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1148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1267篇
海洋学   47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53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52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李刚 《河南气象》2004,(1):48-48
过去本站是用EL电接风向风速仪观测和记录风向风速的,近两年改成了EN风数据仪以后,不少测站都发现容易漏记飑线现象。经分析发现,EN风数据仪记录风向风速是每一个定时正点和非定时正点打印一次风向风速,同EL电接风向风速仪比较,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它缺乏风向风速的连续记录,不能把风向风速随时问的变化完整地记录下来。当有飑线过境时,就很容易遗漏掉。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飑线漏记现象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介绍了利用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导出云迹风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导出的云迹风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可以弥补台站稀疏的地区资料缺少的缺陷,对天气分析和数值预报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13.
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冰川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山一号冰川上用探地雷达进行了探测,获得了能够清晰地分辨冰一岩界面的雷达剖面。根据这些雷达剖面读出冰厚值,再结合最新的冰川地形图,作出了天山一号冰川的冰厚等值线图和冰下地形图;并由天山一号冰川最新的表面积数据推算了冰储量。  相似文献   
114.
引入了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的概念。阐述了SRH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分析了2003-07-15大降水过程的演变。结果表明SRH作为一个预报强天气的参数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H4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1994年7月至1996年12月大气CH4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36°17′N, 100°54′E,海拔3816 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H4本底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速的变化对大气CH4观测值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季有明显不同,水平风向NE—ENE—E为CH4测量最主要的局地影响非本底扇区,静风及水平风速大于10 m/s、垂直风速大于±1 m/s对观测结果都有较大影响;由的统计平均还给出了此段期间瓦里关大气CH4在不同季节的浓度分布范围和日变化类型,并分析了可能成因;将地面风数据作为大气CH4本底资料的过滤因子之一,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的我国内陆高原大气CH4本底数据筛选方法,本底数据留存率约为原始资料量的50%。  相似文献   
116.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文中回顾了近 10a来吴国雄等在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东西风交界面的演变证明 ,由于青藏高原的春季加热 ,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低层冬季盛行偏东风转变为夏季偏西南风最早发生在孟加拉湾东部 ,与其相伴随的激烈对流降水出现在其东面。因此孟加拉湾东部至中印半岛西部是亚洲季风最早爆发的地区。同时也指出盛夏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加热所激发的同相环流嵌套在欧亚大陆尺度的热力环流中 ,从而加强了东亚的夏季风 ,加剧了中西亚的干旱 ;并通过其所激发的波动对夏季东亚的气候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中还比较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伊朗模态和青藏模态性质的异同及其对亚洲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7.
《贵州气象》2004,28(3):26-26
“焚风”,顾名思义,就是火一样的风,是一种过山后变为暖热、干燥的地方性风。那么,为什么气流越过山脉会出现焚风呢?这是由于气流越过高山,出现下沉运动造成的。从气象学上讲,某一团空气从地面升到高空,每升高1 0 0 0m ,温度平均要下降6 5℃;相反,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的时候,每下降1 0 0 0m ,温度约平均升高6 5℃。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4 0 0 0~50 0 0m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就会升高2 0℃以上,会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产生“焚风”的原因。在我国,焚风地区也到处可见。如天山南北、秦岭脚下、川南丘陵、金沙江河谷、…  相似文献   
118.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开关门或开合自记仪器盒盖时,由于振动,时常造成自记迹线不正常,影响自记的准确性。就具体仪器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9.
1. Introduction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of the mean zonal wind in the equatorial stratosphere was discov- ered by Reed et al. (1961) and Veryard and Ebdon (1961). Later, Funk and Garnham (1962) and Ra- manathan (1963) were the first to descri…  相似文献   
120.
The structur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EAWJ) and associations with heating fields over East Asia are examined by us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Obvious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westerly jet intensity and loc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seasons due to the ocean-land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thermal contrast, as well as the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impa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winter, the EAWJ center is situated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intensity is reduced gradually from east to west over the East Asian region. In summer, the EAWJ center is located over the nor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jet intensity is reduced evident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winter. The EAWJ seasonal evolu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bvious longitudinal inconsistency of the northward migration and in-phase southward retreat of the EAWJ axis. A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EAWJ and the meridional differences of air temperature (MDT) in the mid-upper troposphere demonstrates that the MDT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EAWJ. Correlat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Kuroshio Current region to the south of Japan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the key areas for the variations of the EAWJ intensities in winter and in summer, respectively. The strong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ing in the Kuroshio Current reg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EAWJ in winter. In summer, strong sensible heat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corresponds to the EAWJ strengthening and southward shift, while the weak sensible heat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AWJ weakening and northward mi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