的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11周期性变化的响应。对流层上层3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和22年周期之后也显示出11年变化周期,而对流层中部500 hPa则无此周期反应,说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对地面层1 000 hPa大气气候影响最明显,对流层中上层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07.
108.
甘肃春季(3~5月)沙尘暴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甘肃春季(3~5月)沙尘暴小波变换分析清楚地反映了甘肃春季沙尘暴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振荡的交替作用。甘肃中西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暖,其变暖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密切相关。甘肃春季沙尘暴与甘肃中西部热力因子和降水研究表明,当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波动幅度大,降水偏少,甘肃春季容易发生沙尘暴。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问题,提出了基于直线特征和谱图理论的配准方法。通过提取图像的直线特征求交点,再利用特征点集构造Voronoi图,结合谱图理论寻找匹配的Voronoi多边形,从而获得配准参数,最后根据仿射变换模型得到配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配准算法相比,本文配准方法普适性好、配准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0.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取的图像是叠加了干涉信息的二维图像,点干涉图的获取需要经过全视场的推扫,平台姿态误差会导致提取的干涉图存在误差,进而影响复原光谱准确性,因此,图像配准是干涉图提取的关键。由于图像受到干涉调制作用,导致传统的图像配准方法在应用于LASIS图像配准时配准精度有限。为了减弱干涉条纹对图像配准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条纹模板消除LASIS图像条纹,再结合图像频域配准的方法实现LASIS图像的高精度配准。配准结果表明,本方法很好地消除了干涉条纹对配准精度的影响,配准精度可以达到0.029 4个像素,相对于已开展的LASIS图像配准方法,沿轨方向配准精度提高了45.48%,跨轨方向配准精度提高了52.22%,图像旋转精度提高了3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