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1325篇
海洋学   145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81.
青藏高原内流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对本区域冰川体积变化的研究相比中国西部其他冰川发育区难度大很多.而作为本区域重要水源补给,同时又是区域气候变化重要指示器的冰川,其储量的变化又是迫切需要获知的信息.在此前提下,本文基于RS、GIS技术平台提取了本区域冰川面积变化数据,并结合冰川目录数据、本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研究资料,采用冰川体积与面积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探讨了本区域冰川自1970年至2000年的体积变化.结果表明在这30年间,区域内冰川体积大约减少了36.25亿m3,相比整个高亚洲区域的冰川退缩速度,本区域冰川的退缩表现的更缓慢.然后,对内流区6个二级流域的冰川体积变化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发现整个内流区冰川体积变化有较大的区域差别:其中5Z3流域冰川体积的退缩率最大,年均退缩率达-11.19%,而变化最小的5Z1流域年均变化率仅为-0.79%.各二级流域在体积变化方面的相同点是,体积退缩率均大于面积退缩率.通过对冰川面积、体积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是该区域内各二级流域冰川变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本文得到的结果,讨论了冰川体积变化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2.
基于相机摄影测量的冰面反照率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雪冰反照率是冰川与积雪能量平衡计算的关键参数,也是观测的难点. 为测量冰面反照率,试验采用相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祁连山十一冰川开展了自动拍摄、并利用共线方程进行冰川正射制图,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7月28日-8月18日在冰川表面开展了不同海拔梯度的反照率观测. 通过统计分析晴天与阴天观测反照率与对应点相机拍摄获取的RGB归一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对十一冰川进行冰面反照率参数化方法研究. 结果表明:晴天冰面反照率与RGB归一化指数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拟合R2达到0.79;而阴天的统计关系较差,线性拟合R2仅为0.52. 据此尝试利用晴天的拟合公式对整个冰面进行反照率参数化,计算表明:在晴天冰川表面地形阴影区的反照率存在低估现象,而无阴影区的反照率估算结果可信度较高. 利用2013年的反照率观测数据进行了参数化方案的验证,结果表明:观测值与模拟值平均误差仅为0.037,表明利用RGB影像对反照率参数化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3.
马东涛  李爱弟 《冰川冻土》2014,36(6):1609-1614
正0引言2014年4月27日16:00,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鸿琏先生在兰州辞世,享年82岁.李鸿琏先生自1958年大学毕业后,追随我国冰川冻土和泥石流科学创始人施雅风院士开始从事冰川和泥石流研究,对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发展和  相似文献   
284.
利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80-2010年的物质平衡、水文气象实测资料, 分析了1号冰川1980-2010年的各高度带物质平衡特征, 进而分析了1984-2010年纯积累和纯消融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气象要素、冰川融水径流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号冰川物质平衡处于持续的负平衡, 纯积累量与年降水的相关系数为-0.16, 纯消融量与年均温的相关系数为0.61, 与夏季(6-8月)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78. 2010年1号冰川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消融年(bn=-1 327 mm), 整个冰川处于消融区(平衡线高度大于海拔4 484 m, 积累区面积为0), 同时东、西支冰川各高度区间的物质平衡变化也与往年度显著不同, 说明2010年是1号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特殊年份, 也有可能1号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亏损变化阶段. 对其径流数据的分析还表明, 温度对径流的影响大于降水对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统计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1980年以来冰川表面的单点物质平衡,分析了不同季节物质平衡及其冰川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号冰川厚度较之1959年平均减薄了9 599 mm;1997—2002年为实际观测以来连续的强负物质平衡时段,平均物质平衡为-739.6 mm /a。物质平衡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分析显示:1号冰川物质平衡主要取决于夏季平均气温的高低,二者具有较好的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2),而与降水的关系相对较差。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号冰川退缩速度明显增大,尤以2000—2002年为甚,西支冰川退缩速度为连续的高值(退缩速度分别为6.92 m/a、6.95 m/a和6.25 m/a);东支冰川的退缩速度与高度大于4 200 m的高度带区间的平均物质平衡值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5),表明了1号冰川进退的动力主要源于冰川积累区的物质平衡大小。  相似文献   
286.
中国第四纪冰期数值年表初步划分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第四纪冰川冰期主要是根据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侵蚀-沉积地貌特征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差异划分的相对年代;80~90年代开始有放射性碳和地衣法的测年;90年代以后,采用热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年,获得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一些数值年代,划分了5次冰期,其时代初步定为:小冰期Ⅲ(1871±20A.D.),小冰期Ⅱ(1777±20A.D.),小冰期Ⅰ(1528±20A.D.);新冰期Ⅲ(1550±70aB.P.,1580±60aB.P.),新冰期Ⅱ(2.8~2.5kaB.P.),新冰期Ⅰ(3.1kaB.P.);末次冰期Ⅳ(YD)(11.5~10.4kaB.P.),末次冰期Ⅲ(24~16kaB.P.),末次冰期Ⅱ(56~40kaB.P.),末次冰期Ⅰ(73~72kaB.P.);倒数第二冰期(相当于MIS6~10),Ⅲ阶段(154~136kaB.P.),Ⅱ阶段(277~266kaB.P.),Ⅰ阶段(333~316kaB.P.);倒数第三冰期(相当于MIS12~16),Ⅱ阶段(520~460kaB.P.),Ⅰ阶段(710~593kaB.P.)。未来的研究趋势是采用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代方法和光释光技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对冰川地貌精细定年,分析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空间差异和异时性机制。  相似文献   
287.
288.
光学遥感影像的山地冰川运动速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山地冰川随着地形、气候变化等因素不断运动,及时准确的获取冰川运动速度是研究山地冰川特性以及冰川灾害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光学影像相关技术应用于冰川的运动监测,并在运算中提出了"移动格网"方法.选用相同区域时间序列影像,一幅影像上用格网分割冰川区域,每个小单元格在另一幅影像上根据冰川表面纹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取相关性最大的对应单元格作为变化后的位置,两幅图像由单元格位移量计算运动速度.影像上格网逐步移动,直至完成整个冰川区域的速度解算.选用天山区域一块冰川间隔10a的光学影像,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89.
中国冰川地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维明  赵尚民 《冰川冻土》2009,31(4):587-596
分布,对各山脉及地区冰川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促进我国冰川地貌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90.
程国栋  朱元林 《冰川冻土》2009,31(2):393-394
我国冻土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吴紫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28日17时11分在厦门市中医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4岁.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吴紫汪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