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173篇
海洋学   97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3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Surface melt has great impacts on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GrlS) mass balance and thereb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ignificant GrlS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e production, transport, and release processes of surface meltwater are th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poten- tial impacts of the GrlS surface melt. Thes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can elucidate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questions: How much melt- water is produced atop the GrlS?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twater-formed supraglacial hydrological system? How does the meltwater influence the GrlS motion? The GrlS supraglacial hydrology has a number of key roles and yet continues to be poorly understood or document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GrlS surface melt, emphasizing the three essential supraglacial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 meltwater production: surface melt model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cquire surface melt information, and areas, depths, and volumes of supraglacial lakes extracted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can also provide surface melt information; (2) meltwater transpor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upraglacial lakes, supraglacial sarams, moulins, and crevasses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raglacial hydrological system, revealing the meltwater transport process; and (3) meltwater release: the release of meltwater into the englacial and the subglacial ice sheet has important but undetermined impacts on the GrlS mo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rface runoff and the GrlS motion speed is employed to understand these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152.
正我国幅员辽阔,有着雄伟的河山和绚丽多彩的景色。本文将通过新中国邮票介绍国土资源的基础知识,展现我国地貌的概况。一、河谷河谷是一种线状延伸的倾斜凹地,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分为河床、河滩地、谷坡地。在山区,河床由基岩和粗大的冲击物组成。山区的河谷一般狭窄,两岸不规则,坡度较大,多成阶梯状。由于岩性的软硬和地质构造的不同,有些河谷还会受到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在平原地区河床宽,坡度小,水流缓,所以泥沙容易沉积而形成"地上河",例如:黄河。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谷底部分叫做河滩地。这是由于河床受到流水的侧向侵蚀,凹岸后退,凸岸堆积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3.
正国内收录情况:"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地理文摘》(中、英文);《地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国外收录情况: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本科技情报中心英文数据库(JOIS-E);国际信息有限公司(香港);  相似文献   
154.
《冰川冻土》2014,36(6)
正1.本刊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学术期刊,积极支持在冰、雪、冻土和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创造性、高水平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学说;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传播与冰冻圈和全球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寒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5.
156.
基于2012年消融期6~9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采集冰川融水径流样品,分析探讨冰川融水中粉尘颗粒物对融水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特征在消融期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冰川消融过程,融水中粉尘浓度和粒径众数在冰川强烈消融期的7月份表现为最高。粉尘体积粒径分布主要包括大气气溶胶超细颗粒(0~3.0μm,主要为PM 2.5),大气粉尘颗粒(3.0~20μm),以及局地源的粗颗粒(20~100μm);对雪冰消融释放的粉尘部分(3.0~20μm)粒径分布正态拟合结果说明,融水中粉尘颗粒物有很大部分来源于积雪中的粉尘运移所致。同时,融水中化学离子相对组成及其浓度消融期变化都与粉尘有较好的一致性,意味着粉尘对融水化学要素有重要影响。此外,pH值和电导率(EC)消融期的变化也反映了粉尘对融水物理指标的影响。在粉尘浓度较高时,融水pH值和电导率也表现出高值;融水径流中的悬移质颗粒物(SPM)浓度和溶解质固体(TDS)浓度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过程,反映了粉尘对于融水中溶解质含量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7.
《国土资源情报》2014,(2):F0002-F0002
正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面积约439km~2,1000年前世界规模大爆发造就了雄伟的长白山火山—长白山山脉的主峰。它是一座现代休眠火山,海拔高度2749.2m。园区内典型独特的地质遗迹,享誉世界的长白山火山,充满神秘色彩的火山口湖—天池,落差68m的长白火山瀑布,炽热的火山温泉群,规模宏大的古冰川峡谷,鬼斧神工的鸭绿江峡谷、锦江峡谷及浮石林峡谷,神秘莫测的火山熔洞,奇特的梯子河裂谷……  相似文献   
158.
沈婷婷 《海洋世界》2010,(11):49-51
<正>除了海洋,地球上最大的天然水库是什么?答案不是湖泊,亦不是河流,而是冰川。多年的积雪一直冰封在高山上,经过漫长的光阴,受重力作用挤压成  相似文献   
159.
根据羌塘高原冰川系统测量雪线高度(ELAh)与冰川平均高度(Hm e)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计算了其所有冰川的雪线高度ELAhc。量算的ELAh与计算的ELAhc十分接近,整个羌塘高原的差值(ELAh-ELAhc)平均仅为0.16 m,说明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雪线高度ELAhc是可信的。通过对比发现:在编绘雪线高度场时,将冰川系统内相邻冰川分组平均而生成的雪线场克服了地形雪线的影响,比未进行分组平均的雪线场更为美观整洁,规律性也很明显。羌塘高原冰川系统雪线场分布具有如下特征:(1)从南向北,雪线逐渐降低;(2)从东到西,雪线随之升高。从总体上来看,羌塘高原雪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变幅不大,多数在5 700 m以上,但最高值不在气温最高的南部或降水最少的西北部,而在隆格尔山,高达6 000 m以上,不仅是本区和青藏高原内陆水系雪线最高的,也是迄今所知北半球最高雪线所在地。其次分别为波波嘎屋峰、土则岗日和藏色岗日附近,最低值在金阳岗日附近,这是本区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对雪线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0.
两年前,南极半岛的冰架发生过巨大的崩裂。今年9月,美国航空与航天管理局(NASA),加拿大和欧洲的卫星第一次观察到进入广海的冰川流发生了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