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湘湖     
《浙江地质》2012,(7):F0004-F0004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开放型旅游风景区,一她位于杭州市东南部。距西湖15公里,与西湖隔钱塘江而南北相望。人文湘湖拥有山水城交相辉映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古老的跨湖桥文化及吴越文化。湘湖一期已于2006年建成开放。形成了一湖二堤五大景区三十多个景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杭州极地海洋公园(萧山少儿公园)、下孙文化村、燕尔园、荷花庄等主题景点相继开放,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休闲天堂,百姓乐园。  相似文献   
332.
一、隋运河没有失踪 纵览中国地图,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的祖先以如椽巨笔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万里长城是那阳刚、雄健的一撇,而大运河,则正是那阴柔、深沉的一捺。  相似文献   
333.
三、柳孜集觅古 如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新的重大发现都会引起轰动一样,隋运河遗址的发现,同样震撼了我国考古界和学术界。 让我们走进深隧的历史长廊,追溯一下柳孜村曾经拥有的辉煌。 柳孜村原为柳子镇。据明、清《宿州志》所载:四千二百年前,柳孜属相城。春秋战国时先为宋地,后为楚属。隋时属临涣,唐元和四年属宿州,宋为宿州临涣县。自隋代开凿大运河后,逐渐发展成为运河岸边的重要商埠。  相似文献   
334.
在总结前人对商周遗址中青铜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和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讨论了金沙青铜器的化学特征及可能的矿质来源。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青铜器的冶炼过程中人为进行铜铅锡含量配比的迹象并不明显,更多体现出直接利用多金属矿的结果;金沙遗址中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值大部分异常高,表现出N(206Pb)/N(204Pb)大于2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对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结果,认为金沙青铜器的铜矿石极有可能来自于距离较近的会理拉拉厂铜矿。  相似文献   
335.
336.
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发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镇附近发掘出距今约4000年的最早观象台兼祭祀台遗址,它是由观测点、夯土柱和柱间狭缝组成,用于观测日出方位变化,确定回归年长度来制订历法。模拟观测结果表明,位于东南和东北的二狭缝可准确测定冬至和夏至日期,而此二狭缝之间有10个土柱,应象征着视太阳向北和向南每位移一个土柱为一个节气。由此推之,帝尧时的历法特征是将一岁分成20个节气的阳历,上古时的阴阳五行历即十月太阳历是源于它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7.
江苏的地学工作在中外地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域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2000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全省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登记在册了近百处地质遗迹。江苏地质遗迹的特点是具有华北与华南两大板块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归纳了江苏省域内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地学人文景观与典型的矿产产地等7个大类、19个类型的地质遗迹。重点介绍了19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338.
本文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运用气候旋回、基准面升降旋回,以及海平面升降旋回在区域上等时的原理,对研究区46 km2中的23个钻孔及两条全新世剖面进行了高精度的对比研究及沉积环境分析,对跨湖桥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8000 aBP跨湖桥人生活的地貌环境、植被、动物、气候已与现今基本一致,跨湖桥人突然"消失",是由于海平面上升,遗址被淹而致。直至3000 aBP海水还未从本区退出,所以先人不可能迁回,从而显示出某种"神密"色彩。  相似文献   
339.
戴鹏飞  谌文武 《冰川冻土》2011,33(4):873-879
明长城遗址受自然地质作用、人为活动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多方面作用,破坏相当严重.以青海省湟中县明代长城遗址保护工程为依托,实地调察了遗址发育的病害,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全面掌握了遗址土体工程性质,有针对性地提出裂隙填充注浆、裂隙注浆、土坯砌补、注浆回填、锚杆锚固等加固措施.从一期工程的加固效果来看,所用方法对夯土类长城加固具...  相似文献   
340.
桂林甑皮岩遗址岩溶地下水水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林甑皮岩遗址自1973年试掘以来,出土了古人类骨架、火塘、墓葬、石器、蚌器、陶器、动植物化石等大量的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新石器人类遗址.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遗址在1994年汛期遭受洪水浸泡,致使多个探方隔梁崩塌,探方文化土层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或下沉现象.为了暂时性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