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e seismotectonic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s and the maximum potential earthquake around an engineering sit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eismic risk at the site. Analysis of seismic risk from site effect seismic intensity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seismo-geologieal data, using the seismotectonic method can provide a more reliable result.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area of six reservoir dam sites in western Anhui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 the seismic risk from site effect seismic intensity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eismotectonic conditions and find that P (I≥i) = 10% over 50 yea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and the maximum potential earthquake have a controlling effect on seismic risk from future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around the site.  相似文献   
222.
日前,俄罗斯的考古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坦布哈拉市郊外,发现了一千年前湮没在沙漠之中的派肯德古城遗址。发掘的结果给了世人很大的震惊,因为通过考古,证实了当年御敌于城门之外的竟都是一些娘子军。  相似文献   
223.
郭钦华  郑洁红 《热带地理》2002,22(3):286-289
根据钻孔资料的古地理环境分析结果显示,“秦代造船工场遗址”附近在距今2000余年期间已成为陆地,不可能提供营造大型船只的水域环境,结合其他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原船台遗址解释为大型的南越王宫殿等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24.
225.
《山东地质》2008,(12):F0004-F0004
沂源省级地质公园包括沂源猿人遗址溶洞群景区、凤凰山景区、圣佛山怪石峪景区、唐山景区、大贤山景区共5个景区,总面积233km^2。  相似文献   
226.
张新海  赵磊 《山东地质》2008,(7):126-126
日前,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山东招远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成功入选。  相似文献   
227.
鄂尔多斯高原秦汉遗址空间分布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银洲  王乃昂  付娇  唐菊 《地理研究》2018,37(11):2165-2176
人类活动遗址是反映过去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指标。基于野外调查、文献资料整理和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168处秦汉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遗址空间结构呈典型的十字模式分布,其中心为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所在。秦汉遗址的分布密集区,以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黄土丘陵山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的中间地带为主。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区没有遗址分布,毛乌素沙地内部尽管分布有不少遗址,但规模相对较小,不存在大型遗址,可能只是区域连接的中转站,不具备区域中心功能。这一分布模式或表明毛乌素沙地在秦汉时期的环境并不宜居,该研究为长期以来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争论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28.
视点     
《地图》2010,(6):10-13
<正>"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出炉2010年10月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12个项目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等23个项目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相似文献   
229.
嘉峪关典型土遗址裂缝变形气温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隙、冲沟、掏蚀、片状剥离等是中国西北地区土遗址发育典型病害,为探求土遗址本体及其赋存环境变化的内在本质规律,开展土遗址变形监测的研究与实践至关重要。以嘉峪关土遗址烽火台裂缝1号、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16年裂缝变形和环境气温监测数据,寻找其响应关系,探索环境气温影响裂缝发育的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归一化处理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机器学习方法对裂缝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土遗址裂缝发育趋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0.
杨凡  王青  王芬 《第四纪研究》2020,(2):418-427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的核心区域,农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促成了中华文明在这一地区的最终形成.农业经济的转变对先民食物结构和动物饲养方式都产生了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多为某一时间段的研究,需要长时间段的考量.对西金城遗址(35°06′22″N,113°06′53″E)出土的龙山文化、汉代和唐宋时期的人和动物骨骼开展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山文化时期西金城先民(δ13C=-9.3±3.1‰,δ15N=8.5±1.3‰,n=3)的食物结构以C4类(粟、黍)为主,其生计方式是以粟等旱作农业为主,并辅以少量的稻作农业生产,兼有稳定的家畜饲养和捕捞业.就动物食物结构而言,龙山文化时期以猪、狗为代表的家畜的食物结构和人类相似,先民主要用粟黍类作物副产品喂养家畜;汉代随着小麦、大豆等C3类农作物的推广普及,家畜的δ13C值降低,更多的小麦等作物被用于喂养家畜.唐宋时期虽然小麦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形成了"粟麦并重"的农作物格局,但先民却仍然偏向于用C4植物(粟黍)喂养家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